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于印發廈門市立體生態住宅項目規劃管控要求的通知。其中,《通知》要求立體生態住宅套型建筑面積(含公攤)不得少于200㎡,戶型不得帶有敞開式連廊。
通知原文如下:
廈門市立體生態住宅項目規劃管控要求
第一條(適用范圍)本管控要求適用于在招拍掛條款中允許設置立體生態住宅的地塊。
第二條(一般要求)立體生態住宅套型建筑面積(含公攤)不得少于200平方米,每戶擁有戶屬空中花園,原則上應臨湖、臨海、臨景建設。戶型不得帶有敞開式連廊,可設置底層公共休閑架空空間及樓層共享公共休閑綠化平臺。
第三條(建筑控制)地塊內立體生態住宅建筑之間的間距及建筑面寬按照公共休閑綠化平臺和戶屬空中花園外挑尺寸的二分之一范圍線進行計算。
立體生態住宅建筑與地塊外建筑及與地塊內非立體生態住宅建筑的間距,以及立體生態住宅建筑退用地紅線、道路紅線、綠地等退距應按照公共休閑綠化平臺和戶屬空中花園的最外邊緣計算。
第四條(日照管理)建筑之間的日照間距應符合現行日照技術規定,并按照以下原則進行計算:
(一)當立體生態住宅作為遮擋物時,日照計算的遮擋面應為公共休閑綠化平臺和戶屬空中花園的最外邊緣;
(二)當立體生態住宅作為被遮擋物或自遮擋時,日照計算的被遮擋面應為建筑物主體外邊緣。
第五條(容量控制) 底層公共休閑架空空間、公共休閑綠化平臺及住宅間風雨連廊不計容積率和產權面積。戶屬空中花園外挑尺寸小于1.8米的部分,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入容積率和產權面積;大于1.8米的部分不計入容積率和產權面積。項目建筑密度按首層建筑基底面積標準進行計算。
第六條(底層公共休閑架空空間) 建筑底層(除底層設置商業外)可設置層高不低于3.30米、不高于4.50米的底層公共休閑架空空間,應通透設計或局部采用透明玻璃材質。
第七條(戶屬空中花園)戶屬空中花園應為懸挑結構,其空間高度應不小于兩個自然層高度,且相鄰上下層設置空中花園在水平投影范圍內不應重疊。戶屬空中花園水平投影面積不得大于該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積的30%,且戶屬空中花園綠化面積不小于其水平投影的30%,綠化覆土深度不低于0.6米。戶屬空中花園不封閉、不可設置為凹陽臺形式,至少應有相連兩條外側邊無實體圍護結構,其臨空處應設置欄桿、欄板等安全防護構件。
第八條(公共休閑綠化平臺)設置公共休閑綠化平臺的水平投影面積不得大于所在自然層計容建筑面積的30%,并應與不少于四戶立體生態住宅戶型共享,其空間高度應不小于兩個自然層高度。平臺綠化面積不小于其水平投影的30%,綠化覆土深度不低于0.6米。平臺至少一個長邊臨空,平臺不封閉、不分隔、不可侵占。臨空面無實體圍護結構,應設置欄桿、欄板等安全防護構件。
公共休閑綠化平臺應設置于建筑公共區域,不得與戶屬空中花園相鄰設置。除客廳外,戶內其它空間不得與公共休閑綠化平臺開門聯通。
第九條(出挑控制) 套型在建筑主體結構外同一方向上僅允許設置一處外挑功能空間,即陽臺出挑方向不得設置戶屬空中花園、設備板等,或戶屬空中花園內及上空不得設置陽臺、設備板等。
第十條(其他要求)試點項目在申報建筑設計方案的同時,應同步提交戶屬空中花園及公共休閑綠化平臺的景觀綠化專項設計方案,方案應充分考慮綠化種植方式防墜落、防臺風等防護措施。
戶屬空中花園及公共休閑綠化平臺的景觀綠化應與建筑主體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精裝交付。
什么是第四代住宅?
第四代住宅的概念并不新鮮,在國內出現到現在已經有好些年了。它最早起源于意大利,由建筑師史蒂法諾·博埃里設計,并于2009年開始設計一個用于展示建筑生物多樣性的建筑原型。2014年,世界首例垂直森林建于意大利米蘭,兩座摩天“樹塔”分別有 80 米和 112 米之高,共覆蓋了800 顆樹(480 顆大中型樹木,300 顆小型樹木),15000 株多年生植物和地被植物,以及 5000 株灌木叢。
此建筑把等量于 20000 平方米的林地或灌木叢植被集中在了一個 3000 平方米的城市建筑表面上。
設計師史蒂法諾·博埃里希望這對姐妹樓能夠降低城市交通污染,也為當地居民遮擋地中海的炎炎烈日,并可以隨季節的變化而自然改變建筑外觀——春天綠意青蔥,秋天五彩斑斕。
“摩天森林”的居民將不僅僅是人類和植物,通常以米蘭各個廣場為家的鳥類、昆蟲及小動物們也將居住于此。
垂直森林幫助建立了微氣候,可以過濾城市環境中的微小粒子。植物的多樣性可以幫助建立微氣候來加濕、減少二氧化碳和微粒,生成氧氣并且對抗輻射和噪音污染。
同時這組姐妹樓有助于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
這兩棟樓高度分別是110米和76米,樓梯四周從下至上建了相互錯列的混凝土陽臺,這些陽臺就作為種植樹木的苗圃,里面種植了超過900株成年樹木,灌木等植物。
垂直森林是城市中可變的地標,它的顏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利用了不同的自然植物。這使得米蘭具有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城市景觀。
對博埃里而言,這兩棟建筑并不僅僅只是一個項目,這更是一個向全世界表達觀點的契機。
在隨后的幾年中,博埃里工作室的建筑師們一起編制了一份“垂直森林宣言”,其中最重要的是9個關于建立垂直森林的“現實意義”;概括來講是這樣的:
1. 垂直森林可以制約城市的盲目擴張;
2. 垂直森林是智慧建筑;
3. 垂直森林可以帶來生態多樣性;
4. 垂直森林節約能源;
5. 垂直森林可以過濾城市的空氣;
6. 垂直森林是城市的景觀地標;
7.垂直森林是一所面向未來的學校;
8.垂直森林是一個可復制的方法。
9.垂直森林是立體綠化的最終形態
這一建筑類型在國內普遍被慣以“第四代住宅”(第一代茅草房;第二代磚瓦房;第三代電梯房)的頭銜投入到市場中。但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官方的說法,僅僅是一個噱頭。
目前,福建省內福州、漳州、泉州、龍巖等地均有第四代住宅落地,在2023年12月22日廈門土拍會中,有7幅地塊提到允許按廈門市“立體生態住宅”管控要求建設第四代住宅。
第四代住宅在設計上具有獨特優勢,成為近年商品房開發流行趨勢,但在實際應用中卻面臨諸多問題。比如開發成本高,后期維護和居住舒服度有待驗證,定位也更高端,比如廈門規定建面不低于200㎡,對于購買門檻也設置較高。
來源:廈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匠山行記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