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山東省女書畫家協會會員
學習中國畫的一點體會
文/郭艷
提及對中國畫要寫點什么時,我突然想起丁元英的《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對中國畫這個專業本身,我不敢多加妄言,作為一個書畫愛好者,只是淺聊學習中國畫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自我接觸中國畫以來,我深深地被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所吸引。中國畫,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藝術語言,深深地打動了我。如今,回想起自己當初學習中國畫的初衷,我不禁感慨萬分,原本只是單純的喜歡,沒想到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對我來說,中國畫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寄托。
雨后山色清
200×145cm
首先,學習中國畫,要出于真心的熱愛。學習中國畫的過程其實是一場與孤獨為伴的修行史,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別人在刷抖音,我在練線條;別人在擼串,我在調墨色。它教會我耐得住寂寞、修得了內心。每當我覺得煩躁不安時,就會拿起毛筆,沉浸在墨香中,這時,那些煩心事仿佛都離我遠去,只剩下我和這方天地。學書畫的過程是苦與樂并存的,但正是這份苦與樂,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五味雜陳,每次提筆都是一次新的旅程,盡管有時會走彎路,但每一步都值得銘記。
其次,中國畫的學習讓我更加敬畏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國畫以自然為源泉,強調“師法自然”。在學習過程中,我深感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也更加敬畏自然的創造力。這種敬畏讓我更加珍惜自然,更加關注環保,也讓我更加珍惜我們的生態環境。
200×145cm
再次,學習中國畫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探險。中國畫的筆墨運用、構圖布局、意境表達等方面都充滿了東方美學的韻味,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和藝術享受。雖然中國畫有其固定的技法和規則,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畫不能創新。相反,中國畫強調的是“意在筆先”,這就要求畫家在創作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中國畫的學習還讓我領悟到了“意境”的重要性。在中國畫中,“意境”是靈魂所在,通過筆墨的運用和構圖的安排,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和情境。這種對意境的追求也讓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內心世界的修養和提升,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領悟生活中的美好。它提醒我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感受世界,去欣賞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雨后的花瓣、陽光下的落葉、一池碧水中的倒影……
寫生南山即景之一
46×35cm
同時,中國畫的學習也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在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中,我不僅了解了古代文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追求,也深入了解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讓我更加珍視中華文化的瑰寶,并努力將其發揚光大。
在學習國畫過程中有諸多的感受,其中最強烈的感受便是越學習越敬畏,在學習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國畫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也領悟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嘗試著去理解那古人的心境,去感受那穿越千年的筆觸,但越是深入,越是覺得自己的渺小。我感嘆于古人的才華與智慧,同時也深感自己的不足。開始明白,藝術是無止境的,而學習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無知,也更加敬畏歷史的傳承和傳統的價值,這種敬畏也讓我在藝術創作中更加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借鑒和創新。
寫生南山即景之二
46×35cm
在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中,我也曾遇到過許多迷惑和困難。例如,如何掌握毛筆的力度和運筆的技巧,如何運用墨色表現出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以及如何將個人的情感融入到畫面中,使其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不斷嘗試、反復練習,并主動向老師們請教。同時,我也經常觀摩大師的作品,從中汲取靈感和技巧,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素養。
寫生過程中的困惑也是我在學習中國畫過程中遇到的一大挑戰。在面對著大自然的美景時,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捕捉那些瞬間的美感并將其呈現在畫紙上。漸漸發現,對于中國畫的學習而言,思考和感悟遠比技巧更為重要。
回首學習中國畫的旅程,雖然走得磕磕絆絆,但我卻收獲了無盡的喜悅與感動。
寫生南山即景之三
46×35cm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我們一起切磋技藝、探討人生。學習中國畫的路并不平坦,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良師益友的陪伴,才讓這條路變得充滿樂趣與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加懂得感恩:感恩那些給我提供學習機會的人!感恩幫助過我的人!感恩那些與我共同成長的朋友!感恩這個讓我成長的世界!
另外,在筆墨的揮灑間,我漸漸領悟到了從無到有的玄學思想。每一張白紙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一筆都是一次心靈的旅程。我曾經惋惜于畫錯的線條,或者浪費的紙張,但漸漸地,我明白,每一次的失誤都是成長的墊腳石,每一次的空白都是未來的無限可能。
如果你問我中國畫學得如何,我會告訴你:我只是剛剛開始上路而已。我將繼續在這條路上不斷學習、前行。因為對于中國畫而言,每一次的練習和感悟都是新的起點。我開始放慢腳步,向古人學習,向今人學習,在筆墨之間,感受那股淡淡的紙香與墨香混合的獨特氣息,用心去感受那濃淡相宜的層次感,體會那虛實結合的意境美。我會更加珍惜每一次拿起毛筆的機會,不為別的,只為那一份初心和堅持。
寫生南山即景之四
46×35cm
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你是“后山人”還是“前堂客”,最重要的不是起點,而是過程和態度。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畫畫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每一步都可能遇到困難和挫折,但只要堅持不懈,總會有所收獲。
最后,我想以一句我最喜歡的詩句作為結尾:“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學會享受孤獨的時光,即使我們身在“后山”,也要有“前堂客”的視野和胸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領略到中國畫的魅力和真諦。只要我們敢于自嘲、勇于嘗試、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在人生的畫布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愿每一位熱愛中國畫的朋友們都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片墨色世界!
作品欣賞
秋岳云霞
244×124cm
寒煙翠
220×124cm
素青微染.曉
220×124cm
晨染秋山
180×97cm
幽谷春聲
180×97cm
煙雨深處
180×97cm
高樹影朝暉
140×70cm
山野幽居
140×70c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