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最近快一個月的時間,我的心境經(jīng)歷了從下冰雹轉(zhuǎn)大雪,大雪轉(zhuǎn)小雪,小雪轉(zhuǎn)大雨,大雨轉(zhuǎn)小雨,小雨轉(zhuǎn)陰的過程。這兩天差不多已經(jīng)在陰轉(zhuǎn)多云,很快天空就要放晴啦~
預測下周又是一只活蹦亂跳喵~
我的習慣是自己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不去做重要的事,因為會干得效率又低質(zhì)量又爛。基本上我狀態(tài)差的時候做的事情,等到我活過來了自己都看不上眼、都要返工,一來二去這期間就啥都不干了。“雨天好好在家睡覺”。
今天純聊“感受”。
其實心情本身也跟其他人和事無關(guān)。接觸修行兩年有余,我早已知“外在”都是自己潛意識的投射,他人都是自己的鏡子。“一切境現(xiàn)唯心造”,是因為我功力不夠,才會在遇見人和事的時候承接不住,才不能當下馬上轉(zhuǎn)念,還需要時間去消化。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做功課更加精進了。
前幾天偶然看到多年前寫作時候認識的又一位朋友得了抑郁癥,在朋友圈分享吃藥的事。一時間想到幾年前的記憶,于是跟劉同學感慨:“老公,你知道嗎?我認識這些從事寫作、藝術(shù)工作的朋友們,幾乎沒有人逃過抑郁,包括曾經(jīng)的我自己。好在我現(xiàn)在在修行,不然這個月估計又要重新被拉下去。”
他說,“是啊是啊。那幾年我晚上都整夜整夜睡不著,很擔心你。現(xiàn)在我們遇見的所有困難,跟那時候比幾乎是毛毛雨。”
我說,“我個人覺得原理是這樣的,假如世界上大部分人感知外界的傳感器有3000個,我們這類人可能會有10000個。傳感器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靈敏,處理器也特別發(fā)達。因為有極其細微的、敏感的覺察,因此才能從事諸如文學、藝術(shù)類的事業(yè)。不然一個超級鈍感的人,他沒有那么靈敏的傳感器,加工處理也不太行,那更沒辦法創(chuàng)作了。所以,這其實是一種能力的雙刃劍啊。如果自己沒有一套強大的系統(tǒng)去消化這些采集處理之后的感受,最后就會讓自己墜入深淵。還好我在修行,還好我現(xiàn)在有了這個系統(tǒng)。”
我之前認真思考過很久,最后得出來一個結(jié)論:至少就我本人而言,這個特質(zhì)大概率是天生的。
據(jù)向我媽考證,我在2歲的時候聽的睡前故事中,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故事是《迷路的小花貓》。內(nèi)容大概是講一個小花貓在森林里迷路了,找不到家,去了小狗家敲門、小鴨子家敲門,都被拒絕了。我每次聽到這個故事都會哭得稀里嘩啦。然后我爸就很生氣,指責我媽為啥非要老給我讀這個故事。我媽也表示很無辜:是崽(指2歲的我)非要讓她一遍遍讀的,一讀就哭,下次還非要繼續(xù)聽……
還記得初二的時候第一次讀《紅樓夢》,坦誠來講,最初拿起這本書的動力主要是“裝X”,為了在一眾懵懂的初中生中看起來深沉、不明覺厲的樣子。結(jié)果翻開被深深吸引。黛玉葬花的名場面,我還記得當時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感動得淚流滿面,當時自己的內(nèi)心OS是“我覺得黛玉大概是全世界唯一能懂我的人”。
是的,我很小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的感受別人是無法共情的。我經(jīng)常被我媽評價“嬌氣、矯情”,甚至生病了去醫(yī)院,她都會跟醫(yī)生講說我的難受是裝的。我媽媽生長在一個男孩子巨多的家庭(我有好幾個舅舅,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她難以理解我頭發(fā)絲一樣細微的情感,所以后來就不再跟她講這些了。
上了學以后,我發(fā)現(xiàn)跟身邊的同學講,他們也很難共情我的感受。經(jīng)常會被同齡的小伙伴評價“你好敏感哦”,于是后來我也不跟他們講了。
嗯怎么說……后來孤獨就成了一種習慣了吧。
姑且給這個特質(zhì)起個名字叫“憂郁系”吧。在多年的觀察中,我還發(fā)現(xiàn),“憂郁系”的人會特別容易吸引兩種類型的人,發(fā)展成為親密關(guān)系或者是特別親近的朋友。一類是保護欲爆棚,覺得自己可以成為救贖者的,懷著一些“我一定會把你從雨天拉出來”的想法的人。一類是同樣“憂郁系”的人,因為他們通常覺得沒有人懂自己,所以遇見跟自己特質(zhì)相似的人就覺得是“知己”。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這兩類人出現(xiàn)的特別特別多。但我這個人毛病比較多,第一類人,我非常受不了他們“自以為是”類似于大男子主義的那種感覺,我其實只是表面柔弱,內(nèi)心還是很剛的,受不了有人把想法強加于我之上。第二類人,哎媽呀,遇見之后的軌跡基本上就是“一見如故——如遇知音——抱頭痛哭——相愛相殺,一起毀滅吧”一條龍。你很難想象兩個都很emo的人怎么互相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攤手)。
我發(fā)現(xiàn)我既沒辦法在前者身上找到救贖,也無法真正跟后者做到心意相通。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非常非常討厭自己的這種特質(zhì)。特別是從小總被評價“敏感、矯情”,我總覺得這樣是不好的。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真正接納的呢?
大概就是從2年前丁老師讓我開始讀《我允許》,讀了425天吧……
海靈格的《我允許》中有這樣的句子:我允許我就是這個樣子,我就是這樣的表現(xiàn)。
23年星辰班又開始學一些更深的內(nèi)容,開始從字面意思知道、相信,到真的一點點體會到“本自具足”。
我發(fā)現(xiàn),這個特質(zhì)是我的天賦啊。只是我之前一直不太會用它,就好像一把寶劍在我手里,因為拿不穩(wěn),經(jīng)常會把自己的手割傷。
假如我沒有這么精密的傳感器、沒有這么細膩的想法,假如不是因為現(xiàn)實世界太少有人能夠理解我的話,我也不至于旺盛的表達欲無處釋放,跑來互聯(lián)網(wǎng)上寫作。那大家就不會看到我的公眾號文章了。
假如不是因為過去20多年的時間都因此煩惱,我也不會那么積極地一直追求探索精神世界的路,一直追到28歲,開始走上正道,接近正法。
當我開始漸漸學著掌控這項能力之后,我發(fā)現(xiàn)它可太了不得了。大家一起學習“深度聆聽”的技能,因為我收取的信息更多,我在這項能力方面漲功非常快,可以很容易聽到別人語言背后的情緒和意圖。我還發(fā)現(xiàn),因為我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感受,很容易和任何人共情,只要我愿意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我都可以讓我對面的那個人認為自己是TA的“知己”,讓別人覺得我很懂TA。
因為更多的了解與理解,所以我可以幫助別人轉(zhuǎn)念。幫大家在困在一些事情里面的時候,把負面的念頭轉(zhuǎn)成正面的。
只是我現(xiàn)在能量還不太穩(wěn)定。我還是沒有完全學會使用這把寶劍,它還是時不時會把我的手割傷。受傷了,就要休息一陣。
就像最近一樣,下冰雹到下大雪到下小雪到下大雨到下小雨到陰天。
但是我沒有覺得這有什么不好。人在完全學會使用一項能力之前,總會出錯的。就像小朋友學走路的過程中,總會磕磕絆絆,甚至會把自己的膝蓋磕得鮮血淋漓。我還記得自己6歲之前的照片,基本上夏天的照片每張膝蓋上都有傷疤,新的舊的覆蓋在一起。但是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我現(xiàn)在超級接納自己這方面的特質(zhì)。我狀態(tài)不好,就如實跟大家講我狀態(tài)不好;我是高敏,但是因為敏感,我才能留下這么多的感受、體悟和思想的火花,才能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很多細致入微的覺察可以和大家分享呀。
我會學著把這種能力用得越來越熟練。隨著我的能量穩(wěn)定,我相信也可以因此幫助到更多的人。
下冰雹下雪下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反正天總會放晴的。
等我晴天歸來呀~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啟發(fā),可以幫喵點個“在看”,動動小手讓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