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萬9不可能,14萬9也不要再說了“,剛剛過去的小米汽車技術發(fā)布會上,雷布斯親手終結了“年輕人的第一臺豪車夢”。
小米首款車型SU7也秉承了小米一貫“堆料”的風格,卷智駕,卷算力,卷座艙,卷配置…然而即便是“堆料”,在整個行業(yè)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小米汽車也很難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跟年輕人“交個朋友”。
按照雷軍的說法推測,小米價格的主流區(qū)間依然會鎖定在20萬以上,而不是大家期待的15萬級別。即便被譽為成本殺手的小米也沒能打破何小鵬“15萬造不好智能純電”的預言。
換一個視角去看,15萬以內智能純電市場,還能再出一個“蔚小理”嗎?從現(xiàn)有的市場格局看,新玩家正在提出更多可能性。
新勢力們?yōu)槭裁床慌?0萬以內市場
何小鵬說“15萬內做不好電車”,但在現(xiàn)實的市場環(huán)境中,這個上限提高到20萬級別也不為過。
其實不是做不好電車,而是做不好上限更高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下放需要足夠高的產(chǎn)業(yè)成熟度去攤薄成本,需要各種技能樹的長期積累和沉淀,新勢力沒有長時間段的積累這個事情就做不成。
于是何小鵬說15萬內做不好電車,蔚來的阿爾卑斯遲遲沒有動作,本質上不是做不好,而是成本壓力太大。
十幾萬的車沒有辦法支撐未來方向的科技樹發(fā)展,企業(yè)發(fā)展初期的高額成本和各種試錯需要錢,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換電……這些最終都會反映在車價上。
15萬級純電,是老牌主機廠的角斗場
15萬對新勢力不太好講故事,但是對傳統(tǒng)車企,又是另一番局勢。比亞迪,埃安,都在這個級別廝殺激烈。
比亞迪可以說是這個價格區(qū)間的絕對受益者。2023年比亞迪總銷量突破300萬,中國市場份額接近280萬臺。
從價格帶來看,比亞迪是15萬級純電市場的絕對王者,主銷車型中宋Plus、元Plus跨在15萬上下,其中元Plus是EV車型,是國內15萬級純電產(chǎn)品的銷冠。自2022年2月19日上市以來,其銷量僅用了7個月就突破了10萬輛,10個月達到20萬輛,14個月30萬輛,17個月40萬輛。20個月時間,就突破了50萬輛銷量,成為中國品牌最快實現(xiàn)50萬銷量的新能源SUV。
但在技術端,比亞迪并沒有展現(xiàn)出太強的競爭力。除了刀片電池和品牌溢價,幾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比亞迪的300萬=強悍的品牌力+低價的產(chǎn)品+新能源領跑優(yōu)勢。
其他幾個老牌主機廠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吉利來勢洶洶,銀河創(chuàng)造了新品牌開售既連續(xù)破萬的新傳奇;長安啟源承載主品牌轉型的美好愿望;東風有了納米,奇瑞有了星紀元和icar;上汽智己和飛凡已經(jīng)拿出了玩命的架勢準備拼命;
合資雖慢,但子彈充足,別克E5殺出了16.99的B級純電新低價;大眾的ID系列也成功殺出一條血路...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15萬級純電市場更多的還是在性價比方面的比拼,還沒有滲透到真正的智能化核心技術的較量。不管埃安還是比亞迪,在智能化方面都沒有太亮眼的表現(xiàn)。
對于很多后入局的選手來說,這是前輩們的不足,也是后來者的機會。
15萬的純電生力軍
嗅覺敏銳的國產(chǎn)品牌們還是看到了趨勢。長安啟源,吉利銀河都在性價比之外,強調產(chǎn)品品質,強調智能化屬性。
長安的思路是捆綁華為,入股華為新的合資公司,補齊智能化短板。吉利則是集團親自出面,編制智能化大網(wǎng),通過億咖通,芯擎科技,星紀魅族,時空道宇,朗歌科技等企業(yè)形成智能中臺,輻射旗下的各個品牌。
在這個視角下觀望,一些優(yōu)秀的品牌更容易脫穎而出,比如睿藍汽車,去年9月上市的睿藍7,在15萬級別顛覆了智能純電市場的技術上限。
在這個級別,主要卷的方向是續(xù)航和智能座艙,睿藍7在此基礎上升格到了智能輔助駕駛。
續(xù)航上,睿藍7是首個15萬內突破600純電續(xù)航的后驅車,達到605km,smart同平臺的后五連桿冠絕這個價位段。主打的GBRC水晶架構甚至是和極氪當家的純電架構浩瀚架構同源設計。這是傳統(tǒng)主機廠下場純電的第一優(yōu)勢,有足夠強的技術積累可以在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也有足夠強的調校經(jīng)驗——事實也正如此,睿藍7在各家垂媒的評分榜,高分項都集中在操控、動力等開車這件事情最本質的駕駛上。
智能化方面。睿藍7搭載了吉利旗下億咖通自研的龍鷹一號車規(guī)級7nm芯片,億咖通·安托拉1000性能體驗可對標行業(yè)量產(chǎn)旗艦平臺8155,億咖通·安托拉1000 Pro則全面領先量產(chǎn)旗艦平臺,兩個平臺均在睿藍7不同版本車型搭載。
此外,業(yè)內只會在豪華品牌打造的50英寸巨幕AR-HUD也在睿藍7上搭載,可以顯示AR導航、車速、道路標志識別、NOA狀態(tài)等,最遠投影距離可達7.5米以上,后期甚至還會開放電影等生活場景化的功能;
當然,最能體現(xiàn)誠意的還是睿藍在智能化上的投入,睿藍7還搭載了很多新勢力專屬的智能化功能。比如四音區(qū)聲源定位:毫秒級語音響應,30秒20個指令;多模智識Face-ID:支持唇動識別、情緒識別,能記憶關聯(lián)賬戶對應語音、座椅、后視鏡、氛圍燈、后備箱設置等車輛功能個性化信息,同步智能座艙系統(tǒng)軟件信息,支持手機端賬號信息互聯(lián)共享;
在智艙方面,睿藍7比同價位競品給出了更多可能性。最讓人覺得驚嘆的還是睿藍7在智能駕駛方面的表現(xiàn)。32位超強感知系統(tǒng)已經(jīng)刷新了這個價格區(qū)間上的配置上限。
睿藍7搭載速騰聚創(chuàng)125線M1激光雷達。探測距離超150m,也是20萬以內唯一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沒錯,就是那個和小鵬G9,仰望U8同型號的激光雷達。
除了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的應用也讓睿藍7實現(xiàn)了更強的輔助駕駛功能。4D毫米波雷達可做到立體感知,相比傳統(tǒng)毫米波雷達更好判斷前方物體高度, 5顆4D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和視覺融合優(yōu)勢互補,讓睿藍7無需激光雷達就可實現(xiàn)部分高階智駕功能,支持跨層泊車功能等高階智駕功能。
除此之外,睿藍7還有更大的殺手锏: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它采用吉利自研天地一體化高精定位系統(tǒng)——衛(wèi)星厘米級高精度定位,具備厘米級高精度定位、多地形信號覆蓋、帶寬高使用不擁堵、智能駕駛定位校準、定位信息實時反饋、定位信息安全保障等優(yōu)勢,同時覆蓋全國主要38萬公里主要高速及城市快速路。
放到新勢力,即便是堆料,20萬的價格也很難cover成本。時空道宇的加持印證了那句網(wǎng)絡熱梗,中國車企的競爭確實“卷”上了天。
即便時局艱難,也總有車企率先探路。15萬級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也已經(jīng)從單純的性價比之爭進入到高技術價值之爭,而帶頭沖鋒的睿藍汽車也正在重塑15萬級智能純電的“蔚小理”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