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則變,變則化,變化之源是太極。中國古代哲學用太極說明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解釋天地星辰的運行規律。
浩瀚的宇宙中,無數黑洞神秘地藏身于星系中,伺機吞噬一切。宏觀上看,宇宙中最神秘天體黑洞的演化過程正與太極之道不謀而合,它具有終結者與締造者的雙重身份。
像宇宙萬物一樣,恒星也會衰老死亡,一些大質量恒星在核聚變反應燃料耗盡時,內核急劇塌縮,所有物質快速地向著一個點坍縮。與此同時,其外殼被猛然炸開,那一瞬間會比太陽亮幾十億倍,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在太空中曇花一現的超新星,也是恒星死亡前最后的輝煌。
若一顆恒星的初始總質量超過25個太陽,內核質量將超過3個太陽,內核會坍縮成一顆黃豆大小的奇點,并形成一個強大的立場漩渦,扭曲周圍時空,這個漩渦區叫做視界面,任何物質一旦落入視界面會被完全吞噬分解,甚至連光也無法逃逸,這就是黑洞。
剛誕生的嬰兒黑洞如饑似渴,會撕裂吞食一顆和我們太陽差不多的恒星。被撕裂的恒星的氣體在被吞噬之前,會在視界面外形成一個圍繞黑洞旋轉的環狀圓盤,叫吸積盤。
當黑洞視界面周圍吸積的氣體過多時,宇宙中最壯觀的景象馬上發生,一部分氣體會沿著強大磁場運動,高速向兩級噴射強能量物質,這就是被稱為“宇宙火柱”的噴流!
黑洞具有極致的破壞力,但也是締造生機的源泉,如同太極“陰陽”之道,萬事萬物都有兩面,相反相成,永恒變化。物質在黑洞被終結,卻又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會促進恒星的形成,同時來自噴流的能量會調節星系的演化。宇宙中有無窮多的星系,每個星系中央都有一個締造生機的超大質量黑洞,整個星系圍繞它運轉,包括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銀河系。
如果沒有中心的大黑洞,早期狂野爆裂的銀河系就不會形成今天平靜成熟的模樣,也無法孕育出誕生人類的蔚藍星球。生生之謂易,黑洞為宇宙建立了一種有序的秩序,也許這種生生不息,循環往復,自然造化的秩序就是宇宙的本來面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