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一套于我而言,回歸初心的裝機方案,雖然機箱本身爭議有一些,但是還是那句話,拋開需求片面談機箱本身就不妥,這套裝機的ITX機箱發布當天我就非常感興趣,不過因為各種原因擱置了,索性24年第一套裝機方案就給它了。
我7年前一腳誤入ITX主機,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當年做的一套ITX主機,也是類似的窄機箱,顯卡上置的方案,需求也是因為空間太過狹小,所以這類機箱依舊有著它小巧不占空間,還能兼容大顯卡的優勢。
得益于多處可拆卸設計,40系顯卡體積普遍夸張的今天,這套方案也可以容納高階顯卡,且對于顯卡散熱控制相當不錯。
不過因為窄體設計,處理器上限局限13600KF/14600KF,搭配760系列主板還需要進行BIOS設置,降低熱量,總體來說13490F這個級別處理器搭配高階顯卡是最佳選擇,當然如果你有更高階的處理器需求,最好考慮可以上塔式和水冷的其他方案。
這套配置同樣是做展示用,這類四合院ITX主板不太適合搭配部分下壓散熱,同時機箱電源接口會和散熱器在某個方向產生沖突,需要調轉方向,機箱內部空間略狹小,因為下壓散熱器調轉方向,會和機箱的前置USB3.0接線沖突,想要完美兼容就只能更換散熱,或者使用前置USB轉接線。
電源線必須做定制處理,不然理線基本就說拜拜了。
機箱設計外觀優秀,我就是貪它的顏值,另外設計理念不錯,但是做工,確實也是老生常談了,不過還好對于日常使用沒有壓力。
各位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配置表:
CPU: Intel i5-13600KF
主板: 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顯卡: 影馳RTX4070 20周年紀念版
內存: 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7200 24GB x 2
固態: WD_Black SN850X 2T
機箱: 分形工藝Ridge白色
電源: 追風者Revolt SFX 750
散熱: 利民AXP120-X67+TL-C12015W-S x2+TL-8015W x3(后續因顯卡沖突取消)
桌搭展示&整機細節
我很喜歡這種優雅小巧的白色ITX主機,分形工藝一直頗有設計的想法,每次機箱總能帶些亮點,拋去其他因素不談,這個白色的素雅外觀,真的很白搭家居,也不占地,年紀上去了,不喜歡折騰太多RGB。
當然也可以橫置擺放,更像一臺家用NAS或者藍光播放機。
側面展示,隱約能看到內部的雙12cm主動進氣風扇,原本設計自帶了14cm倆把風扇,但是滿轉速噪音略大,被我更換了12cm白色薄扇。
正面展示,個人感覺前面板的網布做了調整?也許是個人錯覺吧,不過實物效果沒那么差,通風和裝飾作用也還可以。
立式底座是我最中意的點,當然這個底座也可以轉換成臥式底座,前臉左側兩個接口可能會互相打架, 改成豎向的明顯可以解決問題。
換個角度,顯卡背板和主板一面也均為mesh網孔,對于顯卡散熱幫助很大。
高角度俯瞰,頂部也是mesh網孔,白色在照度不錯的環境下,整體精致感還是有的。
開箱一覽,為數不多能看到顯卡背板的ITX機箱,剛好也可以很好的展示這張影馳4070周年紀念版的背板。
下部則是反向安裝的利民X67 120下壓式散熱器,整機空間很緊湊。
另一面,使用薄扇基本可以支持3槽顯卡,另外對于背部有M2接口的ITX主板,也可以很好的輔助散熱,相對A4背靠背結構, 固態散熱壓力會小很多。
影馳RTX4070 20周年紀念版顯卡特寫,整張卡充滿了純白美學,而且也是少見的正異向風扇設計,背部的風扇也是純白風格。
電源和下壓散熱細節一覽。
放置薄扇,也可以到背部的影馳4070周年紀念版顯卡部分細節,顏值確實很耐打。
硬件展示&裝機
華碩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也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張ITX主板,具備垂直堆棧和四合院結構的特點,可以實現硬件的最大化兼容以及最大化緊湊布局。
另外供電也達到了10+1相供電,單相最大電流105A,支持旗艦處理器是沒有問題的,前提是你的ITX主板支不支持240以上水冷。
顯卡則是來自前段時間影馳推出來的RTX4070 20周年紀念版,走的純白風格,顯卡尺寸為330mm、137.7mm、45mm,雙槽位設計,正面鑲嵌了薄薄的亞克力面板,可以自行定義更換,面板背后則是鋁合金材質的本體,同時具備懸浮燈條的設計,科幻美學十足。
影馳20周年RTX 4070顯卡采用了∞散熱系統,其中風扇為正向+異向風扇組合,正面兩個風扇直徑100mm,為雙面靜霜風扇,數字20和影馳logo分列兩片扇葉中心。風扇周圍鑲嵌了RGB燈條。
顯卡右側區域則做了鏤空設計,可以清晰看到內部的散熱鰭片和熱管,這套散熱系統搭配了 5根直徑8mm的鍍鎳復合熱管,可以有效降低核心溫度,鏤空周圍區域也設計了RGB燈條。
鋁合金金屬背板,反葉風扇位于這里,直徑設計為了90mm,同時這個風扇還承擔了20周年元素中的數字0元素,非常有創意。
雙槽的設計讓這張卡可以適應很多ITX機箱,側面還包含了三根LED燈條,可以配合實現更多的RGB光效,同時一改之前供電接口位于側面的設計,做了一個隱藏設計。
單8pin的供電接口位于背部風扇上部,一個可拆卸磁吸蓋板下,使用傳統方案裝機的時候可以實現“無線供電”的清爽感。
這次使用的內存來自金士頓的新品,Renegade叛逆者7200,這個頻率很常見,但是單條內存為24GB容量,可以在ITX主板上實現最高48GB的超大容量,畢竟ITX主板僅有兩根插槽,對于組建吃內存生產力ITX主機的用戶,算是個最優解。
目前叛逆者最高頻率已經上跳至8000Mhz,覆蓋了高頻內存常見的頻段。
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7200設計風格相對此前的叛逆者風格沒有太大變化,依舊是大面積鋁制散熱片,我這次選擇的非燈條款,視覺效果上會更窄一些。
Renegade叛逆者7200具備三擋XMP配置,分別為6400、6800以及7200。
這三個頻率下對應的內存時序為CL32-39-39-80、CL36-42-42-105以及CL38-44-44-105,前兩者工作電壓為1.4V,XMP-7200 的工作電壓相對較高,達到了 1.45V。
相對于燈條型號,非燈條型號整體更加低調,也更符合本次裝機的整體風格。
風扇原本是計劃用兩個12cm薄扇取代自帶的兩個14cm 25cm厚度的風扇,以及頂部使用三個8cm的風扇輔助散熱。
12cm薄扇來自利民的TL-C12015W-S,使用薄扇對于顯卡的兼容性更強。
這顆薄扇使用了S-FDB軸承,15mm厚度,轉速1500RPM,風量為52CFM,主打一個靜音。
8CM薄扇來自TL-8015W,也是少見的8CM薄扇型號,同樣使用了S-FDB軸承,風量28.4CFM,轉速2200RPM,靜音表現亦不錯。
最后展示下本次裝機主體機箱,頗有爭議的分形工藝Ridge。
這類窄體機箱可以認定為原本A4背對背的設計,拆分成上下設計,相對于A4,散熱更合理,但是布置水冷不如A4方便。
分形Ridge除了采用窄體設計外,最大的亮點就是帶家居裝飾屬性,前臉的網布搭配白色箱體,配合臥式放置支架,可以很好的融入家居環境中。
MESH全網孔可以很好的緩解熱量,只是對于處理器來說,因為當下處理器都太熱了,下壓式解熱能力不足以承載高性能處理器。
螺螄殼內做道場,基本利用上了每一升體積,內置了四塊2.5寸硬盤安裝位置,SFX電源也有足夠空間可以理定制線,同時頂部也是做了可拆設計,方便較大尺寸的顯卡安裝,比如我這次安裝的影馳4070非常接近極限。
其實自帶的風扇可以去掉的,整個機箱價格還能下降一點,風扇性能沒問題,就是噪音略大。
在前臉安裝硬盤的前提下,顯卡支持最長325mm,不安裝硬盤甚至可以支持到部分4090型號,顯卡兼容性,在一堆12L左右的ITX機箱中算是很強的了。
安裝部分體積偏大的顯卡需要拆頂板,影馳4070這塊顯卡寬度略寬了一點,就差5mm左右就可以完美兼容頂部三風扇了。
影馳這張顯卡寬度為137.7mm,小于132mm的顯卡就可以完美兼容三個8cm風扇,不是分形不考慮加高10mm,而是機箱設計之初40系顯卡還未推出。
簡單性能測試
這次就簡簡單單做點測試。
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7200,加載XMP配置,7200Mhz頻率下,讀寫速度為105G/101G以及100G,延遲71.7ns,此刻時序方面為CL38-44-44-105,目前華碩這塊主板支持最高上限為7600MHz頻率,金士頓這套內存可以輕松超頻至7800Mhz甚至更高,稍微嘗試下能達到主板支持的上限。
做了一個顯卡的單拷成績,10分鐘平均溫度65度,此刻顯卡功耗為峰值179W,這個表現甚至不輸一些大型ATX機箱,顯卡溫度完全不用擔心。
主打2k場景的4070,影馳20周年RTX 4070紀念版在畫質全開,2K分辨率下略吃力,僅為38幀,不過開啟DLSS質量后就完全達到一個流暢的幀率,性能模式下進一步提升為96幀,如果繼續開啟DLSS Frame Generation,幀率進一步飆升至125幀。
F1 22設置則略微簡單一些,最高畫質,光追次高(默認)巴林賽道下不開啟DLSS ,也可以輕松跑到90幀,質量模式下143幀,性能模式下182幀,這個游戲完全可以將默認的最高畫質下光追提升一檔,完全夠用。
大表哥2亦然,光比、質量、性能模式下分辨是91幀、104幀、115幀。
4k分辨率下不開啟DLSS就略吃力了,賽博朋克17幀、F1 22 44幀、大表哥2 60幀;開啟DLSS后,質量模式下分別提升至35幀、78幀、75幀;性能模式下分辨提升至66幀、110幀、86幀,在DLSS3的加持下,影馳20周年RTX 4070紀念版表現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本次分享就是這么多了,這個機箱已經推出來一年了,不過我個人還是非常中意它的顏值,考慮到不占地和融入家居的屬性以及臥式擺放,不吹毛求疵,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