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英國能源部門發布聲明稱,中廣核已經宣布退出塞茲維爾C核電項目。
此消息一出,直接引發全世界不小的震動。俄羅斯更是力挺中國說,英國人出爾反爾,中國早該如此了。
對于此事,中國駐英使館也表示尊重中方企業的決定。
外交部更是直言不諱,表示英方應摒棄冷戰思維,停止散布“中國威脅論”,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英關系。
關于這一事件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呢?今天文史君來為大家做解答。
英國塞茲維爾C核電項目
英國塞茲維爾C核電項目,是一個規劃建設2臺機組,總投資大約200億英鎊,預期發電能力3.2GW,能供應英國600萬戶家庭用電,約占全國7%電力需求的項目。
這個項目之所以叫做“C項目”,只因此前已經有了“A項目”和“B項目”了。
文獻顯示,英國是全世界第三個擁有核的國家。上世紀50年代1957年,英國就建設了欣克利角核電站,建好后將其命名為“A站”。
1962年,為了拓展本國核電需求,英國又建設了“B站”。
現如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運轉,A站早已腐朽不堪,已于2000年宣布停用;僅剩的B站,一時難以滿足英國民眾的用電需求,于是“C項目”便應運而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C項目”的投資和建設,卻不是英國,而是法國和中國。
英國之所以沒有參與,主要有兩大原因:
1、上世紀后期,英國放棄了核研究和發展,技術力量不行,難以完成此任務。
2、英國國內經濟下行,沒有能力投資如此巨額,最后只能找核強國法國和中國援建了。
最終商議協定,C項目由法國電力公司和中廣核投資,法國占80%,中廣核占20%。
有著“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對于這樣的項目可以說駕輕就熟。
中廣核也想通過對英國核電項目的援建,以達到向全世界樹立標桿和名片效應,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項目的實際推進卻異常艱難。
2016年至9年,英國就批準了塞茲維爾C核電項目。但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內,進度卻極為緩慢。
有消息稱,當時英國民眾聽說中國會參與核電項目建設后,表現出了極大的抗性,在他們看來,中國的參與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資本入侵。
后來,輿論愈演愈烈,英國政府不得不出面插手此事。他一方面積極控制輿論,另一方面又以“要將核電站用料提升一個檔次”為由,給中國企業施壓。
中廣核本著“合作至上”的原則,又想與英國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對于英方的無理要求,中廣核最終還是選擇了忍讓。
在中廣核看來,英國要求提升用料檔次,也不過是為了能將核電站建設得更好。即便超出預算,自己吃了虧,中廣核也未將其放在心上。
誰知,英國接下來的操作更加不忍直視。
中國退出英國核電項目真相
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當時美國為了抹黑中國,故意將新冠疫情命名為“中國病毒”。
而作為美國馬前卒的英國,也是在第一時間響應了美國的號召,開始在國內宣揚新冠病毒是由中國傳過來的,是中國人制造的“中國病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