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富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而色彩艷麗、裝飾繁復的造型吸引著觀眾的眼球,其中更以頭冠為最。近日杭州市大關苑實驗第二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彩冠節”系列活動,將戲曲頭冠融入其中,引導孩子們體驗并感受傳統戲曲物件的獨特魅力,萌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之情。
一、識“彩冠”
戲曲頭冠種類繁多,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媒體設備,從網絡上尋找、認識不同的“彩冠”;親身前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近距離接觸了解“彩冠”。“我知道平天冠是皇帝戴的。”“孫悟空戴的是束發紫金冠,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鳳冠上面有好多的珠子、寶石,還有鳳凰,可漂亮啦!”回到幼兒園,孩子們迫不及待和同伴們分享自己的探尋經歷,在討論中,大家對“彩冠”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二、做“彩冠”
漂亮、精致的“彩冠”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上面裝飾的珍珠、絨球、掛穗……更是讓他們“哇”聲一片。那么一起來做個屬于自己的“彩冠”?聽到這個提議,孩子們紛紛發出“耶~”的歡呼,表示大力贊同。
當然在制作之前,對“彩冠”有更充分全面地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對稱,是它最顯著的特征;多彩,是它最亮眼的所長。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制作?孩子們為此還繪制了“彩冠”設計圖呢!“我設計的彩冠上有很多小絨球。”“我要在我的彩冠上放很多彩色珠子。”
制作“彩冠”嘍!扭一扭毛根做出花朵造型,把絨球對稱粘貼在頭箍上,在兩端加上掛穗……看著孩子們認真專注的神情,想必“彩冠”一定會艷麗奪目吧!
三、戲“彩冠”
“哇~”每一頂“彩冠”都好好看呀!孩子們紛紛戴上自己的“彩冠”,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著。這么漂亮的“彩冠”可不舍得摘下來,帶著“彩冠”參加趣味游戲,歡聲笑語中大家成了一道矚目的風景線;穿上漢服,踏著古風配樂,擺出戲曲姿勢,一場國風濃濃的走秀迎面而來。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戲曲頭冠也只是其中極小一部分,幼兒園借助“彩冠節”,通過簡單、有趣的活動帶領孩子初初探摸傳統文化,從而喜愛傳統文化。“彩冠節”暫告一段落,但未來將繼續為孩子們創造更多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使之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