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朱德的女兒朱敏和兩個外國小女孩的合照,照片看起來三個人很開心的樣子,實際上卻是在渡劫。
這是一個 14 歲才第一次見到父親,僅僅團聚一個月就被送到蘇聯的女孩;被送到蘇聯不到一年,就被關進了德軍集中營,在集中營里幾度死里逃生。
1926 年,朱敏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小村莊,年近40 歲的朱德很喜歡這個女兒,并取名為“四旬”。
也是在這一年,為了支持北伐戰爭,朱德忍痛離開,這一別就是十四年。
逐漸長大的朱敏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她和父親的第一次見面是在街頭,一幅帶著懸賞字樣的畫像上,朱敏回憶道:外婆悄悄告訴我,那個“朱”就是你的父親。
這是朱敏第一次知道,原來父親長這個樣子,但是他為什么會被貼在大街上呢?
后來周恩來夫婦找到了朱敏,只因當時的她身體羸弱,所以只要了一張朱敏的一寸照片,當時周恩來說:“照片太小了,你爹爹要戴老花鏡才能看清楚你的模樣?!?br/>一直到了她 14 歲,鄧穎超來成都接走了朱敏,去了延安。
在延安,朱德一眼就認出了女兒,在相見的第一個晚上,朱敏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這么近距離地接觸父親,濃濃的眉毛,隱約的胡茬.....這一幕讓人感到很開心,很激動。
只是他們相聚的日子是短暫的,朱敏和父親在一起過了一個春節,便再一次面臨著分別。這一次分別,朱敏遭受了前所未有過的磨難。
有一天午飯后,朱德問女兒,長大后想干什么?朱敏說想當八路軍。那打完仗之后呢?我們應該建設祖國,那時候需要的是人才。他告訴朱敏,她應該要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把他送去蘇聯學習,并且 20 歲之前不許談戀愛。
就這樣,朱敏踏上了去往蘇聯的飛機。
到了蘇聯后,朱敏用了父親取的名字“赤英”,朱德希望女兒可以向英雄一樣去戰斗。
而“赤英”這個名字跟隨了她十年之久,不僅僅是在蘇聯學習的日子里,更是在德國納粹集中營的名單上。
在 1941 年的 6 月 21 日,因朱敏身體虛弱被送到了夏令營療養院療養,幾個小時的時間,她便從病人變成了法西斯的囚徒。
囚禁兩年后,被像趕牲口一樣,被趕到了悶罐火車里,進了德軍的集中營。
本來身體就不好的朱敏,正發燒起來,但是如果讓德國人發現她的病情,不是被殺掉,就是被扔掉。
旁邊的人們一直安慰著朱敏,一定要活下去,才有勝利的希望。
進入集中營后,每個人都要換掉自己的衣服,沒收自己的私人物品,朱敏最貴重的,就是父親送她的派克筆和一枚列寧紀念章。
只是筆被沒收了,紀念章她必須要留在身邊,于是她將這枚紀念章含在嘴里,放在舌頭下面,才得以保存。也是這枚列寧紀念章一直鼓勵著她要堅強,要斗爭,要和她的名字一樣,像英雄去戰斗。
在集中營,朱敏面對著難以忍受的生活,吃發霉的面包,做苦力,親眼看到德國人血腥地屠殺猶太人。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在這里的幾年,她幾乎不說活,以至于到后來幾乎喪失了語言能力。
即使如此,朱敏也沒有躲過劫難。
那一年,她長了頸部淋巴結核,因為得不到治療,所以一直發燒生病。德軍發現后,把她帶到醫務室“治療”,他們把朱敏惡狠狠地壓在病床上,沒有消毒,沒有麻醉,直接將刀子切到了她的結核瘤,之后,病情加重,更加生不如死。
在集中營里的朱敏也時刻和敵人斗爭著。
1945 年,隨著新年的到來,蘇聯紅軍也迎來了節節勝利。
1945 年 1 月 30 日,集中營大門突然敞開了,德國人不見了蹤影,他們意識到,德國人跑了,他們自由了。
自由以后的朱敏,決定要去蘇聯,經過了幾個月的流浪生活,到了蘇聯的難民收容所。無論在哪,是誰盤問朱敏的身世,她都咬定青山不松口,自己叫赤英,父親是中國的中醫,自己來蘇聯是療養的。直到收容所來了新領導,經過交談,朱敏逐漸信任,告訴他們自己來到蘇聯的經歷,告訴自己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女兒。
戰爭結束后的朱敏,選擇繼續留在蘇聯學習,她苦學四國語言。當她再次給父親寫信的時候,發現自己中文已經退步了,此時朱德意識到該讓女兒回來了。
1949 年,朱敏考入了列寧教育學院,一年后,朱敏回國,已經十年了,朱德再次見到女兒的時候,眼眶濕潤了,他知道女兒著十年來遭受了什么苦難,如今看到女兒健健康康地出現在自己面前,現在一切都變好了。
朱敏回國的時候,朱德已經快 70 歲了,朱敏回國后一直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