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長文創作季#
刊于《同舟共進》 2020年1期
【家道中落】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牌局,那么左宗棠在出生后拿到了一手不算太差的牌。
左宗棠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府湘陰縣左家塅一戶耕讀人家。從曾祖父左逢圣開始,左家就在此地耕讀,指望有一天能夠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走上輝煌無比的仕途。因此,幾代人下來,左家出了不少讀書人: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為縣學生員,祖父左人錦是國子監生,父親左觀瀾是縣學廩生。大哥左宗棫也是縣學廩生,二哥左宗植則考取了舉人功名。
在清朝晚期,能夠讀得起書的家庭并不多。左宗棠家的條件說不上有多闊綽,但供他們幾兄弟讀書還是足夠了。左宗棠似乎天生就是一塊讀書的料。他聰明伶俐,勤學好思,4歲就跟著祖父搖頭晃腦地讀書。5歲時就跟著父親來到長沙省城跟讀。15歲參加了長沙府試,就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左宗棠
左宗棠有兩個哥哥。有一次,父親給他們輔導功課時,問“二桃殺三士”的典故出自哪里。兩個哥哥還在猶豫時,左宗棠脫口回答出自《梁父吟》。大家都嘖嘖稱奇。左觀瀾非常高興,又感到驚訝,因為他并沒有給左宗棠講過這個典故和這首詩。事實上,這是左宗棠在跟隨兩個哥哥讀書時,用心記下的。母親夸獎左宗棠:“老三這么聰明,莫不是將來會封侯?!?/p>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薄Ul能想到,人生的磨難說來就來。
左宗棠一家人丁最旺盛時,共有十口人,分別是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左宗棠的兩個哥哥和三個姐姐,以及左宗棠自己。后來,左宗棠祖父祖母亡故,姐姐們先后出嫁。1823年,大哥左宗棫去世,年僅25歲。1827年,母親余氏病故。1830年,父親左觀瀾經過亡妻喪子之痛的雙重打擊后,撒手人寰。
左觀瀾的去世,讓這個家庭頓時失去了頂梁柱。在這之前,左家的日子還過得去,甚至有不少積蓄??墒?,左觀瀾帶頭捐建左氏祠堂,花了不少錢。左宗棠為了盡快參加鄉試,又花了105兩銀子買了一個監生的功名。左宗棠15歲以后,祖父、祖母、大哥、母親、父親相繼離開人世,一場場喪事辦下來,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
如果說家里一貧如洗,也不完全正確。家里還剩下48畝谷田。這時候,左宗棠和二哥作出了一個艱難而厚道的決定:將48畝谷田全部留給大嫂,讓他們孤兒寡母得以解決生活問題。至于家里的債務,就全部由他們兄弟倆承擔。
【意外中舉】
人生的道路,還得繼續走下去。1830年,18歲的左宗棠離開二哥,獨自來到長沙學習,為童子試的第三關——院試做準備。當年冬天,左宗棠偶爾認識了一個叫賀長齡的官員。
賀長齡是什么來頭呢?他的來頭真不小。他是湖南善化人,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歷任山東兗沂曹濟道、江蘇按察使、江蘇布政使。賀長齡擔任江蘇布政使時,還奉命署理江蘇巡撫。左宗棠聽說賀長齡丁憂在家,便貿然前去拜訪。
賀長齡
一個是省部級高官,一個是連秀才都不是的讀書人,賀長齡與左宗棠的身份相差太過懸殊??墒?,賀長齡并沒有嫌棄左宗棠,而且熱情地接待了他,“以國士見待”。賀長齡家里有很多藏書。其后在整整一年時間里,左宗棠這個“頗好讀書”,但“苦貧乏,無買書資”的年輕人,經常到賀長齡家里借書。
賀長齡已經是45歲的人了。他每次都不辭辛勞,親自登上樓梯幫左宗棠取書,爬上爬下。賀長齡還循循善誘地叮囑和勉勵左宗棠:“中國到處都缺乏人才,你可千萬不要因為貧窮,就隨便找一份工作,而把自己的終生大事給耽誤了。你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人才,將來前途坎坷。但是,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你都應該對自己抱有信心。你要記住,你是國家的棟梁,你將來的本事一定在我之上?!?/p>
后來,賀長齡離開長沙,回去繼續當官。臨行前,將左宗棠推薦給自己的弟弟——長沙城南書院山長賀熙齡。賀熙齡看出左宗棠確有獨特的見解,把他當作自己的關門弟子來培養。
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20歲。這一年8月,左宗棠來到省城長沙,參加3年一度的鄉試。意料之外,學富五車的左宗棠竟然落榜了。幸好這一年是道光皇帝五十大壽,朝廷按照慣例開了“恩科”。湖南巡撫吳榮光接到旨意后,從落榜的試卷里再挑選了6份出來。左宗棠的試卷排在第一名,因此被錄取為湖南省第十八名舉人。
【入贅周家】
成為舉人,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左宗棠的家庭環境。家里依然負債累累,要進京參加會試還得需要準備一大筆錢。同時,作為一名20歲的大齡青年,左宗棠又到了談婚論娶的時候?!安恍⒂腥?,無后為大?!痹谀莻€年代,成家生子是比考取功名更緊要的事情。左宗棠到了20歲,還沒有結婚,在當地承擔著很大的壓力,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這對于自尊心極強的左宗棠來說,絕對不能忍受。
就在這時候,有人來“逼婚”了。湘潭大戶人家周系輿來信,催促左宗棠與他家的女兒周詒端成婚。原來,周系輿與左觀瀾是同窗,關系很好。他們很早就給左宗棠和周詒端訂了婚。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苯Y婚沒有問題,問題是,左宗棠拿不出錢來結婚。很明顯,周系輿家也考慮過這個棘手的問題。他們提出,由左宗棠入贅周家,做上門女婿。左宗棠迫于無奈之下,當年秋天,鄉試結束沒多久,左宗棠就在二哥左宗植的帶領下,來到湘潭周家,當了一名上門女婿。
左宗棠知道,周家在湘潭隱山東麓的紫山,蓋了一所占地近1萬平方米的大院,取名“桂在堂”。桂在堂青磚小瓦,三進五開,有48個天井,規模宏大,設計精巧,氣派不凡。周家祖輩做過戶部侍郎、禮部左侍郎,屬于名門望族??偠灾?,周家家道殷實,是方圓百里內千里挑一的大戶人家。
左宗棠所擔心的是,入贅周家后,他這個上門女婿會處處受到排斥和白眼嗎?事實證明,左宗棠的擔心是多余的。多年以后回憶往事時,左宗棠終于明白,到周家做上門女婿,是他這輩子作出的最正確決定之一。
左宗棠的岳父叫周系輿,岳母叫王慈云。他們的寬厚仁慈,讓左宗棠感動不已。岳母堅信女婿只是暫時陷入困境,遲早有一天會出人頭地。所以盡力支持左宗棠讀書,不讓他干農活。她還經常告訴自己的女兒,要成為左宗棠的賢內助。她在辭世時,一再叮囑女兒,一定要對丈夫言聽計從。
周詒端
周詒端跟左宗棠同齡,按照史書的說法,“知書達理,性情賢淑,容貌端莊”,不管是才華、性格還是容貌,都相當不俗。重要的是,對丈夫左宗棠照料得體貼入微。結婚后,左宗棠一邊要準備進京參加會試,一邊要到醴陵縣淥江書院教書。周詒端悄悄給丈夫做了一個枕頭,帶在身邊。上面繡的是《漁村夕照圖》,還配了一首自作的七絕:
“小網輕舠系綠煙,瀟湘暮景個中傳。君如鄉夢依稀候,應喜家山在眼前。”
妻子是在提醒丈夫,桂在堂是自己的家,千萬不要有寄人籬下的感覺?!蔼氃诋愢l為異客”,每每孤枕難眠之際,左宗棠看到這首七絕,心里便充滿溫暖,好像妻子就站在面前,笑盈盈地看著他。
左宗棠的岳母、妻子以及妻妹等人,都是能詩善文的“女詩人”。周詒端博通經史,長于吟詠,經常與左宗棠一起鉆研學問、談經論史、唱和詩詞。后來,左宗棠經常回憶起那種夫唱婦和的溫馨場景:“常時斂衽危坐,讀經史,香爐茗椀,意度悠然。每與談史,遇有未審,夫人隨取架上某函某卷視余,十得八九?!?/p>
【深情厚誼】
道光十三年(1833),左宗棠第一次進京參加會試。
進京得要一大筆錢作盤纏。左宗棠是沒有什么錢的,周詒端拿出陪嫁的100多兩銀子,給丈夫作為路費??墒牵笞谔脑诔霭l赴京前回家一趟,見到大姐一家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時,擅作主張,將這100多兩銀子全部送給大姐。周詒端知道這件事后,沒有沖丈夫發脾氣,而是找親戚借了100多兩銀子,交到他手上。
左宗棠來到京城,見識了大都市的繁華,并結交了好朋友胡林翼。會試期間,寫了《燕臺雜感》八章,一抒胸懷,寄回家中。妻子收到信后,立即寫了兩首《得外都中書卻寄》,慰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丈夫:“虞卿尚有居窮樂,龐統知非作令才?!薄靶庞性姇茏詷?,為知時命更無求?!贝蜷_信件的那一刻,左宗棠的心一定是暖暖的。
不料,會試開榜后,左宗棠竟然名落孫山,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了桂在堂。更加尷尬的是,此后左宗棠連續兩次參加兩次會試,均鎩羽而歸。
不僅如此,結婚后,周詒端接二連三地生了3個女兒。在古代,兒子承擔著傳宗接代的重任。沒有兒子就意味著“斷子絕孫”。這樣一來,周圍的閑言閑語就多了起來。有好事者還編排了一首順口溜來諷刺左宗棠:“桂在堂,討個郎,呷掉一倉谷,睡爛一張床?!币馑际亲笞谔暮贸詰凶?,什么用都沒有。
會試失敗和沒有子嗣,這雙重打擊讓左宗棠備受煎熬,度日如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左宗棠29歲。他在自題小像中寫了這樣幾句話:“九年寄眷住湘潭,廡下棲遲贅客慚。余居婦家,恥不能自食?!睘榱吮苊狻俺攒涳垺钡南右桑笞谔膶ζ拮犹岢?,要搬出桂在堂,在偏房西屋里獨自開伙——這純屬自欺欺人,這種行為絲毫改變不了他做上門女婿的事實。
周詒端倒是很理解左宗棠的舉動,也跟著搬到了西屋,照料他的起居住行。左宗棠很高興,寫出了一副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彪S后,鄭重其事地張貼在西屋墻壁上?,F在,這副對聯還保存在桂在堂。
在清朝,參加會試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對于會試屢試屢敗的問題,周詒端從不埋怨丈夫耗費了大量錢財,堅定地支持他繼續溫習功課,準備下一輪考試。到后來,反而是左宗棠自己看透了科舉考試的本質,不想將寶貴的時間、精力投入其間,表示不再參加會試。
周詒端作詩來慰勉他:“軒軒眉宇孤霞舉,矯矯精神海鶴翔。蠖屈幾曾舒素志,鳳鳴應欲起朝陽。清時賢俊無遺逸,此日溪山好退藏。樹藝養蠶皆遠略,由來王道重農桑?!?/p>
對于只生女兒不生兒子的問題,周詒端全部歸咎在自己身上。她在感到愧疚之余,極力勸說左宗棠將她的丫環張茹納為小妾。左宗棠是一個知書識禮的讀書人,怎么會做這種事情呢?媳婦反復勸說,還將岳父周系輿請來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左宗棠拗不過他們,只好答應了。結果,張茹過門沒多久,周詒端就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左宗棠的長子左孝威。張茹的肚皮也很爭氣,一口氣給左宗棠生了3個兒子和1個女兒。
按照傳統,上門女婿生的子女,一律跟母親姓。周詒端沒有這樣做,讓所有子女都隨左宗棠姓左。
【左公柳莊】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的功夫,左宗棠竟然在桂在堂居住了11年。11年間,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吳榮光之邀,在醴陵縣淥江書院主持教學,領取了一份不菲的俸祿。幾年下來,居然積攢了幾百兩銀子。
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在妻子的支持下,用這筆銀子在老家柳家沖買了70畝田,建了一座占地4.29畝、有48間房屋的磚木住宅。左宗棠喜歡柳樹,在住宅周邊栽種了許多柳樹,因此命名為“柳莊”。30多年后,左宗棠在西征新疆時,沿途種下了許多柳樹。這些柳樹人們稱為“左公柳”。
柳莊
柳莊建好后,左宗棠帶著妻子周詒端和孩兒們,高高興興地搬出桂在堂,來到柳莊居住。11年前,左宗棠在二哥的帶領下,來到桂在堂;11年后,左宗棠浩浩蕩蕩一行人,離開桂在堂。臨行一刻,回頭看桂在堂,在夕陽的余暉里沉默不語。那里深藏著左宗棠11年的歡聲笑語和酸甜苦辣,藏著左宗棠與妻子周詒端的深情厚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