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王客寄來的自選集《2022不二》,一口氣看完,意猶未盡,又翻出他去年寄的《2021步履輕》重讀一遍。掩卷自思,是什么東西在吸引我?五體兼善的技法?生氣淋漓的點畫?穿插揖讓的章法?都是,但似乎都不只是。最后明白,可能是他書法中的書寫性。非惟行草而且篆隸楷,非惟小字而且大字,非惟寫帖而且寫碑,在王客筆下都有鮮明的書寫性,且因其書寫性而自然雜糅,破體間出,毫不做作。在流行風格中出于視覺考量的“碑帖結合”之類,在王客那里只是“吾道一以貫之”的書寫而已。
書寫性是中國書法的道統所在,正如天理人心是中國學問的道統所在。“黃帝之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許慎《說文解字序》),是見跡而明理,非仿跡而畫形也。造字如是,書法亦如是。理是道之分理,正如筆法是書道之理法。自古書道重筆法,欲得其理、以跡其道之謂也。所謂筆法,就是“怎樣寫出來”的理法實踐。以筆法為核心的經典書法,就是以書寫性為道統的書道傳統。而此道中絕久矣。
清代碑學與西來視覺藝術及“景觀社會”的暗合,導致現代書法視覺效果日進而書寫性日見衰微,正如乾嘉學術與實證主義暗合,帶來現代學術工業的繁榮和生命學問的荒廢。今日書法危機在此,思想學術危機亦在此。故今日重思道統,警醒時代問題,猶如當年韓愈原道、程朱陸王新學,有著同樣緊迫的批判意識和創造使命。船山云:“六經責我開生面。”六書之責,亦猶是矣,我輩學人其勉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