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都市快報報道,1月19日,溫州市紅十字會一工作人員被曝發語音怒懟領導。她在語音中稱,因負責的表格沒讓領導滿意,被對方責罵“沒腦子”。她撥打領導電話未接通,遂在辦公軟件中發語音“反擊”,質問領導為什么不會好好說話,還自稱是一個記仇的人:“你說了我2句,我大概能罵你200年。”這段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支持員工,認為她說出了自己一直想說不敢說的話。
一句“沒腦子”,在不同的語境下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是在職場,上下級或者同事之間因為工作原因發生口頭糾紛,雙方并沒有很好的私人關系,那么一方向另一方說出類似的話,說輕點是不禮貌、沒教養,說重點就是職場霸凌。好在這個年輕人并沒有忍氣吐聲,她在未打通領導電話后,直接在辦公軟件中發語音“反擊”,言辭頗為激烈,相當于將沖突公開化,大有不討個說法就決不罷休的架式。這一系列凌厲的操作,讓許多網友直呼過癮,稱她為“打工人嘴替”。
正如這個女孩所質問:領導為什么不會好好說話?這里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長期的語言環境所造成的。類似的訓斥下屬的話,這位領導應該沒少說過,如果一直都沒有被有效反擊過,他就會習慣成自然,感覺不到對別人的冒犯,甚至于還會自戀地理解為一種個人風格或領導藝術,說不定他在羞辱別人的同時,心里想的卻是“都是為你好”。
第二個原因就是,或許在這家單位,確實多多少少存在著一種上下等級觀念。因為這種觀念的存在,上級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在正常工作溝通時,不需要考慮下級的感受,因為在言語上也就無所禁忌,甚至有意無意地通過言語上的冒犯,來顯示自己的威權。多數情況下,這種冒犯是被允許和鼓勵的,因此就成為某種職場潛規則。但不是所有人都選擇沉默,這一次就翻車了,也讓這種扭曲的職場關系得以被正視。
網友稱這個怒懟領導的女孩為“打工人嘴替”,就是在表達一種平等訴求。職場中,職位或有大小,但人格尊嚴無高低,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系,諸如“沒腦子”這種話,有腦子的人是說不出口。但在現實中,由于各種原因,比如擔心被領導“穿小鞋”,擔心影響升職加薪,甚至擔心工作,可能很多人還是敢怒不敢言。所謂“嘴替”,就是自己想說的說通過別人的嘴巴說出來,這種打工人的心態,也著實耐人尋味。
溫州市紅十字會官微隨后發布了一個情況說明。說明中稱被罵的女孩諸葛某某“意識到自己行為沖動,第一時間撤下相關視頻,努力消除影響”,而罵人的麻某某也“意識到自己態度過于生硬,說話方式不妥”,且“雙方經溝通,已達成相到諒解”。
罵人者僅僅是“態度生硬,說話方式不妥”,而被罵者正常表達訴求,卻被定性為“行為沖動”,這個說明看似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實則偏向性非常明顯。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是非不分的態度,給職場霸凌提供了適宜的土壤。
人們總說90后、00后整頓職場,因為他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年輕總是有更多的退路和選擇。這其實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因為職場就在那里,該整頓就得整頓,不是哪個年齡段的事情。網友稱贊90后、00后敢說敢做,代表的可能是70后、80后的一罵一個不吱聲。職場需要的不是“打工人嘴替”,而是寬容的職場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