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縣,隸屬河南省洛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游,距洛陽市區74公里,汝陽縣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子故里、魏明帝陵、云夢山古軍校遺址等21處名勝古跡。中國古代糧食酒釀造的鼻祖、被歷代帝王尊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陽杜康村創造了“秫酒”釀造之法,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釀造的基礎。戰國時楚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禪,曾隱居在今汝陽城關鎮云夢村的云夢山聚賢授道。
汝陽文峰塔始建于縣城東南的云夢村的云夢山上。建塔初衷,旨在興文。佑我學子,躍登龍門。然則云夢書院被撤,文峰塔被毀,學子漂泊習文。凡試很少登榜,入圍大壯一人。明代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知縣范垠崇尚文化,遍觀汝城風韻。東南云夢聳秀,水繞城池山鎖鑰。九龍氣脈毗連,盆地有靈需伸。汝陽龍起乾艮方,巽峰抱珠勢如峻。選址巽方云夢山巔,倡建文峰接續文脈,上呼天星大司命,下應龍行入震宮。希人才輩出,盼登科及第。范知縣率先捐俸,鄉紳解囊,民喜助之。移建古城古塔,重立云夢云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萬歷甲辰科(1604年),汝水之濱王仰進士及第,接著劉作霖金榜題名,中舉者增至九人。文如日中,蔚然成風。孰料明末戰亂,城毀塔倒文衰。大清定鼎,百業待興。屢赴省試舉,皆名落孫山。康熙三十二年,知縣謝夢弼,以文治是教化之本,重起奎星樓于城東南角,再興小城之文脈。民國戰亂,奎樓傾圮。雖然寒窗苦讀,難展青云之志。
國運興隆,文運則昌,經濟騰飛,教育先行。2023年,縣政府為政懷德,澤被鄉梓。尚文道以圖強,以文旅而興縣。稟天時,憑地利,置園林,順民意,恢復斯塔,以文化人。集群賢之智慧,量項目之財力。幾經論證,幾易設計。七層寶塔立,文曲奎星至。接天地之元氣,納山水之精靈。塔鎮一方風水,彪炳汝陽文英。文峰勝境,軍庠相生。百家學問,一脈相承。今登新塔目不接暇,汝陽縣城日新月異。晨鐘暮鼓,敲響汝陽和諧社會的頌歌,綠水清風,蕩出汝陽更加美好的明天。(褚建明 李俊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