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匾額送祝福
2024年立春之日為2月4日,也就是農歷十二月廿五日,即客家地區“入年界”的日子。這個特殊的日子,無疑給閩粵贛客家地區的人們帶來了雙重的迎春納福之喜。
2月4日立春日,福建百家大院祈福中心將隆重舉行龍年立春祈福盛典,歡迎有識之士報名參加盛典。
?????在農歷春節前立春,這種情形最多間隔三年就會出現一次,而在每隔三年出現“早立春”(本文指春節前立春)連續三次后(即九年為一周期),又會出現一次隔兩年即“早立春”的情形。因此,“早立春”不是常態,但在我們的人生閱歷中并不罕見。
作為一歲當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春跟其他節氣一樣,是根據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原理確定的,它標志著春天的開始。前句為什么說“一歲”而不是“一年”呢?下文予以詳細說明。?????
根據二十四節氣歷法,春夏秋冬四季可細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總共十二個月份。其中,春季的三個月分別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月,就是指立春至驚蟄之間的時間段。而立春,就是孟春月的第一天。
古代二十四節氣歷法中的月份,跟傳統農歷中的月份,兩者的日月周期高度重合(以至于很多人將它們等同看待),但并不完全一致;二者也不是同一個概念。 ???????
譬如,不管是在正月前立春還是在正月里立春,孟春月跟農歷正月的時間是大范圍重合的,但不是絕對重合,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籠統地認為孟春月就是正月、正月就是孟春月,而細較言之,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以今年為例,孟春月始于2月4日立春日,而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則為2月10日,可見孟春月不完全等同于正月。
因此,在中國古代歷法文化中,從孟春月初始至季冬月結束,稱為“歲”;從正月(農歷一月)初始至臘月(農歷十二月)結束,稱為“年”。在古代,二者的區別涇渭分明。
換言之,當我們以二十四節氣計算月份時,全年應稱為“歲”;以農歷計算月份時,則改稱為“年”。還是那句話,籠統看待,“歲”約等于“年”,但二者不能完全劃等號。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故此本文贅述之。
在中國古籍文字中,“春節”一詞早已有之。但古代的春節,和今天的春節,并非同一個節日。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春節,是以農歷正月初一為界定的。而在上古商周時代,立春就是春節,春節就是立春。
古代春節(立春)以舉辦盛大節日活動為慶賀形式,活動主題則以祭祀、祈福、迎春、拜春等為主。如在周代,立春之日,周天子要率領王室大臣等去郊外迎春,祈福天下。宋代《夢粱錄》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直至明清時期乃至民國,迎春文化依然盛行,謂“士庶交相慶賀”,寓意拜春。
可見,古代立春節日文化之隆重,不亞于今天的春節。亦因如此,古代立春之日,不僅是祈福、納福的盛大節日,還是文人墨客題寫匾額送祝福的吉日。而且,立春帶來的吉祥喜慶氛圍,一直持續到孟春月中,祈福、送祝福的風俗亦伴隨期間。
在此呈現一組題寫于立春吉日的清代匾額,以供喜歡匾額文化的讀者觀賞,也借此表達一下迎春納福的喜慶心情:
【素行謹厚】匾
【素行謹厚】匾,題寫于清康熙庚午(1690)年。下款載明了具體題匾時間為“庚午歲孟春月 吉日”。匾文“素行謹厚”,夸贊受匾人行事一貫恭敬、慎重,樸實寬厚。
注意:題匾落款寫“庚午歲”而不是“庚午年”,就屬于前文所述以孟春首日(立春)為始、季冬尾日為末的紀年法,故稱之為“歲”的情況。相應地,月份計時也以“孟春月”而不是“正月”命名之。
這種“歲”和“月”組合記時法,是比較規范的寫法。但也有在朝代年號后直接接孟春月等寫法,雖不甚規范(古代也有傳統文化流失或變異的情況發生),但久而久之也被認為正統。規范或不規范,兩種情況在匾額中都常見。
重點是題匾時間中的“吉旦”二字,它有雙重含義:首先指月初首日,譬如孟春月第一日即立春日、農歷月份首日即初一,均可稱吉旦;其次泛指吉祥的日子。在中國古代傳統匾額中,凡是落款時間為“孟春月吉旦”者,實際題匾時間多為立春日——因為立春是全年送祝福的重要日子。
【經學傳家】匾
【經學傳家】匾,題寫于清康熙四十三(1704)年。下款載明了具體題匾時間為“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孟春月 吉旦”。匾文“經學傳家”贊譽受匾人家里是書香門第。
值得一提的是,題匾人方伸時任福建汀州知府,通過他的匾文,可推知清代康熙年間的客家汀州,書香氛圍是相當濃厚的。
【隆朝雋品】匾
【隆朝雋品】匾,題寫于清乾隆十二(1747)年。下款載明了具體題匾時間為“乾隆十二年孟春月 吉旦”。如前所述,年號后面直接寫孟春月,屬于年、歲計時法混用。匾文“隆朝雋品”贊譽受匾人是盛世奇才。題匾人高山為乾隆年間的福建布政史。
【成均碩彥】匾
【成均碩彥】匾,題寫于清乾隆十三(1748)年。下款載明了具體題匾時間為“戊辰歲孟春月 吉旦”。匾文“成均碩彥”是夸贊人的用語,意指才智杰出。
【錫爾純嘏】匾
【錫爾純嘏】匾,題寫于清光緒二十五(1899)年。下款載明了具體題匾時間為“光緒二十五年孟春月 吉旦”,屬年、歲計時法混用。匾文“錫爾純嘏”是祝壽用語,出自《詩·小雅·賓之初筵》:“錫爾純嘏,子孫其湛。” 題匾人戴鴻慈,為光緒年間的福建學政,后官至軍機大臣,系晚清“出洋五大臣”之一。
【雅尚素風】匾
【雅尚素風】匾,題寫于中華民國庚午(1930)年,具體題匾時間為“中華民國庚午年孟春月 吉旦”。匾文“雅尚素風”,贊譽受匾人具有優雅、高尚的品行。題匾人唐天森身份為民國浙江泰順縣縣長。但通過此匾,我們可推知,他應是前清秀才出身,對中國古代匾額文化造詣不淺。
以上是立春送祝福的主題匾額一組。更多孟春月迎春、祈福、祝福類匾額,將于百家大院匾額博物館落成時展出。
最后,摘錄一首陸游詩《立春日》以感知春回大地之風華:
日出風和宿醉醒,山家樂事滿余齡。
年豐臘雪經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細簇花宜薄餅,酒香浮蟻瀉長瓶。
湖村好景吟難盡,乞與侯家作畫屏。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公眾號ID:zhpctx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