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總有朋友。人生聚散,有時難見。
便如我們八〇后,小學自是同村,及至初中畢業(yè),有人入高中,有人去打工。待到讀完大學,天南海北有如浮萍。為五斗之米而加班勞苦,因拖家?guī)Э诙y以脫身,同學之間再想大規(guī)模重聚,已不可能。甚至像去年十一放假,想約幾個回了家的一起玩玩,這個要喝喜酒,那個有點啥事,最后只能在群里打了個哈哈,說過年再約,以作自我安慰。
這事啊,不獨我們碰到,千年前的蘇軾,也是時有所感,他在《奉和成伯大雨中會客解嘲》里寫到:
樂事難并真實語,坐排用意多乖誤。
興來取次或成歡,瓦鉤卻勝黃金注。
我生禍患久不擇,肯為一時風雨阻?
天公變化豈有常,明月行看照歸路。
謝靈運說,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他說得真是沒錯啊。那些有意安排的事情,很多出了漏子,倒是乘興而至,臨時起意的,像雪夜該戴那般,卻可以玩得很嗨;你用破瓦片跟朋友打賭,誰在水里打的漂漂跳得多,隨手一扔就有好成績,但真要拿錢去賭,就心昏智亂手出汗。既然人生有太多偶然性,福禍相依,我也就不去逃避,一時的風風雨雨,我都當它是一場戲。
最后一句,他點了題,現(xiàn)在我們聚在一起對著大雨喝酒吟詩,覺得回去會淋得一身濕,可誰又知道,等下會不會雨過天晴,月亮走我也走呢?
寫到此處,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想起了同是雨天的沙湖道中,蘇軾不管雨點穿林打葉,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瀟灑前行,不久,雨止云散,山頭斜暉脈脈,也無風雨也無晴。
兩首詩詞一在密州所作,一于黃州所寫,時代不同,其意卻一以貫之——
自然界變化無常,人生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怎么可能事事順遂,都按著自己的想法而發(fā)展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啊。
想通了這一點,那么,不管政治風云如何變幻,個人榮辱怎樣浮沉,都能看得透,想得開,行得遠。
我不怕你章惇因為“報道先生春睡美”而將我再貶天涯海角,“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最后的勝利者,總是我這“著力即差”的順其自然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