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中,六阿哥弘曕也曾是奪嫡熱門,一度讓四阿哥弘歷起了防備心。
而作為甄嬛和果郡王允禮愛情的結晶,甄嬛對弘曕可謂“愛其深則為其計深遠”,在王權紛爭開始之前就為弘曕求了個閑散王爺位置,只求他能遠離朝堂紛爭,平安順遂度過余生。
那歷史上的弘曕真如影視作品刻畫的這樣嗎?甄嬛去世后他又過上了什么樣的日子呢?
歷史上的弘曕真實身世
很多劇迷了解弘曕都是從《甄嬛傳》中,劇中六皇子弘曕是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時,與果郡王生下的龍鳳胎中的兒子,另外還有一個女兒叫做靈犀,這對龍鳳胎在出生前后經歷了后宮的波譎云詭,還被滴血驗親,可謂遭遇了眾多艱難險阻。
而經史書記載,歷史上的熹貴妃年長果郡王五歲,且兩人完全沒有交集,更不用說還誕下愛情的結晶。
事實上六皇子弘曕也不是甄嬛所生,他的生母是一個姓劉的妃子,因為出身卑微所以記載并不多,后在乾隆即位后獲得了封號“謙”。
弘曕和果郡王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向弘歷開口要了個閑散王爺的名頭,其實這也是編劇的巧思所在。
一方面可以保住弘曕性命,因為新皇弘歷還是忌憚甄嬛的勢力,害怕弘曕日后會對自己不利。
另一方面甄嬛并不想讓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養在雍正名下,恰逢果郡王絕嗣,所以順理成章的過繼給了果郡王。
弘曕過繼給果郡王這一點和歷史是相符合的,弘歷即位后,也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乾隆比弘曕大二十二歲,對年幼的弟弟十分疼愛,并把年幼的弘曕交由自己的生母熹貴妃撫養。
此時果郡王允禮意外離世,且名下無一子嗣,莊親王永祿便向乾隆提議,將弘曕過繼給果郡王。
因對弘曕這個年幼弟弟的寵愛,再加上果親王允禮實力雄厚,留下了萬貫家財,所以乾隆便答應了這個提議。
自此六皇子弘曕過繼到了果親王一脈,并理所當然地繼承了他的萬貫家財。
潦草收場
那么弘曕有沒有像影視劇中甄嬛期望的那樣,做一個衣食無憂、游山玩水的閑散王爺呢?
答案是他做到了且做的太出格了。
或許是從小習慣了乾隆對他的縱容,繼承王位后的弘曕不僅沒有成為乾隆的左膀右臂,更沒有果郡王的詩書財氣。
反而成了一個無法無天、視財如命的貪官。
因為有乾隆的庇護,所以弘曕的日子過的順風順水,不僅有大片的良田土地、各種房屋產業,還在乾隆的操持下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但乾隆的溺愛讓他越來越肆無忌憚,出于對金錢的追求,弘曕不滿足于朝廷的俸祿和皇家賞賜,開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強占農民耕地私開煤窯牟取暴利,還明目張膽的走私商品貨物。
如當時市面上比較緊俏的文玩、刺繡等,甚至把皇宮里的玉器古董拿出去賣錢。
一時間民間怨聲載道,很快消息就傳到了乾隆的耳中,無奈乾隆對這個弟弟還是百般縱容,只是小做懲戒并沒有真的翻臉,這也給了弘曕變本加厲的機會。
走私出事的第二年,圓明園突然走水,乾隆險些遭遇意外,好在有驚無險,但弘曕卻慢悠悠趕來,沒有一句關切話語,絲毫不把乾隆的安危放在眼中。
而后在給甄嬛告平安時,弘曕還是一臉傲慢無禮,此時乾隆心里已經有了怨言。
最后觸碰到乾隆底線的則是弘曕涉政。
乾隆無意發現一起皇室行賄事件,調查發現始作俑者竟是自己最寵愛的弟弟弘曕,他私下買通尚書阿里袞,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種種事件讓乾隆忍無可忍,他立時下令革去弘曕王位,降為貝勒,還要他每年上交罰銀一萬兩。
弘曕一生順風順水,驕縱蠻橫,這次乾隆的雷霆手段讓弘曕遭受巨大打擊,他一下子癱軟在床郁郁寡歡,就這樣每天纏綿床榻,再也沒有折騰的勁頭了。
兩年后,乾隆來看望他,見他的模樣心生不忍,便恢復了他的親王封號,無奈弘曕已經回天乏術,最后也沒有撐下去,于乾隆三十年逝世。
時年三十三歲,就這樣潦草結束了他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