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1
今晚,我要從土樓談起。
今晚,我要提出關于福建土樓的鄉土概念:
“環博平嶺防御性民居”!
此概念的提出,基于長達十年的實地調研。十年里,本人翻山越嶺,走村串巷,在土樓分布區及其周邊地帶進行了高密度的人文采風,近距離觀摩了大量各式各樣的土樓實體。
采風中,漸漸明確一個一直被忽略的鄉土事實:土樓主要分布在環博平嶺地帶。
之前,我已經發現另一個鄉土事實:土堡主要分布在環戴云山地帶。
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鄉土事實,民居與山脈之間隱秘且古老的依存關系。
這個鄉土調研成果,早晚會成為全閩公認的鄉土概念,后續,我將嘗試著探索“環博平嶺文化圈”的可能性!
這是個全新的鄉土文化圈概念,它涉及到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漳平市(部分)與漳州市的南靖縣、平和縣、云霄縣、詔安縣、華安縣(部分)。
2
博平嶺山脈與戴云山山脈綿亙成片,中間僅僅隔著一條并不算很寬闊的九龍江。
兩座山脈的覆蓋地帶如果勾勒出來,與人類的大拇指極為相似,我將其稱之為“大拇指地”。
“大拇指地”是客家人與閩南人相互區隔的天然屏障,也是客家人與閩南人交錯往來的過渡地帶,更是客家人漸進式東進的前沿地帶。
“大拇指地”,有一條復雜、曲折、寬闊但卻相對清晰的“閩客分界線”!
“閩客分界線”自環戴云山地區西側的閩江沙溪而來,繞著高聳的玳瑁山,沿博平嶺西部的雁石溪,經過永定,越過南靖、平和、云霄的西部,進入詔安一帶。
此“閩客分界線”附近的樓堡民居,最為密集!
就博平嶺山脈而言,這是一條綿長的土樓長城。
3
環博平嶺,我的故鄉!
環博平嶺,林語堂的故鄉!
環博平嶺,臺灣本省人最為重要的原鄉!
環博平嶺,客家人與閩南人共同開拓的美好家園!
環博平嶺,催生土樓奇觀的美好鄉土!
環博平嶺,畬族人北上遷徙的第一站!
環博平嶺,月港時代繁華一時的經濟腹地!
環博平嶺,插根扁擔都會開花的花果之山!
永定區洪坑鎮振成樓(拍攝者:林鴻東)
新羅區雁石鎮東洋樓(拍攝者:林鴻東)
新羅區適中鎮土樓(拍攝者:林鴻東)
平和縣大溪鎮莊上城(拍攝者:蘇芳杰)
平和植壁樓航拍圖(蔡宣皓提供)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土樓(拍攝者:林鴻東)
南靖縣梅林鎮土樓(拍攝者:林鴻東)
永定區初溪土樓群(拍攝者:林怡民)
永定區初溪土樓群(拍攝者:林鴻東)
華安縣雨傘樓(拍攝者:林鴻東)
華安縣大地土樓群二宜樓(拍攝者:林鴻東)
新羅區適中鎮瑞云樓(拍攝者:林鴻東)
作者簡介:林鴻東,鷺客社創辦人,福州大學當代閩臺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系微信號:DONGE110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