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了無數(shù)遍的《大宅門》,也聽過無數(shù)人說過,白景琦這一生最愛的是黃春。只是,我并不這么認為。白景琦的“愛”這個字用在黃春身上,簡直是一種諷刺。那么,在黃春生命的最后時刻,當別人說她是因為積勞成疾而離世時,她自己又會怎么想呢?
1
黃春在地窖中脫衣獻身,從此成為了白景琦的正妻,所有人都認為她嫁給白景琦是幸福的。人們覺得,能成為大宅門的女主人,那必定是有著享福的命。
但事實總是與人們的想法背道而馳。黃春嫁給白景琦,實際上是她的悲哀。
在黃春和白景琦還未成婚之前,他們確實有過一段幸福的時光,那時候的感情也比較純粹。
黃春從小就知道白景琦家世的不凡,但未婚的姑娘總是比較單純,只要有情飲水也能飽。黃春確實愛著白景琦,而不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
然而,兩人結(jié)婚后,一切都變了。黃春心里有多苦,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當她懷著兩個月的身孕時,雖然二奶奶承認了她兒媳婦的身份,但還是狠心地讓他們夫妻二人離開了家門。
于是,白景琦帶她到了濟南。
在濟南的那段日子,生活艱苦,若不是有白玉芬可憐她,把她帶回北京生產(chǎn),也許黃春還不知道何時能重新邁入大宅門的門檻。
黃春和白景琦一分開就是三年多。等白景琦回來的時候,兒子已經(jīng)會打醬油了。
都說久別勝新婚,但白景琦卻給黃春帶回來一個“妹妹”楊九紅。
這個楊九紅是何許人也?她可是濟南暢春園最有名的名妓!
雖然二奶奶沒有承認楊九紅的身份,也沒有讓她進入大宅門。然而不久之后,二奶奶還是以看孩子的名義,讓白玉芬把楊九紅的孩子抱回了府里。
2
等黃春回過神來,已經(jīng)太遲了。二奶奶讓她把孩子抱回去,放在大宅門里,那意思是給她機會讓她撫養(yǎng),黃春不可能上這個當!
在大宅門里,黃春雖然身為太太,但由于二奶奶的強勢,她在家里并沒有多少發(fā)言權(quán)。
家里的主事人仍然是二奶奶。擁有一個強勢的婆婆,既是黃春的幸運,也是她的不幸。
雖然楊九紅在王春面前表現(xiàn)得十分恭敬,實際上呢?肚子里一肚子壞水,她是恨不得把黃春拉下馬,自己取而代之。
而王春為白家付出了所有,卻未能得到白景琦的忠誠。
尤其記得白景琦回家時說了一句戳心窩子的話:“你不如楊九紅??!”
這樣的話,對黃春來說是一種人格侮辱。到底是楊九紅的臉漂亮,還是黃春活得不如楊九紅漂亮?
黃春的心太軟了。她沒有追究白景琦的錯,而是讓這件事過去了。這樣的態(tài)度實際上是默認了楊九紅的存在。
黃春有兩個兒子,但他們都不讓她省心。白景琦對她的教育方式并不認同。每當夫妻二人談到兒子的問題,白景琦就會大發(fā)雷霆。
難道教育孩子不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嗎?盡管生活在大宅門的喧囂中,黃春內(nèi)心卻感到孤獨和無助,她的苦悶無處訴說。
3
然而,壓垮黃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既不是白景琦,也不是家人的不理解。
二奶奶去世后,黃春也同樣病入了膏肓,甚至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大夫說:“太太的病不輕,積勞成疾,氣悶所致,得好好調(diào)養(yǎng)?!?/p>
黃春的身體已經(jīng)不適合過度勞累,但白景琦堅持認為作為兒媳的黃春必須參加葬禮。
白景琦不顧大夫的警告,他深信黃春的身體并沒有大礙,母親的葬禮才是最重要的。
死者為大,無論是在什么年代,家中若有白事,人們都需要守靈三天。
事實上,黃春已經(jīng)無法應對葬禮上的繁文縟節(jié),再加上要操持一大家子的事務,這加速了她生命的消耗。
有人說,如果在送葬途中黃春呼救,哪怕只是哼一聲,也不至于無辜喪命。
然而,在喧鬧的送葬隊伍中,鑼鼓喧天,即使黃春發(fā)出求救,也無人能聽見。
因為所有人的心思,都沉浸在二奶奶的離世之中,黃春只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孤獨地走向終點。
或許在那一刻,黃春終于得到了解脫,從此擺脫了世間的苦難與悲哀。而黃春,則成為了一個永恒的悲劇,讓女人們深思并引以為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