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日軍出動3萬多人,兵分九路向我晉東南根據地發起了進攻,反九路圍攻也因此拉開了序幕。
進犯的日軍雖然占據了一些縣城和據點,但始終住不到我軍的主力,反而還不斷都到我軍游擊部隊的干擾,后勤補給開始困難,在北犯撲空后,日軍117聯隊開始從撤退。
而八路軍總部則命令129師386旅和115師689團兵分兩路,連夜出動,對這股敵人展開追擊。
對中,386旅經過9個小時的急行軍,最終在長樂村咬住了日軍的一部主力和輜重部隊,長樂村戰斗由此打響。
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我軍成功殲滅了這伙日軍的大部分主力。期間,日軍部隊曾回頭救援,也被我772團10連死死地阻擊在了戴家垴,最后,10連全體指戰員全部犧牲在了陣地上,為我軍正面的獲勝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
長樂村戰斗以斃傷俘敵2200余人結束,堪稱抗戰后的又一次重大勝利,戰后,蔣介石發來嘉獎電專門祝賀。
在長樂村戰斗中,令人唏噓的不僅有死守戴家垴而全體犧牲的10連,還有葉成煥團長的犧牲。
幾十年后,徐向前元帥在回憶錄中專門寫了葉成煥的犧牲:
“我七七二團團長葉成煥,身先士卒,頭部重傷,不幸犧牲。他是鄂豫皖時期參加紅軍的,作戰勇敢、沉著,善于團結同志,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戰后,師部開了個隆重的追悼會。伯承、小平和我以及陳賡等同志都參加了,大家十分難過。”
從多年之后出版的《陳賡日記》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陳賡大將的心情:“是役我傷亡約400余,我們英勇堅決的葉團長頭部受重傷,恐有生命危險,這是我們的一大損失。”
日記的時間是38年4月16日。
時任386旅政委的王新亭上將在晚年的回憶錄中,更詳細地記錄了葉成煥團長受傷到犧牲的過程:
長樂村戰斗結束后,葉成煥接到了上級的撤退命令,但葉成煥不肯先后,而是站在一個高坡上看著全團部隊撤離,并不停地用望遠鏡觀察敵人的動向。
772團8連是最后一支撤退的部隊,8連連長尤太忠(55年少將,88年上將)叫葉成煥跟他們一起走,但葉成煥堅持讓尤太忠帶部隊先走,自己則親自斷后。
尤太忠帶著8連沒走多遠,就聽到了葉成煥被日軍擊中頭部的消息。
當時葉成煥身邊的特務連戰士趕緊抬著葉成煥向后撤,希望能把他送回駐地緊急治療,當時葉成煥似乎已經陷入半昏迷狀態,他喃喃說了一句:“喂,隊伍,隊伍呢?”
這成了葉成煥將軍最后的遺言,此后他陷入昏迷,再也沒能開口。
回到駐地后,時任772團參謀長的王波(建國后到地方工作,未參加授銜)立刻向劉伯承師長匯報了這個情況,劉伯承等同志聽后大吃一驚,急忙跑去看望葉成煥。
據王新亭將軍回憶,劉帥當時俯下身子,雙手顫抖地抱著葉成煥的頭,連聲喊道:“成煥、成煥……”但此時葉成煥已經失去了知覺。
“在場的許多同志都流下了眼淚,有的同志失聲痛哭……”大家都對葉成煥早逝感到悲痛。
4月18日,因傷勢嚴重,醫治無效,葉成煥將軍停止了心跳,終年24歲。
王新亭將軍晚年在回憶錄中披露說:“鑒于葉成煥同志的表現,準備提升他擔任我們386旅的副旅長,葉成煥同志堅決表示:還是打完這一仗再走吧!”結果,在長樂村戰斗結束的時候,他卻壯烈犧牲了。
386旅的前身是紅四方面軍31軍,改編之后旅長為陳賡,副旅長為陳再道,政訓處主任為王新亭。在37年12月初,副旅長陳再道奉命帶著部隊前往冀南平原開辟根據地,所以386旅的副旅長一職就空了下來,上級已經決定讓葉成煥來擔任。
由于葉成煥犧牲,上級不得不重新考慮副旅長人選,最后,決定由許世友上將擔任這一職務。而772團團長的職務,則由易良品(1943年犧牲)擔任。
正如陳賡大將所說,葉成煥的犧牲是我軍的一大損失,尤其是想到他當時年僅24歲,就更是令人唏噓了。
葉成煥1914年出生于河南新縣,和許世友、李德勝、鄭維山等名將是同鄉。他15歲參加革命,因作戰勇猛,從戰士一路晉升為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師長、師政委。
1933年6月,四方面軍從4個師擴編為4個軍,年僅19歲的葉成煥就當上了紅4軍11師的政委,當時紅4軍的軍長是王宏坤上將,政委是周純全上將,11師的師長是陳再道上將。
當時的772團中,除了我們上文提到的當時還是連長的尤太忠將軍,還有政訓處主任謝富治(開國上將)和副團長王近山中將。由此不難看出,葉成煥的能力和地位是何等突出。
在抗戰之初,在葉成煥等人的率領下,772團被稱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戰百勝的772團”,先后作為主力部隊參加長生口伏擊戰、神頭嶺伏擊戰、響堂鋪伏擊戰、長樂村急襲戰等重要戰役戰斗,在這些戰役戰斗中,葉成煥立功無數,戰功卓著,和當時129是385旅的陳錫聯團長并駕齊驅,堪稱最為耀眼的青年將領(陳錫聯比葉成煥小一歲)。
所以,得知葉成煥犧牲的消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也非常震驚,他特地從八路軍總部趕去參加葉成煥的追悼會,對他做了最后的道別。
當時主持葉成煥追悼會的,是129師師長劉伯承,他沉重地說道:成煥參加革命后,黨培養了他,他沒有辜負黨的教育,終于成為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之后,葉成煥的遺體被就近下葬于山西榆社郝北村,新中國成立后,組織又將他的遺體遷入位于河北邯鄲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2009年,中央11個部門聯合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葉成煥將軍入選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