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促進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出:“好大學”是開展高質量培訓的地方;擇優錄取學生的地方;追求、創造和傳播知識的人、促進科學發展的人和開展技術革命與發明的人薈萃的地方;使未來畢業生立志追求知識和使他們社會發展服務為己任的地方;歡迎學生“回爐”更新知識、提高水平作為固定形式的地方;鼓勵和支持與工業和服務部門進行合作以及發展地區和國家經濟的地方;以批判精神提出和討論各種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的地方;讓政府或相關機構獲得各種可靠而科學的情報以供決策的地方;匯集了堅決遵守學術自由原則的人的地方;置身于世界各種挑戰和機遇的地方。
知名學者鄔大光教授在《什么是好大學》一書中指出:“好大學”是以培養人為第一位的大學、能夠改變學生命運的大學、超越了排行榜的大學、能夠領跑的大學、制度與文化有機結合的大學、有定力的大學、懂得經營的大學、十分精致的大學、把教育理念轉化為扎實行動的大學、有危機意識的大學。
這是兩種關于“好大學”的定義,雖然視角不同,但都極大拓展了人們對于大學內涵和形象的認知。西安歐亞學院秉持“為學生提供高質量教育服務”的使命,始終致力于探索好大學的辦學模式和成長之道。
2024年1月18日,西安歐亞學院2023年終工作會議在學校體育館舉行。會議以“切實提升課堂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題,總結回顧了2023年工作執行情況,明確了2024年重點工作思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校院兩級專家顧問參加會議,中國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金螳螂精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北京軟通動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陜西桃李旅游烹飪技術學校、陜西文投教育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單位的領導和嘉賓受邀出席。校長劉瑾教授主持會議。
(圖一)校長劉瑾教授主持2023年終工作會議
好大學在生長
(圖二)校長助理趙軍鏡作2023年工作報告
校長助理趙軍鏡代表績效預算委員會作學校2023年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學校以“質量貢獻年”為主題,關注全員質量貢獻,構建以學生為中心(SC)育人模式,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第五次教育教學工作會議順利召開,SC育人體系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改革持續推進,應用型課程建設獲多項成果;在地國際化發展深入推動,連續三年獲批“ACCA黃金級教育機構”,國際化教育進程再提速;科研與社會服務十四五規劃修訂完成,明確有組織科研戰略發展重點,科研與社會服務成果產出穩步提升,國家級項目及科研成果獎取得新突破;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開啟“回聲計劃”,優化校級培訓體系,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激發全員活力與工作熱情;校史《按你本來的樣子生長》正式發行,深度多元傳播歐亞價值主張;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變革走向深入,升級教學質量監測平臺,學生成長檔案袋、教師數字檔案袋上線運行;高品質教育教學空間建設不斷推進,西區學生服務中心封頂,輪滑廣場、圖書館景觀廣場、北區c-d座非正式學習空間改造完成;戰略管理工作機制持續完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建設扎實推進,流程優化項目穩步實施。
報告用“穩、增、轉、活、真、融”六個字,分別凝練概括了“應用型人才培養、在地國際化、科研與社會服務、人才工程、品牌升級與文化建設、數字化轉型”六大戰略主題的年度特征。各重點模塊2023年取得的突出成效,為歐亞走向理想中的好大學又奠定了堅實的一步。
全員參與,為好大學貢獻價值
為充分展示與交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成果,本次會議專題分享環節主要設置專業建設與質量保障、課程建設與項目式學習、學生發展與學習支持、教師發展與角色轉變,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環境建設與服務保障五個版塊的內容。與以往不同,本次分享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在報告分享人的呈現形式上,全部由一線教職工結合自身崗位與工作感悟進行經驗分享,增強了基層教職工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二是報告的分享內容以跨分院、跨部門聯合組隊完成,體現了學校內部協同育人的過程。
(圖三)金融與數據科學學院常瑩(上)、會計學院趙歡(下)聯合分享《基層學術組織助力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報告
基層學術組織處于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一線,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主體。金融與數據科學學院常瑩和會計學院趙歡兩位老師圍繞專業建設,展示了怎樣通過課程小組共建、多專業教師緊密合作的方式,在課堂中開展以真實問題、真實數據和案例為基礎的項目式教學,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
(圖四)人居環境學院羅薇(上)、圖文信息中心高丹(下)聯合分享《融合創新項目驅動——工科學院項目式教學實踐與探索》
在項目式教學中,信息技術不僅是工具,更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教師有效指導的重要支撐。人居環境學院羅薇和圖文信息中心高丹兩位老師以《融合創新項目驅動——工科學院項目式教學實踐與探索》為題,從緣起、探索、設計、賦能和支持五個方面分享了工科學院的項目制教學思考,展現了項目式學習在兩個工科學院有效落地的探索,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在教與學過程中的作用。
(圖五)通識教育學院邢江姹(上)、學生發展處謝雯(下)聯合分享《因共識而聚——歐亞學生發展再思考》
2023年學生工作在變化中堅守,亦在堅持中創新。校院兩級學生學習支持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分院、社區、社團“三通道”育人協同推進,這背后是對“教與學”的重構、歐亞文化內涵的豐富以及人才培養的再思考。通識教育學院邢江姹和學生發展處謝雯兩位老師以《因共識而聚——歐亞學生發展再思考》為題,立足于歐亞學生發展工作,共同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如何幫助學生悅納自己、如何提升學生幸福感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為與會人員帶來了學生發展工作全新的視角。
(圖六)工商管理學院程方(上)、艾德藝術設計學院劉莎妮(下)聯合分享《從學校走向社會——以社會服務實現教師的職業蛻變》
基于學校“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在科研與社會服務工作的推動下,教師的身份與角色也在不斷演變和重塑;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老師從學校走向社會,以科研與社會服務為突破點,持續探索和深耕,不斷地突破自我,打破組織和能力的邊界,收獲更大的成長,在成就自我的同時成就學生,實現角色轉變與華麗轉身。工商管理學院程方、艾德藝術設計學院劉莎妮兩位老師以自身的崗位實踐,共同探討了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角色轉變與專業發展的必要性和未來趨勢,以及科研與社會服務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緊密聯系。讓每一位老師認識到,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需要積極適應角色的轉變,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圖七)基建處楊科(上)、品牌傳播部吳淼(下)聯合分享《看見人、看見環境、看見生活》
西安歐亞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僅體現在教育教學上,同時也體現在校園生活中。高品質國際化校園,高效率、全覆蓋的后勤服務,以及高水準文化內涵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行為、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基建處楊科和品牌傳播部吳淼圍繞北e教學樓、虹橋中心空間改造、西區學生服務中心建設等案例,呈現了學校打造高品質育人環境,將育人理念融入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同時展現了學校從園區有機更新到城市有機更新,實現大學的融合與共生,開拓和深化學校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的積極探索。
好大學看得見
(圖八)董事長胡建波教授作主題報告《讓我們慢慢成長,讓人們一點點看見》
會上,董事長胡建波教授作《讓我們慢慢成長,讓人們一點點看見》價值觀與文化共享主題報告。他首先以知識社會與人工智能的大環境切入,提到知識社會的到來是工業化、城市化、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共同結果。在知識社會當中,知識正在迅速成為首要的生產要素,使資本、土地與勞動力居于次要位置。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知識的生產和使用當中。現代大學不再是知識生產領域的支配者,并且其地位不斷下降,會有各類知識機構融入知識社會并成為大學的競爭者。同時,隨著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創新改變資源產出的方式,作為教育從業者應該思考和追問:學校該如何擁抱人工智能,提升全社會的學習效率和知識庫存量,讓學生可以個性化學習,讓學生的智慧得到激發,從而進行高效的知識創新?
其次,他提出“什么是好大學”的特質。面對外部視角下的大學使命、內部視角下的大學氣質以及指標辦學下的大學行動,一所好的大學應該基于不同的質量特性去辦學,符合性質量觀必須達到,在此基礎上追求適應性質量觀,思考和建立戰略性質量觀,圍繞競爭性質量觀確定和參與組織的市場競爭。
對于歐亞如何辦成好大學,他在報告中提到,辦好大學需要五個要素: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治理管理、信息技術和組織文化,并處理好流程建設與各管理要素的關系,這五個要素要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同時,辦好大學離不開好環境,學校將持續打造高品質育人場域,推進校園整體環境均衡化。
最后,胡建波強調辦一所好大學需要怎樣的組織文化,在歐亞學院倡導合作比競爭重要,付出比獲得重要,體驗比名氣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關愛比培養重要,緩慢比快速重要,講究比將就重要;倡導賦予教師自由與責任,培養學生建立整潔、健康、友善、自律的社區共享價值觀,深入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生活質量,讓質量成為一種內生追求和文化自覺。
站在2024年的新起點,西安歐亞學院將持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價值觀辦學理念和“以學生為中心以貢獻者為本”教育理念引導下,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深入推進開放辦學,為周邊地區、為城市發展不斷作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