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
佛手柑,又叫佛手,五指橘、九爪木等,是蕓香科柑橘屬佛手樹結的果實。佛手柑果實的形狀比較特殊,猶如合十的雙手,因此得名。
其中,握指合拳的被稱“拳佛手”,伸指開展者為“開佛手”。那是由于它在果實成熟時,一端會在生長時裂開,然后果瓣有的向前伸展如同手指,有的向內彎曲像一個拳頭。佛手柑的果瓤不多,而且不好吃,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佛手柑才更容易保存,不易腐壞。
絳色納紗繡佛手花鳥檀柄團扇(局部)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佛手柑一般在冬季成熟,隆冬時節,百花凋零,而佛手柑正是在這時憑借其沁人心脾的清冽之香,被人難以忘懷。古人稱佛手柑為“香中君子”,它的香是一陣一陣的,在有意與無意之間。
在古畫中,我們也常會看到佛手柑的身影,作為一種“香氛”擺放在屋子里,它不僅能起到清新空氣的作用,同時還有一定的功效,古人多用它的香氣來醒脾開胃、減緩心率、放松精神。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裘裝對鏡》軸(局部) 圖片來源:故宮博
在擺放上,佛手柑多單獨擺放在條案或茶幾上,或是在榻上的小幾之上,或是在羅漢床的一角……主要是因為在聞佛手柑的香味時,不能將其抓在手中使勁地聞,就像木瓜忌出汗一樣,佛手柑忌“醉鼻嗅”,如果不當心,很容易造成果實腐爛,得不償失。
佛手柑除了香氣獨特外,因其與“福壽”諧音,還被人們當做是吉祥之物,是每年歲朝之時,比較熱門的供品。同時也因這一寓意,被古代的工匠們做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制品。
黃玉佛手花插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是以佛手柑形狀設計制作的一個花插,黃玉材質,中空以方便插花,底部以盤繞的枝葉為足,安放在鏤雕梅花的紋木座上,造型豐潤鮮活,端莊大氣。
翠佛手佩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枚翠佛手佩制作得十分精細,以質地上乘的整塊翠制成,碧綠的色度,點綴粉色的碧璽珠,將小巧玲瓏的翠佩襯映得更加精致。此件應為清代后妃所用,佛手的果瓣錯落有致,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佩飾之物。
佛手形象除了單獨出現外,還有一個組合,就是將佛手、壽桃和石榴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多福”、“多壽”和“多子”的三多紋,作為清代裝飾中常用的吉祥圖案,常出現在瓷器、服飾以及賞玩物件之上。
湖色三多紋妝花綢袍料(局部)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兜羅軟似綿,易種到人天。妙相終成果,清香不讓蓮。交枝疑合掌,曲指欲為拳。肯向車中擲,留將供法筵。”明代人徐熥的《詠佛手柑》一詩借佛學知識吟詠佛手,道出其形貌與香氣,前文便以此切題佳作作結。
最后,在寒氣逼人的冬日,大家不妨也放幾顆佛手在室內,感受一下古人別樣的情致,在新的一年博一份多福多壽、平安吉祥!
備注:本文內容以官方資料為基礎,在細節創作上適當地發揮了一些聯想和創造。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