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這像一場集體的行為藝術。在臺灣地方選舉投票前夜,柯文哲的民眾黨在臺北的凱道上舉行最后的造勢晚會,現場爆滿,空拍的鏡頭似乎看不到人潮的盡頭,主辦方說有三十萬人,比藍營與綠營在新北市辦的晚會,人氣更旺,展示了白色陣營的政治爆發(fā)力。
這也是青春的政治夢想,呼喚臺灣新一代突破藍綠的框框,用新的視野來看未來,即便臺海形勢兵兇戰(zhàn)危,但他們似乎深信黨主席柯文哲提出的“兩岸一家親”,可以使他們不用走上戰(zhàn)場。
他們相信柯文哲所說的,他是三名候選人中,中美兩國領袖都最信任的。潛臺詞其實就是他不會公開宣布“臺獨”,保持現狀,保持臺海的戰(zhàn)略性模糊。這也是美國特使在選后來臺灣要傳達的訊息。
但白營政治勢力最吸引年輕人的,還是不滿綠營政治人物的貪腐。剛剛在一月十五日去世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獲得了不少綠營以外的鮮花與悼念,就是因為他敢于反貪腐,公開和陳水扁撕破臉,組成百萬“紅衫軍”包圍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讓貪腐的阿扁集團喪膽,獲得很多藍營支持者的尊敬。
不過反對貪腐的力量,還要面對權力的蒼老。因為當前白營所倚仗的美國,正在被兩位老人所把持,陷入嚴重內耗的危機。拜登總統已經八十二歲,還要爭取連任,而特朗普七十八歲,也瞄準東山再起。美國的政治學者研判,今年的美國大選,若特朗普當選,他不但會立刻停止烏克蘭戰(zhàn)爭,還會將軍艦調離臺海,因為他的政治哲學就是“美國優(yōu)先”,而美國若卷入臺海的沖突,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拜登在賴清德當選之后就立刻發(fā)表聲明,強調美國不支持“臺獨”,也是對民進黨發(fā)出公開提醒,毫無模糊余地。
但國際殘酷的權力邏輯,擊破青春的夢境。美國發(fā)現在現實的軍事博弈中,并沒有高概率的勝算,而是陷入不利的局面,不打無把握之仗,都是五角大樓時刻不忘的現實政治。
看似蒼老的政治,其實背后都是多年的經驗累積,也是智慧的反思。柯文哲已經六十四歲,但他還是被視為今年臺灣最有魅力的候選人,金句連連,在濃重的閩南話腔調中,他都不忘提醒支持者要有政治的智慧。他的業(yè)余愛好就是研究中共黨史,也對中國近年的崛起,點滴在心頭。
柯文哲創(chuàng)建了臺灣第三勢力的奇跡,躲開藍綠兩黨的夾殺。他不僅贏得了三百六十九萬票,還贏得了參與兩岸關系談判的入場券,可以代表臺灣年輕人和北京深度交流,大家一起跳“科目三”,玩“原神”,在小紅書和抖音聊天。有這樣的政治能量,也使得他的政治可以保持青春的活力,贏得更多年輕人的信心。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