大家好,我是烏鴉。
書接上回,最近世界可以說是亂成一鍋粥。如果說也門胡塞武裝對駛向以色列的貨船發動襲擊,甚至在美英武裝力量卷入后直接將攻擊目標指向美軍艦只,形成“紅海危機”,還算是巴以沖突的外延事件的話,這段時間密集發生的“跨國武力襲擊”事件,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1
世界的真相“因國而異”
看上去與人們對“中東伊斯蘭世界”在加沙危機下團結起來的期許相反,這段時間的中東各國似乎自己先互相打成了一鍋粥。
以“國別”而言,挨打最慘的毫無疑問是敘利亞,好像所有鄰國都在“炸”它,伊朗炸完以色列炸,以色列炸完土耳其炸,甚至,約旦也襲擊了敘利亞……
以色列對敘的空襲就不必多說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則是于當地時間1月15日晚,使用彈道導彈對敘發射兩輪空襲,消息由伊國家通訊社IRNA“官宣”。最令人“意外”的恐怕是約旦。敘利亞媒體消息,當地時間1月18日早間,約旦對敘南部發動空襲,造成包括兒童在內的約10人死亡。
敘媒體Suwayda24對約旦空襲后當地消防隊搜尋幸存者的報道圖片
乍一眼看,這不亂套了?你們誰是哪一伙的啊?
這里就涉及一個問題,要知道我們長期處在一個安定、和平以及全國較為協調一致、政令上通下達的主權國家環境里,如果站在我們習慣的視角上看世界其他國家,很多事情就會難以理解。大家需要明白,雖然都是人類,雖然都是“國家”,但這個世界的真相,并不只有一種。
在地球的很多地方,關于“主權”、“國境”、“央地” 概念的認識,截然不同。
舉一個中東以外的例子。一周前,烏克蘭武裝部隊炮擊了頓涅茨克商店、市場所在的繁忙地區,造成28人死亡、30人受傷。值得玩味的是,烏軍方對該事件的評論是這樣的:“頓涅茨克是烏克蘭的,俄羅斯必須為奪取烏克蘭人的生命負責。”
話說這兩句不矛盾嗎,你到底是認不認俄羅斯搞的“公投”結果啊?要么你說頓涅茨克已經“投敵”,打死的是“叛徒”;要么你說頓涅茨克還是我烏克蘭的,為“誤傷同胞”而遺憾。自己的軍隊打死自己的國民,人命還得算在俄國頭上,那這腦回路怎么看都不太正常。但人家就是能理直氣壯地講出來,可見不同的環境下人們的思路能有多大的差異。
說回敘利亞,雖然一說起來上述各國都在襲擊“敘利亞”,但它們的襲擊對象,又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其實對于較為熟悉敘利亞內戰以來局勢的人來說,都不用詳細查詢,都能很輕松地捋清楚:
伊朗炸的是在敘以色列情報人員和滲透勢力;以色列炸的是伊朗作為“什葉之弧”盟友的支援力量和敘利亞的親伊朗勢力;至于土耳其嘛,自然是針對敘利亞的庫爾德區了。
至于大家較為陌生的約旦,據報道是在敘打擊與“敘政府、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相關的“毒販”,實際上也體現著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政權的矛盾,要知道在這輪中東和解之前,這一眾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可是已經跟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斷交許久了……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伊拉克。
大家知道,與敘利亞正好相反,伊拉克是一個什葉派人口居多,卻長期由遜尼派掌權的阿拉伯國家。而自打美英“三打薩達姆”把這個強勢的遜尼派世俗政權搞掉之后,后來的伊拉克政府一直較為弱勢和松散,對全國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反而在這些年給了什葉派領袖伊朗的勢力深入滲透的機會,現在經常襲擊美軍基地的,就是伊朗扶持下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而兩伊政府之間如今彼此的態度也十分曖昧。
可最近伊朗軍方卻對“伊拉克”這個“自家人”也發動了襲擊。就在空襲敘利亞的同一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向伊拉克發射多枚彈道導彈,具體目標是哪里呢?伊拉克庫爾德區首府……
伊拉克方面,還對此做出了外交回應,表示此次襲擊公然侵犯伊拉克主權,違反睦鄰友好原則和國際法,威脅地區安全,并召回了駐伊朗大使。但這個外交事件似乎至今沒有什么下文,反而是“讓美軍離開”成為了伊拉克外交當前的絕對核心……
2
奇怪的“互侵主權”
如果說像伊拉克、敘利亞這樣被美西方要么入侵要么挑動內戰,導致國家對版圖內失控的國家,對于來自鄰國的各種襲擊,根本沒有能力做出有效反應的話;那么若是對兩個五五開的國家,遇到對方的襲擊給不出有力反應,那就太沒面子了。
伊朗這一次,實際上是三面出擊,在空襲敘利亞、伊拉克一天后,用導彈和無人機對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恐怖組織正義軍(Jaish al-Adl)”發動襲擊。
這新聞乍聽起來挺炸裂的。要是沒有這次事件,恐怕很多人壓根都想不起來巴基斯坦和伊朗是鄰國了,更不要說回憶起分別作為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穆斯林大國,兩國關系還相當平和,不像伊朗同其他遜尼派穆斯林鄰國那般劍拔弩張。這你伊朗“悍然空襲”巴基斯坦,是要干什么!
但是再一看“俾路支”,可能很多人立即就感覺“懂了”。
烏鴉之前給大家介紹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問題”,那里是巴基斯坦鬧分裂、搞恐襲最為突出的地方,更因其由于印美資助,頻繁向與巴官方友好的中國企業、投資、人員下手。合著就是說,伊朗空襲的,是巴方的“反政府地區”,這到底是“打巴基斯坦”還是“幫巴基斯坦”,那可還說不好呢。
而伊、巴雙方的反應,也令人感到玄機重重。
一開始巴基斯坦方面確實“反應強烈”。巴外交部立即發布聲明,表示這次襲擊不僅“嚴重侵犯了巴基斯坦的主權”,嚴重違反了“雙邊關系精神”,還違反了國際法以及《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這種非法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沒有任何道理”,并撤回駐伊大使。(這話是不是好像剛從伊拉克人那聽過……)
但與此同時,伊朗和巴基斯坦正在霍爾木茲海峽和波斯灣地區舉行聯合海軍演習,“旨在提高兩國軍隊互動水平、促進雙邊軍事關系”。
而作為“報復”,巴基斯坦第二天也反過來“武裝侵犯伊朗主權”,對伊朗東部薩拉萬市附近進行了數次空襲,目標?那都是咱們的“老熟人”了——“俾路支解放軍”(BLA)和“俾路支解放陣線”(BLF)。
可能是我們對“報復”這個詞的理解能力有限,一般不應該是報復“肇事者”嗎,你不打空襲你的伊朗軍隊,跑去打這些俾路支武裝組織算怎么回事啊喂?
更離譜的是伊朗方面的反應,那比巴基斯坦的反應更加“軟弱”,簡直就是擺爛:雖然表態不允許伊朗的國家安全受到損害,要求巴方給一個解釋,但伊內政部長艾哈邁德·瓦希迪(Ahmad Vahidi)居然特別聲明,此次襲擊中死的都不是伊朗人……
一天之后,巴基斯坦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決定通過對話和外交方式同伊朗相互克服“小問題”……
到26號,伊朗和巴基斯坦大使宣告恢復外交使命。
當然,在此期間,事件更沒有影響兩國間的貿易通道和過境點的暢通,雙方既沒有在邊境大規模集結軍隊,也沒有使用重型武器。
由于事件的發展過程實在是有點離譜,有一種“陰謀論”就成了這一系列事件最為“合理”的解釋。
那就是巴、伊兩國這一系列行動是有默契的,他們在玩一種很新的“聯合反恐”——讓對方上自己家來打擊本國的分裂勢力和恐怖組織,省得我在本國“平叛”還要被西方指控“侵犯人權”云云。甚至有網友開始玩梗,說這個套路咱們能不能推而廣之,搞不好東亞的問題直接就解決了呢……
那有人說了,因為你中國跟巴基斯坦是“老鐵”,而在對抗美西方等問題上,日漸跟伊朗走近,他兩國若是真掐架對中國不利,所以中國網友才做出這種對中國利益有利的陰謀論解釋吧。
這得說道說道,這肯定不是中國網友“自嗨”。
烏鴉看了下巴基斯坦國內的情況,針對網上流傳的,關于巴基斯坦事先了解伊朗的行動,“此次襲擊是在與巴政府談判過后發動”的說法,巴官方專門進行了辟謠。
聲稱兩國在事發前并未舉行此類會談和磋商,現有證據表明,該說法中提到的兩國高級外交官的對話,都是在襲擊發生后進行的。
雖然中巴很鐵,但是巴基斯坦官方也犯不上為了回應中國網友的觀點才辟謠吧?顯然類似的陰謀論在巴基斯坦也相當流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伊朗空襲后,除了外交行動,巴基斯坦電子媒體監管局(Pemra)還專門給所有以新聞、時事和地方語言運營的被許可人下達指示,要求所有衛星電視頻道持牌人在報道雙邊緊張局勢時要“格外小心”,所有被許可人都被要求避免電視廣播/報道任何有關最近事態發展的未經證實的新聞。
你說你都已經“武力報復”了,反倒在文宣口這般“小心翼翼”?實在不能怪陰謀論盛行。
當然,陰謀論之所以總有市場,就是因為它既難證實又難證偽,也許我們到最后也不能知道確切的真相到底如何。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這個陰謀論的基礎是存在的,巴基斯坦和伊朗在這個邊境區域確實面臨著共同問題。
3
“大俾路支斯坦”
巴基斯坦和伊朗這一系列“沖突”后,其他國家也有所反應。除了以我國為代表的多數國家“勸和”之外,“世界最強民主國家”美國和“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這倆的反應很有意思。
兩家都是毫不猶豫地只從自家的“外交慣性”出發,美國譴責伊朗,而印度則直接根據“與巴基斯坦為最大宿敵”的思路,站隊伊朗,上演一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最直觀戲碼。
然而那真是“敵人的敵人”嗎?
去年12月向巴基斯坦政府投降的“俾路支民族主義軍”頭目,說自己得知原來組織是印度在暗中支持,信仰崩塌才投降。其實印度的支持不只在他一家,俾路支各路武裝,背后都有印度的身影。
那么如果說陰謀論的內容確是事實,也就是巴基斯坦確實在借(伊朗之)刀殺人的話,被揍的就是印度支持下的反巴反華的俾路支各分裂勢力,印度竟然是為自己扶持的勢力被揍而鼓掌,也算是十分幽默了。
也許在印度的認知里,“俾路支”是獨屬于巴基斯坦的問題吧。
可事實卻并非如此。“俾路支問題”是一個國際問題,至少應當說是一個區域跨國問題。
類比的話,可以說俾路支問題就是一個西南亞交界處的“庫爾德斯坦”問題。
俾路支地區,實際分布在三個現代主權國家范圍內——伊朗(約140萬俾路支人口)、巴基斯坦(約700萬)和阿富汗(約60萬),與庫爾德人類似,“俾路支區”,也就是在三國交界的位置。
這個分布的由來,又是來自近代史頭一號攪屎棍大英。
在15世紀,曾經存在過一個跨現伊朗和巴基斯坦國境的“俾路支王國”。而在進入西方殖民時代后,1896年,英國人劃定的“戈德米德線”(GoldsmidLine)將西俾路支劃分給波斯,而剩下的東俾路支斯坦劃給英國。1893年,由英國人劃定的“杜蘭線” (DurandLine)則將俾路支北部劃給阿富汗,從而成為英屬俾路支(后來的巴基斯坦俾路支)和阿富汗的邊界。
但“俾路支人”可不一定認你這個邊界。早在1932年12月25日,“俾路支統一組織”在其出版的周刊中,第一次公開出版了“大俾路支斯坦”的地圖。這一地圖顯示“俾路支斯坦”的領土包括卡拉特邦、英屬俾路支斯坦,以及波斯、旁遮普、信德的一部分俾路支領土。這樣的主張,至今在該區域仍有市場。
這顯然會惹到所有相關的主權國家。就拿伊朗來說,雖然在伊俾路支人分裂傾向并不像巴基斯坦的俾路支那么突出,但即便在當年被吹捧為“自由時代”的巴列維王朝時期,也對“大俾路支斯坦”苗頭嚴加防范,由政府嚴格限制國內俾路支人與巴基斯坦、阿富汗俾路支人的跨國聯系和運動。
邊境地區從來是統屬上最為混亂,各方勢力最為交錯之地,即便是像我國這樣國家的邊境上,也活躍著不少的犯罪集團和敵對勢力,更不要說諸多深受舊殖民體系“埋雷”,多民族多宗教大量跨國分布的國家了,不管這次巴基斯坦和伊朗到底是不是真的在變相搞聯合反恐,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協調一致去解決邊境的隱患,實現真正的和平穩定。
參考資料:
巴基斯坦《黎明報》的相關報道
參考消息:《巴方:完全不可接受》
央視新聞客戶端:《突發:巴基斯坦對伊朗境內目標進行打擊》
參考消息:《突發!巴基斯坦打擊伊朗境內目標》
參考消息:《“如有需要,中方愿意”》
央視新聞客戶端:《伊朗外交部聲明!“譴責”》
外交部:《首次中國—巴基斯坦—伊朗三方反恐安全磋商在北京舉行》
朱永彪、李慧:《巴基斯坦和伊朗驅逐阿富汗難民的背景與前景》
占豪:《伊朗巴基斯坦相互轟炸,釋放重大地緣變化信號!》
烏昵爾:《俾路支早期民族主義運動探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