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了一趟泰州,干嘛去了,就是想轉轉散散心,江蘇的南邊城市全部轉完了,蘇北城市走的不多,特別是往北的城市。原計劃待到春暖花開到蘇中蘇北城市轉轉,這兩天又有些想法,想著出去轉轉。話說都到了年關還去轉什么?說到年關想到了過去的百姓過年如過關,過年了該算賬的算帳,該還錢的還錢。這過年如過關日子不好過啊。當然現在情況改變了。但按照小時候的習慣,臨近過年該回家的回家,該準備的準備。沒事也就不出去亂轉了。我是沒啥事了但活動活動還是需要的,到了玄武湖,到了夫子廟,到了中山陵。。。哪哪都是人,哪哪都是出來玩的人,現在人們的觀念早就發生變化了。到哪都是玩,到哪都是過年。。。。。。打住,還是說我的事情,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我也出去轉轉吧,這不就跑了一趟泰州。
這趟泰州行,真的讓我難以表述,所以我就說是一趟尬游。但是游總會看到一些東西,也算有些意思,有些收獲。
一大早五點鐘我就起來了。臨時在手機上買了張到泰州的火車票,七點鐘的,洗洗刷刷還有路上的行程。趕忙收拾一下出門,帶了一個面包以防萬一,果然用到了,早餐店的包子還沒有出籠。還好一路順暢,到了火車站天色還是黎明前最黑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情景也是感概。
想當年跑單幫出門,在火車站常常可看到露宿的流浪漢?出行者?打工人或是沒趕上火車的人。。。現在仍然如此,只是更加與時俱進了。看到這個似乎也不太像,防潮墊,保溫墊,被褥,旅行箱,拖鞋,包包,水桶一應俱全。廣場的角落雖然不是很避風,但是安全,燈光明亮,應該還有攝像頭。睡者很是放心蒙頭大睡。
這個雖然家伙少了點,但是墊的也是厚實,蓋的居然是羽絨被了(好像是)也有隨身的包包,可能是等第二天的火車吧。
這個鋪的蓋的也是齊全,但是配套更齊全,吃的喝的,擦手的,保溫杯,棉拖鞋。。。
上車的人們也是興奮,家越來越近了
昆明過來的車,到了南京已經沒有多少人了,打瞌睡的小伙
熟睡的小朋友
我的位置在哪呢?
車上的人越來越少,我為什么要趕這么早的車,除了想早點出門,還有一個原因便宜,有錢人都去坐高鐵了。這也是底層百姓出行的首選。
九點鐘下了車,下車后直接導航到鳳城河景區,路上看到了一處老房,筆穎樓。關于筆穎樓的說法我查了一下。
筆穎樓,位于迎春路南側,城東小學對面,靶場巷內。清咸豐元年,候選縣丞尤金城和兄長尤金鑣修建了城西草堂后,又在城東筑了筆穎樓。舊時,筆穎樓在周邊民宅中最高,是觀賞海陵八景之一“鳳池筆穎”的絕佳之地。夕陽西下,登樓遙望,南山寺寶塔映入泮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多了一支靈動的筆端。筆穎樓建成后,成為尤氏兄弟與文人飲酒暢談的地方。
樓的主人尤金城,尤金城,字柳村。清泰州人。燦次子。貢生,官居候選縣丞。性好善,于州城建義塾四所以教子弟之貧者。嘗獨建尊經閣。州中有大興作,金城皆與其事。與兄金鑣至友愛。工于詩。
尤金城樂善好施,積極參加公共建設,為振興文風,他還獨建了“尊經閣”。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多地城池被攻陷,而躲過了硝煙戰火的泰州成了各地文人前來避禍的寶地,此間尤金城結識了不少朋友,筆穎樓則成為當時的一個文化中心,姚仲海、吳讓之、張石樵、范膏庵、汪研山、黃子鴻、郭堯卿、黃琴川等各地名士曾多次在樓上吟詩作畫。后來,生性好善的尤金城又曾在筆穎樓設立義塾,幫助家貧的子弟完成學業,傳為佳話,這更為筆穎樓增添了一筆人文色彩。
筆穎樓現在是泰州的文保單位
接著來到了鳳城河風景區的望海樓,
鳳城河風景區位于江蘇省泰州市城區中心,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融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于一體,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愛好者前來旅游觀光。
風景區四面環水,因水成趣,將江南水鄉的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鳳城河畔,“江淮第一樓”望海樓與其特有的戲曲更顯城市的文化底蘊。景區以望海樓為中心,四面輻射,桃園、老街交相呼應。望海樓始建于宋代,無數文人騷客為其留下了珍貴的墨寶。
泛舟水上,聽一曲婉轉的戲曲,感受這座古城帶來的心靈的放松與洗滌,領略水城的風姿與魅力!依傍鳳城河,以水為脈,以人為魂,集中而又完整地體現全國不多見的一種都市水韻,彰顯了泰州悠久的歷史文脈。可是我都沒有體驗到。
鳳城河風景區包含望海樓,梅園,桃園,老街等,我用導航走到了望海樓的景區,我并不清楚這里是啥,只看到門口有售票處,我進到售票處里問了一下工作人員,這是什么景區?回答是望海樓,我問多少錢,四十,我說老人有沒有優惠?回答,你是江蘇省的嗎?我說是的,南京人,工作人員說你用身份證直接刷進去。我就進去了。這一進去讓我大失所望,這就是我說的尬游之一。
關于望海樓是這么說的。望海樓,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領江淮雄風,人稱“江淮第一樓”。樓西文會堂,史載初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時在泰為官,而后升遷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韓琦、呂夷簡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樹”。
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靈魂。
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鳳城河,千畝水域繞城四周,是江蘇省現存的為數不多的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泛舟河上,您會充分領略到“州建南唐”的歷史厚重。
鳳城河風景區,依傍鳳城河,以水為脈,以文為魂,集中而又完整地體現全國不多見的一種都市水韻,彰顯了泰州悠久的歷史文脈。
鳳城河風景區內核心景觀望海樓,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領江淮雄風,人稱“江淮第一樓”。樓西文會堂,史載初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時在泰為官,而后升遷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韓琦、呂夷簡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樹”;立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所作范仲淹青銅塑像,加之以景區內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遺址和宋城古涵等景點,一切盡顯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輝煌歷史。
這鳳城河景區不能說不美,且歷史悠久。宋時修了望海樓,古泰州東臨大海,漢時稱海陵。這望海樓也是歷史久遠。只是歷代屢毀屢起,多毀于戰火興于盛世,現在的樓重修于2006年,
千年古城河,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初建宋時的望海樓,足以讓你體會暢想,可是里面的望海樓全部圍起來了,樓前好像在建什么,我還撩起那圍擋的飄帶繩鉆進去看了看。也就是看了看,跟前也靠不近。在里面只能看看那條千年古城河,看了看古城遺址。
這是4A級景區,里面面積不大,實在沒啥東西。有游船也停了,好在我是老人有優惠沒花錢,否則這四十塊。。。哎,我就不說了,絕沒有別的啥意思,只怪我來的不是時候。我在里面就轉了十幾分鐘就走了。因為實在沒啥看的了。
這是古護城河,游船也停了,不停我也不會坐,沒那個興趣。
這有一段很短的城墻,雖然不長,倒是有些感覺,州城遺址
煙雨蒙蒙倒是有點感覺,冷風細雨,冷硬是把我的感覺吹沒了。
這是一塊地雕,反映了當時的泰州城池。
從望海樓出來導航去老街,鳳城河景區周圍有望海樓,老街,桃園等景。路邊看到了一座天主教堂,修的挺氣派。
我是看看熱鬧,不做評論。
朕等愛卿。。。教堂婚禮,咋覺得有點別扭。中西交融?
煙雨朦朧,千年古城河,一條小船,挺有感覺,實際上是兩個環衛工人再打撈什么。。。不管是啥倒也是襯托出那種感覺,足矣。
有感覺
幾步就走到了老街,我喜歡走古鎮,逛老街,也走了很多古鎮老街,原汁原味的看過,以舊修舊的也看過,這條老街是我走過的最短的老街,走進老街,花里胡哨的裝飾倒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燈籠,標語,對聯,招牌,還有。。。
這是什么?挺新鮮也有特色。。。
新修的“古”戲臺,遠處還有一個水車。
小店門口掛的腌臘制品,也是年的味道了。
老街燈籠
客棧
旁邊有處桃園,桃園又和桃花扇有關,在桃園里看到了孔尚任的舊居,倒讓我有些興趣,想起了當年學古代文學作品時讀過的《桃花扇》,不多介紹了,說多了也沒意思,孔尚任,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家。還是有基因的。
孔尚任舊居又叫陳庵,和明代大戶人家陳氏家庵有關。
里面的景色宜人,待到煙花三月下揚州,下泰州應該還是不錯的。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有些江南水鄉的感覺。
里面什么齋,什么館全是關門的。
一口老井
關門,又是一個尷尬,
又轉進老街,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泰州
石磨,是原汁原味的還是仿造的
大道無邊,老街牌坊的另一邊,令人思緒萬千。老街上,桃園里我是悠哉悠哉的慢慢轉,也就花費了半個小時。天有些冷,霧氣彌漫,細雨蒙蒙。老街上吃的東西不少,特色小吃也很多,我的興趣不在上面。
不遠還有個梅園,里面主要就是梅蘭芳紀念館
塑像
石碑
有一處房子里有幾張畫像之類的
有幾個介紹梅蘭芳生平和物品的展覽館,全是鐵將軍把門。
在樓道里看到了初開的梅花花朵
江主席與京劇票友同臺演唱
有關梅蘭芳的內容,就看了幾個亭子。其他啥也看不到,轉了十幾分鐘出來了。又是一個尷尬。
看著這鳳城河,千年古城河。。。我想了半天,意猶未盡。也不能就這么結束吧?我這從來不愛逛街的人,還是轉轉街去吧。在梅園門口的游客服務中心問了一個工作人員,最熱鬧繁華的街在哪里?萬達廣場,我又問街名叫什么?我導航過去,小妹又想了一下,坡子街,那里啥都有。我謝過。說實話在望海樓,在梅園問過的工作人員都很耐心,客氣。感覺泰州的百姓素質都不錯的。
坐了公交來到了坡子街,旁邊的大街。
坡子街有很多通道,很多門,隨便進了一個通道,立馬感覺有些蕭條。。。很多店鋪關門,很多店鋪貼著旺鋪“出租的標識
里面確實挺氣派,宏偉壯觀,稀稀拉拉的開了幾家店鋪,大部分都關門打烊,是下雨天的原因,還是天太冷的原因,游人,顧客也是稀稀拉拉的。
挺壯觀,周圍一圈面積也很大
房租到期大清貨
降到底。。。降到底
又是
對面的街頭樓房貼著核心鉆石旺鋪招租
轉的肚子餓了,街頭小吃不少,只是不太和我的胃口,烤串,火鍋,米粉。。。不少,也有館子店。炒兩菜?喝點,興趣提不起來,進了一家蘭州拉面,并沒有吃他們的那手,蘭州拉面,吃了碗炒飯。細雨蒙蒙,冷風颼颼。淋滅了我的游玩的興趣。回家吧。
原想去看看海軍的誕生地,查了一下有點遠,也擔心去了也是關門。還是放棄。路上街頭看到了陳毅,粟裕的塑像。講述了他們在泰州的戰斗經歷。。。
陳毅,粟裕的塑像。
早上九點多到,一點多結束了我的行程,回家,下午近四點坐車回寧。
多說一句,早上是坐的k字頭三位數的最便宜的車,昆明到南通的車,圖的是便宜,為的是趕早,便宜二十四塊五。這車應該是最底層的火車了。用時一小時五十九分。回來的是k字頭四位數的車,應該是更便宜的,可是它并不便宜,為啥就因為它用了不知道是從什么車上淘汰下來的軟座車廂,費用三十九塊五,如東到南京,用時兩小時二十一分,座位是舒服點,可是路上見了高鐵就停。
下午近四點坐車回寧,天還是陰沉沉,雨還是細蒙蒙,冷風颼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