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群人,每天兢兢業業進行著一項打卡活動,哪怕是在酒吧已經喝到醉醺醺了,都會突然一個激靈——馬上12點了,今天還沒打開小綠鳥!!!
當你顫抖著雙手打開手機,發現小綠鳥早已化身憤怒的小鳥,怒目圓睜地看著你,不禁心下一陣愧疚——對不起,我這就學!
在這只貓頭鷹催命式學習的鞭策下,你努力地不做辜負它的渣男渣女,堅持每日打卡,但在看見一些例句時,眼前一黑:多兒啊,你追殺的時候,要不要看看你到底教了些什么?!
眾所周知,多鄰國上面語言眾多,而它不設置難度的游戲式打卡也更適合小語種入門學習。但是學了你就知道,多鄰國你就學吧,一學一個不吱聲。
學習韓語時的例句:他那如同太平洋一樣寬的肩膀……好家伙,韓國人雙開門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
緊接著下一句:沒有可以搞曖昧的人嗎?
打工人一下子被陰陽了,多兒,我要是有時間搞曖昧,我也不至于在這里搞學習。
然后學著學著,又出現了一句:不是男朋友,只是搞曖昧的關系。
哦莫,學韓語是繞不開搞曖昧了嗎?假如我將要參加《單身即地獄》的戀綜,或許可以說出這句話,但是單調枯燥的打工生活里,多兒,你教我說這些勞什子做什么?
學習西班牙語嗎?到了擬人單元,你會看見一整個瘋狂動物城:什么奶牛給狗采耳,奶牛隔著窗戶激動地看著豬,貓看一晚上恐怖電影,貓開車找奶牛,狗學了三門外語……
可能你也看出來了,多鄰國的課程主打一個入鄉隨俗。學日語的朋友發出一聲嘆氣,上班已經夠社畜了,為什么學個日語都是社畜句子啊?!
請欣賞多鄰國喪氣的日語例句:工作好累/我沒錢也沒時間/不喜歡公司/大人的世界不好玩/大家都在悲傷中活著/天堂只存在于心里……
一句比一句emo糟心,好怕下一句就跳出來那個經典句子——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于是在看到“在這里請不要學日語”的句子時,打卡人終于懂了多兒的良苦用心,可是已經打卡了22天了,這么多天和多兒的溫存,終究是辜負了。
學粵語的朋友也有幾乎同樣的困擾,因為粵語句子和日語句子喪氣程度有的一拼,一整個東亞喪氣人生——不是誰失業了,就是華仔正在找工作,要么抱怨“好煩到底幾點才能下班”、“不想上班只想回家當咸魚”,再要不就是“阿珍和阿強應該分手”。
離譜的是粵語句子里竟然出現了春晚,“等會我打算看看春晚”,告訴我,哪個粵語區的人看春晚,他可以開除粵語籍了。
多鄰國這粵語你就學吧,最后很有可能還是只會那句“三點幾了,飲茶先啦”,還是短視頻上的印度人教的。
學俄語的人則不言語,直接甩出一張截圖,“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好朋友”,emmm現在這局勢,也太尷尬了,這題庫你是真不更新啊。
學德語,不經意間就闖進了一個大同世界:我爸愛你爸/我媽愛你媽/我爸愛你爺爺/奶奶有女朋友……嚯,好新穎的世界。
不管是什么語言,最后總能時不時學到一些CPU干燒了的例句:安認出我的弟弟是他的另一半/認識奶奶之前爺爺已經組建家庭。
有時還是懸疑片開頭,“我不曾想過,我們會挖出一具尸體”。
或者出題人疑似開車,但是有證據。
當你以為你學的是“你很高”,殊不知這個詞還有“大”的意思,一個不小心,跟當地人炫耀你新學的外語,好家伙,變成了開黃腔,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腳趾自動開挖城堡。
很多人一開始是被小綠鳥的圖標變化吸引了。傳說中多兒有39套不同面孔,從好言相勸到陰陽怪氣,再到以死相逼,這只小綠鳥是懂得拿捏人性的。
學習了就是一副春風化雨模樣:“好喜歡你!么么噠!”
不學習就是各種陰暗黑化,“不學是吧,愛學不學,別逼我罵你”,為此它流汗流淚,燃燒自己,甚至不惜屁股引誘(不是),多兒你正常點,我害怕。
這些變化多端的表情,也不失為一種學習樂趣,不為了學習,就想看多兒還有哪些奇奇怪怪的姿勢。你看,它都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了,你還不學習嗎?
當多兒委屈地把自己變成一堆白骨,你的愧疚感有沒有變得多一些?
就算你非常狠心不再打開它,它還會通知、短信、郵件狂轟濫炸瘋狂挽留,始終提醒你別忘了那兩日的溫存。
怎么學個語言學出了渣男的感覺?
有人說,多兒這是打幾下再給個棗,跟PUA沒啥區別。
在這個程度上,可以說打卡人和多兒互為渣男了。
被多兒追殺,也成了一大熱門梗,各種表情包和段子層出不窮。
當你睡著了,多兒會拎著刀走進你的腦子:今天沒學是吧。
但凡有一秒鐘沒有登錄多鄰國,它就會拿槍指著你,并讓你用法語喊饒命。
小綠鳥不是拿刀就是拿槍,儼然一副黑幫大佬模樣,網友樂此不疲被它追殺,心甘情愿放低姿態,“多兒,求求你,放過我的家人,我發誓會好好學法語。”
久而久之,你在打卡時,也能自動把多兒的鼓勵話語自行翻譯成“你的家人安全了”。
把多兒融進經典恐怖片《閃靈》里,化身《閃鄰》也毫不違和,很好,這次諧音梗又贏了一次。
當你覺得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多鄰國每每又用無止境的雙倍經驗誘惑你——再學15分鐘,可以獲得雙倍經驗值,當你一次入套,也就永遠被套牢,15分鐘又15分鐘,和《無間道》里三年又三年沒有什么區別,不過都是一些大餅。
沒學韓語是吧,這份彈道導彈警報你是否感到一絲絲害怕?快去學一個單元。
因此,萬圣節時把自己打扮成多兒也不失為一種人間恐怖,被追殺式學習過的人都懂,這一出街,廣大打卡人看到了,估計立馬停下任何萬圣節狂歡,拿出手機先學習5分鐘,過啥萬圣節,先學會兒外語。
這只小綠鳥能夠如此喜聞樂見,與廣大網友樂于玩梗的心態密不可分,要知道,這當中一大半的表情包都來自于網友整活兒,畢竟,被小綠鳥追殺著學習的日常,放在社交媒體上,怎么不算是一種自律形象的打造,同時沒有那種學霸的高冷感。
并且,多兒的各種表情包精神狀態,像極了這屆疲憊的打工人。其中總是散發著生人勿進氣質的紫色小姐姐,就被中國區的網友戲稱為“拽姐”。不像多兒會時不時鼓勵你,拽姐總是眉毛一挑,白眼一翻:
是我,拽姐。7天連勝,還行吧。那你就繼續練!其實練不練隨你。給你打氣是多兒的事,本小姐沒興趣!退訂請回 TD。
多鄰國官方也樂于加入這場和網友的造梗狂歡,連夜制作拽姐表情包,致力于讓拽姐在每個人的屏幕上翻白眼。
多鄰國官方的玩梗可不只是這些,可以說是逮上什么火,這只小綠鳥就硬蹭。
電影《芭比》引發人們穿粉色衣服去觀影的狂潮時,這只綠鸚鵡也穿起了一身的芭比粉。
不少人也驚訝地發現電影里還出現了多兒和芭比同框的畫面,甚至還給安排了一個角色打卡學西班牙語的劇情,當然這是植入廣告。
泰勒·斯威夫特開時代巡回演唱會,多兒也跟大家一樣,穿得花枝招展地就去了。
官方為了撫慰廣大被追殺的打工人,甚至給了大家一個翻身的機會,那就是油炸小綠鳥。
圣誕節時,多鄰國整了一場KFD快閃活動,專賣綠色炸雞,還是在多兒的眼皮底下炸。當多兒和油炸自己放在一起,你在合影時會不會終于有一絲快感——小綠鳥你也有今天。
多鄰國還曾經打算出一檔戀綜節目《愛的語言》,邀請不同語言的人聚在一起談戀愛,同時讓嘉賓每天打卡多鄰國學心儀對象的語言,完不成就會被多兒搞事情,最終嘉賓要用對方的語言表白。
怎么樣?聽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很想看這檔刺激的戀綜了?
不過,多兒可沒這么有錢,剪了個預告片就再也沒有然后了,因為這是官方4月1號發的愚人節整活兒。
害,白期待了一場。
多鄰國不光是在社交媒體上整活兒,就連產品設計上都精準踩中年輕的興趣點。
看過《權力的游戲》和《龍之家族》的你,還記得里面的龍言龍語嗎?它其實是高等瓦雷利亞語,多鄰國在《龍之家族》播出之時,就和HBO聯名上線了這一語言,還開發了鐵王座多兒的周邊,這還拿不下權游粉絲?
被追殺著打卡30天后,你才發現,其實它是一款游戲。你看為了讓你上癮,小綠鳥精細設置了一些上癮機制:
你不學,它動不動就要死要活一哭二鬧三上吊,誘導你每日登錄。
它會根據你的投入程度調整每天的任務難度,當你一天只學2分鐘,完成每日任務就會非常簡單;當你學了15分鐘,它就不停給你雙倍經驗,讓你舍不得這來之不易的獎勵,繼續再學15分鐘;當你每天學半小時,那么每日的基礎任務,可就不只是半小時能解決的了……
中國區還引入了排行榜機制,讓廣大小鎮做題家狂喜,嚯,最擅長的領域來了,這次勢必拿下榜一大哥,然后在和前幾名的爭奪中逐漸開啟瘋狂刷題。
多鄰國當然也不是什么語言神器,已經過了四六級還去學“男人”、“女人”和“狗”這類單詞自然也是浪費時間,它更多的是讓初學者能夠入門一門小語種,起到“師傅領進門”的作用。
有不少人吐槽多鄰國的翻譯不準、發音智障、也不講語法,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打卡多鄰國并非是為了要達成考級那樣的宏大目標,而是重新獲得求知的快樂。
畢竟不為了考試也不為了出國的學習已經很久沒有過了,從興趣出發,學著玩,玩著學,這才回歸了學習的本質,假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佛經要念,那多鄰國可能就是有些人的當代佛經。
作者|辛夷
編輯|豌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