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新加坡空軍印太聯合演習 2024年1月18日 星條旗報上周四,由德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部署至美國空軍第345遠征轟炸機中隊的兩架B-1B轟炸機飛至西太新加坡中部的“巴耶利巴空軍基地”(Paya Lebar Air Base),期間與新加坡空軍、日本航空自衛隊進行了聯合演習,美國太平洋空軍(PACAF)周五在“X”(原Twitter)上公布了一張機隊編組配圖,B-1B接受了新加坡空軍“空客A330 MRTT”加油機的空中加油 ,后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千歲空軍基地(Chitose Air Base )第2航空聯隊、三澤空軍基地(Misawa Air Base)預警機聯隊的F-15在日本海空域完成了轟炸機編隊飛行,此次演習旨在提升盟友間的戰術應對能力。
東南亞是美國推行“重返亞太”戰略的重點抓手,馬來半島最南端的新加坡扼守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運要道,這里也是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亞、歐、澳、非四洲的海上交通樞紐。
雖然,新加坡并不是美國的“盟友”,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成了美軍打造第一島鏈的重要支點。作為無戰略縱深的島國,新加坡選擇了美國進行“庇護”,自身主要的軍事威懾力來自空軍,前面提到的“巴耶利巴空軍基地”(Paya Lebar Air Base)曾為美軍的索馬里行動提供過支持。在美國的助力下,新加坡提升了防御攔截能力、偵察預警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以及向南海方向的兵力投射能力,這其中就包括“空中加油”。
1989年8約4日,新加坡外長黃根成宣布,新加坡愿為美國海、空軍提軍事基地;1990年11月13日,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與美國簽署《諒解備忘錄》,允許美軍使用“巴耶利巴空軍基地” 。近年來,美國與新加坡的海洋安全合作也在不斷升溫,2000 年兩家再次簽署協議,由美國出資在樟宜基地建造一個大型深水港,可供美軍航母和其它大型艦艇靠岸停泊和補給。2003 年,新加坡實施《戰略物資控制法》,成為第一個對運往美國的海上貨物提供安全保護的主要港口。2005 年,兩國簽署《國防與安全問題的緊密合作伙伴戰略框架協定》,2015 年 12 月正式簽訂加強防務合作協定,美國首次在新加坡部署 P-8A,雙方防務合作進一步深化…為達成戰略目的,美國還會不斷擴展、加深與中國周邊國家的防務合作,高精尖裝備也會第一時間武裝印太。
2024年1月17日,位于西太的美國“卡爾·文森”號(CVN-70)航母上首次部署了F-35C和F/A-18 block III,其中一部分F-35C來自第97戰斗攻擊機中隊 ,他們最近正加緊訓練,以便發揮四代機與五代機的組合優勢,除了為第二支F-35C機隊的部署做準備,核心意圖還是針對“大國對抗”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