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及其出處
典故〔含名句〕:1、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2、公侯不復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
出處:清·張廷玉《明史·劉基傳》。
參資:百度百科《燒餅歌》。
劉伯溫古彩像
二、劉伯溫精彩而不幸的人生
劉基〔1311—1375年〕,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少年神童,青年才俊。23歲登科入仕。學識淵博,興趣廣泛,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兵韜歷法,以至數理法術、讖緯玄學,群書博覽,無所不讀,智慧出眾,見識過人,世稱“浙東第一才子”。
劉基青壯年為元仕,歷任高安縣丞、江浙省儒學副提舉兼考試官、兩任江浙省元帥府都事,政績卓著,百姓擁戴,卻屢遭政敵誹謗,憤而四次辭官,執教為生,讀寫為業。
劉基50至61歲,侍奉朱元璋,歷任軍師、御史中丞,獻稱帝決策,有平南滅元、擁立開國之功,封為誠意伯。后受宰相胡惟庸誣告,被褫革爵銜、取消俸祿、貶為平民,又受胡相蠱毒,毒發而逝于家中,終年65歲。
劉基胸懷坦蕩,臧否權貴,指陳時弊,而使君疑臣懼,以致橫遭誣告,屢受迫害,使他家父子,或被殺害、或被逼自殺,連死三人。所以說,劉基的—生是精彩的,然而又是不幸的。
不過,劉基后世民間人氣旺,他被神化了,成了傳說人物。究其原因,第一當是出于人們對這位高素質天才的認可與同情。當然,也有其它復雜的、微妙的多種原因。
三、家居福地、兒孫建廟與劉伯溫歌謠
劉基家居青田。青田城坐落在青田山南,古代讖緯之書《洞天福地》稱,此山為“萬山之巔,獨開山南數十里平壤,號‘南田福地’。為我國古代‘七十二福地’之一。”而此書又說,凡是福地,必出圣人、神人,乃至天子。
劉基一家,數代居家于此,他又是此地第一名人,便成了印證“南田福地”讖緯之說的不二人選,理所當然的成了圣人、神人。這是他被神化的地緣因素。
劉基廟
劉基被神化的第三因素,當是他兒孫所為。本來嘛,家里尊長老了,祠堂紀念為上。可是,劉基去世后,其子卻別出心裁,花費115石地租的田,獻給青田廟為條件,要廟主給其父塑個菩薩像,并放置在廟里。廟主很精明,僅僅塑個像而已,卻永遠得到如此巨額的廟產,何樂而不為?其子如愿以償。
不久,其孫又花費95石地租的田,再買了該廟正廳獨案香堂,供奉其祖父菩薩像,讓他成了人們跪拜卜卦、叩問吉兇的神仙菩薩了,很自然,青田廟也就成為劉基廟了。劉基廟梵音繚繞,香火不斷,綿綿數百年,歷久不衰,長存至今。
這時刻,在不知不覺之間,劉基便從人,升華為菩薩神了。于是,順理成章,又誕生了贊頌劉基的歌謠,把劉基與已經被神話了的諸葛亮比,而且比諸葛更勝一籌,其歌謠為: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
說起此歌謠,尚有可信度,這是出于對劉基的尊重與懷念,屬于人之常情。
繼而,在民間又誕生了《燒餅歌》。這樣,便把劉伯溫吹捧成通曉“數理法術”,能掐會算,前知500年,后知500年,與三國諸葛亮、大唐袁天罡一樣,都是神仙級的人物了。
朱元璋古畫像
四、《燒餅歌》的創作緣起與續寫
民間傳說,明初的一天早上,明太祖正在內殿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侍報告劉基求見。太祖呲嘴—笑,遂放下燒餅,又用盛餅的碗蓋著,再傳召劉基。
劉基拜見后,太祖笑著說:“先生精通數理,能掐會算,可知這碗下為何物?”
劉基一瞅,碗邊無筷亦無匙,案上無水亦無渣,皇上定然剛在吃,正是他愛吃的燒餅無疑。于是,他假裝思考,瞇眼掐算,口中還念念有詞,然后,突然睜開眼,笑嘻嘻地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陛下,依臣之見,碗下為您吃剩的燒餅。”
燒餅圖
太祖拋開大碗,哈哈大笑,稱贊:“軍師神算!”接著,遂問他:“大明江山有多少年?”他回答說:“茫茫天數,此乃天機。泄露天機,會遭天殛的!陛下萬子萬孫,何問之有?”
太祖賜免死牌,他才說了大明300年江山興亡史,以及明亡后的200多年的基本情況,并編撰成組詩;詩是從猜燒餅寫起的,遂稱《燒餅歌》。
此事史無記載,純屬野史傳說。這就是《燒餅歌》的緣起。
五、《燒餅歌》的作者們
民間流傳,世上專講讖緯玄學中的術數預測的書,一共有三本:三國諸葛亮的《馬前術》、大明劉伯溫的《燒餅歌》、大唐袁天罡的《推背圖》。
《燒餅歌》
而民間又盛傳,《燒餅歌》和《推背圖》,都是清朝中晚期無名氏編撰的,他們對照著歷史史實,一節一節編出來的。到了清末民初,又有人編了續篇,《燒餅歌》便補寫上清末和民初的歷史了。
后來,又有考古新發現,證明在明朝已有了《燒餅歌》的前半截了。這也不奇怪。后來的好事者,效仿前半截,出于某種目的,樂于去編撰新歷史的續篇,而書商印刷出售也有利可圖,他們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據傳,現在又有人給《燒餅歌》寫了現代版續編,把劉伯溫后知500年的預知能力,又提升到700年,已經預言到這次全球性的大流感,還斷言,今明年這一災難將可收場。
因此,我們可以說,隨著歷史的推進,《燒餅歌》陸續編進了朝代的更替,可以推測,歌詞的前段是明朝人編纂的,中段是清朝人撰寫的,后段則清末民初與現代人創作的,是幾代人苦心孤詣才編成這本、托言劉伯溫的、近古以來的“預言大全”《燒餅歌》。
李自成起義
六、《燒餅歌》主要內容
《燒餅歌》是組詩,有短詩40多首,計有1912個字,預言了明朝,以及明亡后,合計500多年的國運。其中,明朝的歷史,包括靖難之役、土木之變、英宗復辟、宦官之禍、李自成起義,直到崇禎煤山自縊、吳三桂出關降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無不“預言”出來,簡直就是277年明朝的實錄簡史。
其實,托名劉伯溫的編撰者〔們〕,是對照著歷史來編寫“預言”的,用的全是晦澀的隱語,一般人看不懂,必須再對照著史實,一點一點地去猜測,方可知道個大概情況。
譬如,說大明一統,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山河永樂平”,意思是大明的一統天下、朱家的萬里江山是穩固的,無須擔心皇權旁落,只是自家的燕王朱棣會不服正統的侄兒朱允炆做皇帝,他會從皇宮的內部,取侄兒而代之,建立他的永樂大帝的朱家天下。
崇禎皇帝以身殉國影視像
還有,“公侯不復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明太祖第18代傳人崇禎皇帝朱由檢〕”,以及”木下一了頭,目一刀一戊丁〔李自成〕“作難,這是說,到了〔近〕300年后,太祖的第18代傳人崇禎朱由檢,將會遭遇滅國大難,因為李自成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爆發了,李自成攻進皇都,朱家皇位勢在必奪;大明朝的滿朝公卿、文武大臣非降即逃,崇禎皇帝朱由檢,無可奈何,難上加難了,他伶仃孤苦,走投無路,只好登煤山上吊,以身殉國,而李自成以一介農民之身、竟然取大明而代之,朱家江山易手了。
這也就是前頭說的、陛下有“萬子萬孫,何問之有”的意思:陛下不要問了,答案是現成的,大明江山、將斷送在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兒子、孫子崇禎手里。
這簡直就是歷史教科書、皇帝起居注實錄!世界上能有如此與史實毫發不爽、一點也不差的預言嗎?太不可思議了。
七、《燒餅歌》預言簡直不可思議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化,推動著歷史不斷向前,從而使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邁進,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邁進。
馬克思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也是不以任何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偉大預言。偉大的馬克思會說,歷史的潮流后浪推前浪,總是奔騰向前的,社會要發展,時代要更新,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但是,他卻怎么也說不出,在他身后將有一個叫列寧的人,將于1917年、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叫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又怎么也說不出,這個國家的戈爾巴喬夫、將要在1991年、搞復辟倒退的情況。
如果真要他說,他也只能說,按照歷史發展規律,必然有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至于是誰建立的、叫什么國家、在什么時候,恕我無可奉告了;說到復辟,也是有可能的,因為規律并不排除曲折、甚至回流,至于具體落實到什么“人、時、地”的細節,同樣是無可奉告的。
也毋庸置疑,馬克思高深的社會學修養,劉伯溫是無可比擬的,他是一個連自己命途都算不到的人,就算他了解朱棣、猜他必反,又怎知近300年后,有個叫李自成的農民,葬送了明太祖第18代傳人、名叫崇禎朱由檢的命呢?太不可思議了!
常識告訴我們,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洞察古今,俯仰天地,深通韜略,能力高強,能高瞻遠矚、發現世事規律,會執掌乾坤、推動社會前進,自然會成為歷史的巨人。但是,如果再讓這位巨人,預言以后將會有某某人、在某某時、在干某某事情,似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對于歷史人物劉基,對他的智慧、功績與不幸,我們應給予尊重與同情。至于用托名《燒餅歌》來神化他,民間傳說姑且言之,我們姑且聽之,以求一樂而已。陳存選2024、01、2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