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西安高新區“四個高新”高質量建設年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一組組數據充分表明,西安高新區緊抓“雙中心”核心區建設機遇,加速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一個活力滿滿的 “科創之城”冉冉升起。
科創高新,“脈動”強勁!
三年來,西安高新區落地“一院一所一校”科技成果500余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70家;構建“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核心的高標準人才梯隊,從業人員突破90萬人……
回顧這三年,西安高新區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科技需求,布局了以先進阿秒激光、高精度地基授時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西電寬禁帶半導體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為代表的高能級創新平臺;落地了首個陜西實驗室——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據了解,西安高新區國家級創新平臺已增加至56家,硬科技產品應用在“天宮、蛟龍”等國之重器以及北京冬奧會、卡塔爾世界杯等重大活動。
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項目建設現場
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是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核心引擎。三年來,西安高新區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度,鼓勵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推行西北有色院、西安光機所、西北工業大學“一院一所一?!背晒D化模式;上市全國首單技術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推進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市場。數據顯示,西安高新區落地“一院一所一校”科技成果500余個,人均技術合同交易額位居國家高新區前列。
科學完善的企業培育體系、“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機制,是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關鍵“肥料”。三年來,西安高新區推進實施科創企業“育小、登高、升規、晉位、上市”五培工程,構建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培育體系。與此同時,出臺的“科創九條”“上市十條”“人才十條”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效應也在加速顯現。2023年兌現“科創九條”政策資金4.7億元,惠及7321家企業;三年累計獲批省市科技創新政策支持資金約14億元等。三年來,西安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7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募資規模位居國家高新區前列。
西安高新區深知,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和“壓艙石”。三年來,西安高新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狠抓項目、做強支撐,凝心打造科創項目示范高地。當前,奕斯偉技術創新中心、比亞迪年產20GWh新型動力電池項目、鉑力特金屬增材制造智能工廠項目、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一期三階段項目、先進光子器件工程創新平臺等一批硬科技項目相繼建成投產。
與此同時,西安高新區構建形成了“引導基金+子基金+市場化基金”體系,落地光子產業補鏈強鏈基金、國家中小企業基金子基金、西北首支人才投資基金等子基金集群;打造全國首家硬科技支行,全市首批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站;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技術交易信用貸、技術研發信用貸、科技人才貸等50余種科技信貸產品等。今年五月,國家開發銀行向絲路科學城科學園組團正式批復50億元貸款。這是目前國內科學城建設中,單筆周期最長的政策性融資貸款,將用于“雙中心”核心區高能級創新平臺系列項目建設,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此外,西安高新區還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速構建“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核心的高標準人才梯隊,從業人員突破90萬人。成功舉辦了全球硬科技大會、歐亞經濟論壇科技分會、衛星應用大會等交流活動,有效助推區域之間合作交流再突破。
展望未來,西安高新區將牢牢把“科創高新”的新目標扛在肩上、記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力加快“雙中心”核心區建設,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打造世界級科創策源高地;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打造成果轉移轉化高地;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打造未來產業衍生高地;營造一流創新生態,打造頂尖人才集聚高地;推進組織機制創新,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高地,將創新活力源源不斷地注入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之中,進一步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高新科創力量。(高新融媒記者 李聰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