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約1200字 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家鄉臘月底的記憶
文/常松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過完臘月初八,大年就不遠了。臘八節在小寒和大寒節氣之間,算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只要在這一天的早晨喝一碗臘八粥,就會一冬不凍手腳。
在我們老家安徽,臘味就是過年要準備的美味,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就要準備過年時的年貨。這時候,村里也就開始熱鬧起來啦,家家戶戶的廚房都飄出了濃郁醇厚的肉香味,那是帶著醬酒的紅燒肉味,還有油渣的香氣,好像還有鄰居家的紅燒鯽魚香,寫著寫著,就要流口水啦。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也是我們團圓喜慶的日子。盼了一整年,遠在外面打工掙錢的、在外工作的、在海外游學工作的都會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
我記得小時候,在我的家鄉,總是孩盼“過年”,大人盼“插田”。小孩是盼了一整年,望眼欲穿,終于有好吃的、放鞭炮、穿新衣。回想過去,還是美在心頭。
在這里聊起家鄉的臘月,要好好說一說,春節前的臘月準備工作,所有關于過年的物品,都帶一個“年”字。有年豆腐、年豬、年魚、年禮等等。記憶中家鄉的臘月,時刻都是年的味道,年的氣息。殺年豬、做豆腐、殺雞宰鵝、備年貨、買春聯、還有就是村口池塘(分魚)、熬米糖、打糍粑、炸角酥、村里自留山里分柴火等;再看看房屋檐下,掛著一串串腌魚、腌肉,在陽光的照耀下,透出油油的光,那是一種幸福年的味道。這一切,都仿佛就在眼前一樣。
臘月還不得不說家鄉的殺年豬、分年魚。小時候的家鄉,家家幾乎都會養豬,最多的還是白色的豬,很少有黑豬,有“尖”豬,俗稱就是長嘴豬;有“錘”豬,俗稱就是短嘴豬。年豬經過一年的飼養,這個過程也是很辛苦、很勞累,那時候喂豬都是在山上采豬草,采野菜,回到家還需要經過燒煮后,配上米糠才可以,到了年底,大概也有200-300斤左右,都是等到過年時宰殺。
最興奮的還是我們一群小孩子,小時候沒有什么玩具,等到殺年豬時,將豬尿泡拿出來,在地方滾來滾去,將他們涼干后,用嘴吹起來,做成氣球,上面系根繩子,當成玩具和皮球,很是有意思。
還有一個記憶深刻的就是村口的池塘,開春后,隊長都會將小魚苗放到池塘里進行養殖,到了臘月,村里就要安排分年魚。池塘上午開始在放水,到了下午3點左右,池塘基本都沒有水啦,這時候,村里的叔叔們穿著靴拿著魚網,在池塘里捕撈,大的魚也有20多斤,撈完后再拿上魚叉,對魚塘里的甲魚進行收網。村里的隊長,會將魚按照順序和數量進行擺放,并進行抓鬮,摸到哪家就可以將魚帶回家,作為年前村里的福利。這時候,家家都希望能抓鬮到大青魚,因為青魚可以腌制,用于來年招待客人使用。
小時候的記憶中,家里條件不是特別好,但是經過父母勤勞的雙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幸福,造就了年的美味。龍年的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啦,常回家看看,靜寂的家鄉又熱鬧起來了,過年的喜氣溢滿了家鄉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小日子紅紅火火,祝福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祝福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幸福健康,龍行龘龘,前程朤朤。在新時代的道路上,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前程。00
《我們的父親母親》第二冊
【關于版權:本平臺致力于弘揚傳統孝道、禮贊天下爹娘、守護公德良俗。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歡迎投稿。聯系信箱:72452897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