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逃往熱河都干了點啥?每天都做的這四件事都是致命的!
道光三十年,皇帝駕崩,四皇子奕詝繼位稱為咸豐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
咸豐十年,清朝陷入內憂外患,在內太平天國運動不斷挑戰皇權統治,在外英法聯軍虎視眈眈,咸豐皇帝起初面對如此困境還是有一番作為的。
比如肅清朝廷中貪污腐敗風氣、大力舉賢薦能重用有志之士、提拔了包括曾國藩、左宗棠等漢軍旗,以此來對抗太平天國運動,一時間清朝發展初見曙光。
但西方侵略者不會給中國任何喘息的機會,很快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政權本就千瘡百孔,很快面臨土崩瓦解,而咸豐皇帝最后在熱河逃亡途中暴斃,年僅31歲。
究其英年早逝原因,主要因為他每天都做4件致命事。
1、沉迷戲曲無法自拔
1856年,英法兩國再次發動鴉片戰爭,清朝政府在西方強兵銳器面前很快招架不住,咸豐帝帶著寥寥隨從、宮婢逃亡熱河,對外稱是去木蘭圍場打獵。
他的這一舉動瞬間引起巨大爭議,朝臣沒有了主心骨,叛敵的叛敵,逃竄的逃竄,清朝政府不戰而敗。
起初在木蘭的咸豐帝還憂慮國事,但時間一長他就沉浸在圍場短暫的寧靜之中。
他一向癡迷戲曲,在此更是不加節制,甚至要求每天安排兩場,戲中的故事情節似乎能讓暫時排解他的煩惱,也讓他失去了所有雄心壯志。
據了解,咸豐帝還為每天的戲曲安排了不同的名稱。
上午花唱,下午清唱,天氣晴好在福壽園和如意洲的戲臺,天氣差就在室內,偶爾興致來了他還要親自裝扮唱上一曲,以至于病入膏肓之時還強拖著病軀聽了十一天戲。
2、癡迷美酒
身為清朝統治者、手握國家前途命運的咸豐帝在木蘭圍場一直過著驚心膽戰的日子,他深知西方侵略者的殘忍手段,但自身沒有能力與之對抗,所以每天借酒消愁以求安眠。
而咸豐酒量并不好,在加上飲酒沒有節制,所以他每天不是醉酒就是喝酒,開始消極度日,即便朝廷的奏折像雪花一樣紛飛而來,依然無法喚醒他身為帝王的責任心。
3、 鴉片掏空身體
清末鴉片荼毒了許多人的身體,前有林則徐虎門銷煙,后有幾代皇帝明令皇室不能抽鴉片的禁令,但一心逃避現實,走向墮落的咸豐帝還是每日流連床榻,吞云吐霧。
鴉片具有成癮性,一度讓咸豐帝神志不清、精神渙散,進一步掏空了他的身子。
眾所周知,咸豐帝本來就是早產兒,從出生便體弱,再加上小時狩獵摔斷了腿,讓他的體質本就無法和常人相比,再加上長期聲色犬馬,他的身體再也無力支撐。
4、 沉迷女色
剛即位時的咸豐帝并不貪圖美色,但在木蘭圍場時他有心逃避現實,便吩咐手下搜羅了各族美女在身邊伺候,還召集民間名伶供自己享樂。
長此以往咸豐帝因縱欲過度導致身體過度虛弱,無心治理朝政,最后干脆連奏折都不批了。
為了維持自己享樂的生活,太醫還為他養殖了數十只鹿,取鹿血來強健體魄,奈何這也只是勉強維持,終究治標不治本。
咸豐帝從精神到軀體都已經不堪重負,更難承擔國家的前途命運。
緊接著,清軍難敵太平天國運動隊伍屢屢戰敗,西方殖民者的腳步也來勢洶洶,朝廷屢屢請求他回去主持大局,咸豐見此情景嚇得戰戰兢兢,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燒殺搶掠大肆破壞,把皇家尊嚴徹底才在腳下,讓咸豐在現實面前遭遇沉重一擊。
無奈之下,恭親王奕?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割地賠款以求暫時的和平,一場大火將圓明園燒了三天三夜,無數珍寶毀于一旦。
就連老祖宗辛苦打下的大清江山也在自己手里岌岌可危,當消息傳來的那一刻,咸豐帝急火攻心吐出一口鮮血,身體越發孱弱。
咸豐十一年,飲用鹿血也無濟于事的咸豐帝知道自己已經燈盡油枯,他叫來親信大臣將皇位繼承給皇子載淳,命心腹大臣輔佐,很快便在承德熱河行宮病逝,三十一歲便結束了他動蕩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