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李天佑是我軍將領中戰功卓著的一位,他的一生打過很多的勝仗、惡仗,他所帶過的38軍在我軍的歷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幾乎無人不知的。
說來巧合的是,平型關戰役后,林師長因病去了蘇聯治療,不久后李天佑也去了蘇聯,他們都錯過了此后的抗日戰爭;日本投降后,林師長到東北擔任司令員,李天佑也去了東北。
這就導致李天佑最為人熟知的那些戰役,比如平型關戰役、三戰四平、四戰四平、天津戰役,都和林司令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但事實上,李天佑14歲參加革命是在廣西南寧,之后參加小平同志和張云逸領導的百色起義,成了紅7軍的一員。之后他又跟隨紅7軍轉戰到江西的中央蘇區,被劃入紅3軍團彭老總的麾下。
他在紅3軍團歷任連長、副團長、團長,不到20歲就擔任了紅3軍團5師的師長。當時李天佑的政委是鐘赤兵(開國中將),兩人指揮紅5師在湘江戰役中擔任阻擊任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之后在強渡烏江等戰役中,也有亮眼的表現。
所以,李天佑實際上是在彭老總的麾下成長起來的。
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后,李天佑還在彭總的指揮下參加直羅鎮戰役。1935年11月下旬,直羅鎮戰役后,李天佑被調到紅2師擔任副師長,當時紅2師的師長是劉亞樓,政委是肖華。從這時起,李天佑才在林軍團長的領導下工作。
在東征戰役中,紅2師5團是作為一軍團的先頭部隊出發渡河的,李天佑主動要求到先頭部隊加強指揮,并率部重創晉綏軍第二縱隊的兩個團。
李天佑在東征戰役中的表現很出色,之后他調任紅4師10團團長(政委是楊勇)。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紅4師改編為115師343旅686團,李天佑擔任團長,楊勇為副團長(實際上是政委)。
在這之后,李天佑就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此戰中,686團作為主攻部隊,承擔的是“攔腰斬斷”的重要任務,李天佑不負眾望,果斷地奪取了老爺廟,這成了平型關戰斗勝利的重要保障。
1938年5月,李天佑因病回延安治療,之后又去了西安,但效果有限。1939年6月,李天佑和劉亞樓、楊至誠、鐘赤兵、盧冬生等受傷的將軍一起被送到莫斯科治療,之后他們一起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當時林師長也在蘇聯治病,自然還負責領導他們。
1941年夏天,李天佑等人離開莫斯科,打算經由外蒙、綏遠回國,但當他們走到綏蒙大青山時,卻發現此地已經遭到了日軍的嚴密封鎖,李天佑等人只好原路返回。他們返回后,還被林師長批評為“怕死”,但實際上確實是日軍的封鎖無法逾越。
這次未能成功,李天佑又在蘇聯待了2年,直到1943年中,李天佑等人化妝成商人,一路穿越戈壁灘,穿越寧夏、甘肅、西安,最后才抵達延安。
日本人投降后,李天佑和很多人一樣,他踏上了前往白山黑水的路。由于離開部隊已經7年,前線各主力部隊的班子已經確定,李天佑留在了后方,擔任北滿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市代理衛戍司令員。
據李天佑的兒子李亞寧回憶,李天佑在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期間,曾救過四野首長一命。那一天,李天佑和四野首長一起外出看地形,回來的時候天色已晚,便在一個村莊留宿了。
李天佑軍事素養很強,習慣也很好,每到一個地方他習慣先了解此地的地形。在得知這個村子背后有一條河的時候,李天佑便感到此地并不安全:當時東北的土匪還很猖獗,萬一土匪來這個村子搶劫,李天佑他們就不得不背水為戰了,這是很危險的。
李天佑一晚上都沒有睡好,保持著高度警戒,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叫醒大家上路了,結果剛過河,一伙土匪就追了過來了……
很顯然,盡管離開部隊7年,李天佑還保持了一個軍人和高級將領應有的水平,把他留在后方實在屈才了。
1947年4月,東野總部下令,將李天佑從松江軍區調到1縱擔任司令員,讓他在前線帶兵打仗。這樣安排的原因是,1縱主力的前身是115師686團,而李天佑作為團長率領他們打過平型關戰役。
但當時1縱的司令員是萬毅將軍,1縱的另一部分主力也是他從山東根據地發展起來的,他跟著羅榮桓元帥把這支部隊從山東帶到東北,現在叫他離開他當然不舍得。萬毅將軍要求留在1縱,多次向東總打報告,最終他如愿留在了1縱,擔任1縱政委。
在第三次四平戰役期間,李天佑和萬毅率領1縱猛攻四平15天,但陳明仁守得很堅決,最后因為敵人援軍趕到,東總下令部隊撤退。
此戰中,1縱給守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但自身的傷亡也達到了4000多人,李天佑此時的壓力可想而知。
8個月后,第四次四平戰役打響,東總再次任命李天佑擔任攻城總指揮,體現了對李天佑能力的高度認可和信任。這一次,李天佑等人不負眾望,僅用了23個小時就拿下了四平。這次戰役的勝利,宣告著東北的天平已經向我軍傾斜。
在遼沈戰役中,1縱作為總預備隊,未能唱主角,但在之后的天津戰役中,四野總部命令38軍(即1縱)和39軍擔任主攻天津的任務,負責從城西進攻,38軍軍長李天佑和政委梁必業擔任這一方向的指揮任務。
在這次戰役中,38軍和39軍攻勢凌厲,占領金湯橋后又直插天津守備司令部,生擒陳長捷。天津戰役前后共歷時29個小時,全殲守敵13萬。其中,38軍光是俘虜就抓了2.47萬。這時的38軍,在李天佑的領導下,就已經有后來抗美援朝戰場上“萬歲軍”的樣子了。
從調任1縱,到兩次擔任四平戰役攻城指揮,再到天津戰役擔任主攻,這3次的重用體現了四野首長對李天佑的了解和信任,也讓李天佑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和風采。
之后,李天佑出任四野13兵團第一副司令員,率部一直打到廣西。
1955年,李天佑憑借過往戰爭歲月中的突出貢獻,被授予上將軍銜,同時獲得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