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碼客人生》開啟新欄目:《讀者來信》——每月精選往期文章的趣味評論,類似程序員“樹洞”,評論選中者,可在微信公眾號后臺加運營者微信,領取獎勵。 《碼客人生》建立讀者交流群了,討論技術話題,分享文章看法,感興趣的人可以后臺加運營者微信入群。
上期,中國程序員996為什么干不過美國965?講述的是:
“為什么中國程序員996干不過美國965”這一問題,其核心在于探究中美軟件產業差距的深層原因。盡管中國擁有700萬軟件工程師,比美國的440萬多出許多,且中國工程師以996的工作制度著稱,但中國的軟件無論從數量、產值、影響力一直干不過美國,人效遠低于美國。
為了深入了解這一現象,我們采訪了IT咨詢顧問陳果。陳果,前波士頓咨詢董事總經理,在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他從中美IT產業本質問題,IT產業效率低的原因,市場需求產生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解答。
這引起了“碼客”讀者的激烈討論,我們精選了三十位精彩短評:
1.分秒必爭鋼筆nd(頭條用戶):
中國的軟件行業都是搞應用的,程序員只是把國外的開發拿來用于賣東西,幾乎沒有技術含量,只是個搬磚的。國外的軟件行業是搞開發的,用于高科技領域,需要不斷進步,用于更先進的領域。科技是沒有天花板的。賣東西是有天花板的。不是中國的程序員不行,是中國的產業沒有給程序員提供開發的平臺。
2.EGOHO(頭條用戶):
這種現象也取決于你的老板開錢讓你干什么,是讓你研究砍一刀,還是大模型,是讓你研究預制菜,還是發射衛星。和不是一樣的 不也有被制裁的不愿意跪的企業突破了一些封鎖嘛。
3.會呼吸的紗布(頭條用戶):
996開會研究怎么造句,怎么寫高大上的文檔,怎么寫ppt,怎么向上管理。
4.兔子蛋(頭條用戶):
可能跟企業經營模式有關。美國的頭部公司,存在以技術驅動產品的存在。就是說他們先研究技術,有了新的技術之后以此技術為基礎開發新的產品。而國內的公司,即便是騰訊阿里百度字節這些,都是以產品驅動技術。國內的從業者一定聽過這句話:賺錢的是業務部門,研發部門是燒錢的。也就是說國內這些高科技企業大多是還是以賣產品賣服務為生,那么就是市場需要什么我做什么,現有的技術做不出來了,再考慮研究新的技術。那么就有了一個問題,現在的產品是基于現有的技術做出來的,那就調不出技術的框架,那么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用現有的技術開發出來。所以這樣技術進步就很緩慢喃。個人見解哈,可能不全面。
5.放我下來吧(頭條用戶):
干不干得過得看是從哪個角度看問題了,從商業服務角度看,老美是弟弟,但從產品影響力來看,我們產出太少了。老板認為996能搶市場,對交付效率缺少度量手段,也導致了行業人的低效內卷。去看看中國程序員的交付物,最后返工和下線的有多少,留下的又有幾個。不是工人產出不行,是看似忙碌的體制文化有問題。疲于做事,缺少長期主義的投入,缺少極致產品體驗的重視,最后從業人員很多,產出不少,但有影響力的極其有限。
6.藏漂家屬(頭條用戶):
分析的很到位,尤其說明了需求決定弱產品的現狀,這正是讓很多國內產品人員產生無力感的地方。
7.數格拉底(頭條用戶):
雖然我們創新差,但我們遙遙領先呀;雖然我們效率低,但可以拖欠薪資呀。
8.PzKpfW2021(頭條用戶):
這和國內大大小小一眾群房地產公司,卻鮮有真正涉足新建筑材料、新建筑工藝研發一個道理——大多數人都深陷公司日常業務中,很難有精力深入思考行業未來,如果高層也沒有眼光格局,只想著賺眼前的快錢,不舍得投資未來,只會導致大量的專業人士做大量低級重復勞動
9.布衣封二(頭條用戶):
甲方想用最少的錢達成目的,乙方為拿到項目不斷壓低報價,做事情的時候就只有壓榨員工,這996、007就成了自然現象,要扭轉這個局面,還是需要首先扭轉整個社會的認知,尊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和價值,給予合理的報酬,那么才能讓勞動者感到幸福
10.不及格架構師凱文(頭條用戶):
作為從業人員,我覺得筆者的標題有些夸張成分。但我還是同意文中主要觀點,尤其“中國IT產業效率低,問題不在供給,而在需求。”另外從個人經歷看波士頓咨詢和麥肯錫一樣都是做高端戰略咨詢為主的,端到端落地經驗比起真正做產品的公司較少。所以也只是一個角度。
11.諾斯替教主(頭條用戶):
壓榨做出來的東西沒有靈魂,更創造不了藝術品
12.許燚燚(頭條用戶):
好像沒人提到本質。我認為此事的本質在于歐美對全球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決定了他們可以躺平,而中國人砥礪前行,想去爭一份自己的土地耕耘未來,所以才很困難。頂級程序員中美的差異并沒有那么大,但是中位值水平我認為中國的應該差一些。有很多例子證明歐美的躺平模式如果在同等競爭模式下是不會比中國的公司強的,比如這幾年陸續退出中國的摩托羅拉,Oracle等巨頭企業。這恰巧可以證明中國人確實拼,而且加班是真的有一定成效的。但是這種優勢逐漸會褪去,需要一點時間。一方面很多企業奮發圖強搞研發,已經在動搖歐美的巨大蛋糕,讓他們很擔心他們辛苦建立起來的體系被新的體系取代,于是動用國家力量去壓制我們的新體系。另一方面國家的逐漸強大也會慢慢幫助所有國內企業在國際上更有話語權,可以更好的應對各種壓迫和制裁。如上所說,新的體系,意味著新的標準和架構。大家都聽說過吧,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一旦標準拿在手上,有很多話語權的時候,那就是你說了算,現在的各種專利之爭其實就是最典型的表現。所以黑子們,你們喜歡你們的任何品牌我都沒意見,但是華為在做的,真的是顛覆性的事。華為人辛苦不假,華為狼性也是真的,甚至我也覺得這個公司對員工有苛刻的一面,但是生在這個國家,愛著這片土地,我們不努力為后代爭取,誰來爭取?在這個最好的時代,我們不去奪個未來,誰給我們活路?你想努力還是躺平,這是你個人的事我覺得無可厚非,但是別拿著你想躺平的思維去揣測那些努力付出的人。
13.博士申請人(頭條用戶):
中國基礎科學差,嚴謹性不夠,靈活性強。就說華為5G,基礎也是買的以色列一個學生的。計算機語言,沒有一個屬于中國,芯片的架構。現在華為開始做了。但這些東西,應該是在大學產生,讓企業去驗證的。如果企業去做,就是華為鴻蒙這樣,友商不敢碰,碰了就是投降
14.溫柔暖峰(頭條用戶):
勞動密集型一直干不過智慧協同型,苦吧,繼續苦下去吧。世界從來沒屬于過苦逼。
15.今日娛樂視線(頭條用戶):
日本加班文化持續了幾十年,最后發現加班是社會發展的絆腳石,現在開始重罰加班多的企業了。
16.無知小平民(頭條用戶):
你去微軟也能干過,主要是先發優勢市場壟斷,不一定是技術,多廠商協同建立的市場壁壘太強了。
17.大漠笑蟲(頭條用戶):
這個鍋不能讓程序員來背,科技的發展跟土壤,基礎,制度等等都有關系。
18.丶joy丶(頭條用戶):
中國程序員產品賺中國的錢 美國賺美國人的錢甚至全世界 誰更牛逼還用說嗎?
19.地球唯一生還者(頭條用戶):
壟斷企業如騰訊不倒中國軟件起不來,你發布個產品分分鐘模仿走,誰還愿意研發。
20.正大光明星辰g(頭條用戶):
一個開源集匯,一個擇優錄取;一個正常工作,一個辛苦扒飯;一個穩定增長,一個競崗考評;一個生活最重要,一個飯碗最要緊。
21.風生水起39034658(頭條用戶):
中國的程序員需要搞一套漢語或者象形文字語言編程機器語言,重新洗牌計算機語言。否則,永遠是把基礎建立在別人的優勢上。
22.無情哈嘍小(頭條用戶):
我們要找的程序員。35歲以下年齡 20年的經驗。
23.又是桃花盛開(頭條用戶):
同樣情況下,美國產品被干的頭都抬不起來,說干不過就是瞎扯淡,別說什么控制高科技,美國用的腌臜手段還少?凡是高科技對美國有影響的,美國什么時候不打擊?黑名單是啥全世界都知道!東芝,阿爾斯通,華為哪個沒有被制裁過?只要美國還是世界老大,其他品牌都很難。除非軍事上干掉美國,那時候美國企業一瞬間就得垮臺一半
24.二馬程序猿(頭條用戶):
嘖,多少年的陳詞濫調。我司有歐美業務,我們內部都覺著卡的車機(用的芯片不行),在歐洲那邊覺著無比絲滑,贊不絕口,我也是醉了。IT產業,當前就兩國:中米,就沒歐洲什么事。而說程序員能力,除了頂尖的一小撮接觸不到不敢比較,說米國中底層的程序員牛逼,還不如夸印度程序員。而印度程序員,emmm…只要跑起來,才不會管你設計時用的是幾個輪子
25.真誠香瓜hO(頭條用戶):
我覺得主要問題還是在于歐美的全球霸權,當然了,說到我們自己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買辦企業太多,比如說粗糧廠呢?紅綠藍綠廠呢?,那個聯想呢?這些企業對于中國的這個IT行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他們的成功就告訴大家,不需要去研發,不需要去搞自己的核心能力,只需要去歐美買一點東西,然后自己組裝一下,忽悠一下,就可以在中國市場大殺四方,然后通過資本的注入,扼殺了中國的原創技術,但是幸好有華為,我覺得這種狀況在以后的5到10年內會有極大的改善,也許三年吧,從電動車的市場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在這個細分的領域已經遙遙領先,歐美除了特斯拉能有一戰之力之外,你還知道什么什么電動車企業?這個被采訪的人,他也是買辦的企業出來的,所以他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26.Marsyao(頭條用戶):
樓主一個北京人,這么自信了解美國碼農是怎么工作的?我在美國干了很多年IT了,可以告訴你美國的碼農加班是常有的事,老板不會明確的要你加班,但給你一個活還有一個期限,所以你要是不加班怎么完成?碼農這個職業有個特點,我相信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是一樣的,這個特點就是忙時忙死,閑時閑死,手頭活不重時,我可以整天在公司辦公室里玩油管老板也不會來管我,但有產品要上線的時候,不但在辦公室干,回家吃完飯,聯線上班干到半夜都是常事。我最瘋狂的一次是公司要推出新產品,同時數據庫要遷移,所以那段時間我常常是早上9點不到到公司,干到晚上6點,吃了老板給我們買到晚飯,再繼續干,經常干到凌晨1點后才回家,到家已經是早上2點多了,睡上一覺,不到8點起床準備上班。我猜到有些天才們會怎么說,但不,我不是在給中國人開的公司工作,我的雇主是有悠久歷史上萬員工的美國公司。而且,由于我們這些IT工程師在美國屬于高薪階層,所以,聽好了,我們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在上面提到的活里,我一分錢都沒多拿。
27.看趣味世界(頭條用戶):
如果996 干不過965,那現狀應該是科技方面中國跟歐美差距越來越大,但實際上移動支付電動汽車電池等領域已經超過歐洲很多國家了,只是歐美起步早,底子厚,人家占據了有利位置,會故意給其他國家設置障礙,如果這點都看不明白,只能說眼界太低
28.coolsporting(頭條用戶):
奶奶的,怎么是一片不爭氣的聲音?難道看不到華為的所作所為?看不到國產應用的替代?由于我們意識到這些有點遲,起步沒幾年,你們就急著非要和他們比,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行呀!相信我們會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條別人走不了的路!
29.上進湖泊SV(頭條用戶):
中國軟件業基本上都是中國人,素質參差不齊。而美國則基本上是全球人才的精英,大部分80%以上全球名校畢業,是舉全球人才力量創新,根本沒有可比性。
30.社會主義示范區踐行者(頭條用戶):
其實本質是啥?一個是做系統一個是做產品,做系統能階段性快速看到成效適合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做產品要長期投入要有美國那樣的資本環境也要有歐美那樣有全球“殖民地”的消費市場才行!華為現在是沒有辦法不考慮商業利益是求生存的,最近獵頭找我去華為搞ERP,如果從華為這先開個頭破釜沉舟我看metaerp是是可以做成的,后面還可以走的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