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癸卯年臘月十九,東坡先生九百八十七歲生日。
遙想子瞻當年,神宗怒消了,發配黃州。一時之間,大蘇難掩憂郁,親友忙作切割,死里逃生之后,能否向死而生?蘇軾自己也沒有答案。
幸得,黃州民風純樸,沒人把落難的大才子當成異類。很快,蘇軾就在這里結識了一票好友,吃喝玩樂,不亦樂乎。
轉眼,就到了元豐五年(1082)十二月十九日,四十六歲的蘇軾,已在這年完成了《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黃州赤壁,成了他的福地。
我們不會忘記,那天晚上,他與客乘舟,獨自登岸,“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被自己的嘯聲嚇得不輕的蘇軾,急忙回船,還是人多的地方安全啊。
然則,兩個月之后,前度蘇郎今又來,這次,人多勢眾,他不再害怕,反而輕松至極——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峰,俯鶻巢。
又來了又來了,赤壁賦里有它,如今又看到了它,可惜那時沒有手機,否則,這只大鳥造的窩絕對妥妥的網紅打卡點啊。
跟朋友們喝得正起勁呢,忽然,“笛聲起于江上。客有郭、古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新曲曰《鶴南飛》以獻。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委袖出嘉紙一幅。曰:吾無求于公,得一絕句足矣。坡笑而從之”。
此處可謂奇遇了。
李委這家伙,怎么知道我們在這喝酒呢?他又怎么知道,客人里古耕道和郭遘很懂音樂呢——言下之意,蘇軾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領悟力,比他們可差得多,否則,斷不會聽不出這是一支新曲——反正,李委這家伙,搞了這么大陣仗,可不是白來的,他想要蘇大才子給自己賜詩一首呢。
這么高興的時刻,如此懂事的后輩,蘇軾怎能不欣然命筆呢?
于是,大筆一揮,詩篇立就:
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游到九疑。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憐時復犯龜茲。
坡仙坡仙啊,之前你欲乘風歸去,又怕高處不勝寒,今天你卻又自比神仙,問下界吹笛的是哪個……這次,你不怕冷了嗎?
不怕不怕,他是真不怕。雖然臘月比中秋要冷,高峰比官衙要冷,但經歷了烏臺詩案的至暗時刻,還能有比那時更慘的嗎——雖然后來有,但此刻不知道啊——能得三五好友,登高望遠極目楚天舒,那心頭是熱火得很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