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總會收到各種營銷電話?為什么總會收到垃圾短信?為什么總有莫名其妙的人要加你的微信?很有可能是你的個人信息在不經(jīng)意的掃碼、入群、下載App等操作中被泄露出去了。可不能再這樣下去啦!一旦信息被“壞人”盜取,詐騙陷阱就會接踵而至了。今天我們就列出幾個常見的容易泄露個人信息的操作,以提醒大家注意。
01“薅羊毛”要謹慎
加入粉絲群、領(lǐng)券入會、加群搶福利,以為是來“薅羊毛”的,但我們的個人信息也同樣會隨著點擊鏈接而被隨意散播。
現(xiàn)在微信中有各式各樣的“薅羊毛”群,我們確實也會在各種福利信息中找到一些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是,這些群里難保不會混入騙子,渾水摸魚向大家下手。常見的形式就是把一個盜取個人信息的鏈接假扮成“福利”領(lǐng)取鏈接,點擊鏈接就會跳出頁面讓你填寫各種信息,同時會提示“只需要填上信息就能領(lǐng)取”加以利誘。提交之后,我們的個人信息就會被到處流轉(zhuǎn)買賣,不僅垃圾電話垃圾短信倍增,受詐騙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
02“允許”操作要看清
當我們掃某個二維碼時,或者初次使用某個App時,常常會收到“允許”請求。比如,是否允許獲取你的位置信息,是否允許綁定手機號,是否允許使用通訊錄等等,如果是個非法App,甚至會要獲取你的銀行信息,我們的個人信息就是在這些眾多的“允許”中被非法盜取的。如果遇到這些“允許”請求,一定先看清請求的內(nèi)容是什么,也要確定好自己掃的碼或下的App是否是正規(guī)渠道提供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智能手機已經(jīng)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里邊有信息、有隱私、有金錢,這么重要的個人“門戶”,豈能隨隨便便“允許”進入?
03切勿隨意上傳身份證
現(xiàn)在各大銀行都會有自己的網(wǎng)上銀行,我們在網(wǎng)上銀行辦理業(yè)務(wù)時可能就會被要求上傳身份證照片。但其實除了網(wǎng)上銀行,極少有什么App需要我們上傳自己的身份證照片。所以,一旦有要求我們上傳身份證的地方,那可要加倍注意了,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個人資料,切勿隨便上傳。萬一落入不法分子之手,什么冒名透支、冒辦信用卡、網(wǎng)上騙信用貸,甚至冒名頂替的犯案等等,都有可能發(fā)生。
重點提示——個人隱私泄漏的危害有哪些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斷。這是最普遍的騷擾,連央視3·15晚會都進行過曝光。
2、騷擾電話源源不斷。經(jīng)常有陌生人打過來,有各種推銷的,有各種貸款的,有各種詐騙的。你都納悶他們怎么知道你的電話,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倒賣過多少回了。
3、垃圾郵件源源不斷。你的電子郵箱可能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除了推銷就是廣告。
4、冒名辦卡透支欠款。不法分子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在網(wǎng)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辦理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
5、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什么身份,干些壞事,公安機關(guān)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jù)身份信息找到你的頭上。
(來源:寧夏處非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