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進入到緊張的備戰備考的階段。此時潮新聞報道,有的初中學生學著大人的樣子,磕起了學霸同學的CP。雖然是一種惡作劇,不是主觀作惡,但對孩子成長發育也會帶來負面影響,也會破壞同學間的關系,影響班級團結。即便如此,也需要小心應對,簡單粗暴的方式,恐怕會從更深層面影響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甚至可能造成長久的心理壓力。
初中生對于“磕CP”這種事,既表現了他們內心對于男女感情的懵懂,也體現了教育之外大的社會環境的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社會和家庭兩個方面的影響?!翱腃P”作為粉絲經濟的一種具體表現,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媒介的大力宣揚。現在講究流量,有流量的新聞信息,媒體自然不會放棄?,F在的中小學生,身邊的電子媒介舉不勝舉,電子手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紙書等等,完全被此類媒體信息所包圍,不可避免會接觸到成年人的話題。此為社會環境其一。其二則是家庭環境,如今的初中生父母,絕大多數都是80、90后,在他們成長的年代里,就已經被媒體設置的議題所包圍。成年之后,不可避免關注此類話題,并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反復提及,05后甚至10后的中小學生,受大人影響,也會對CP話題感興趣。
所以,“磕CP”這樣的話題,只不過是孩子們發自本能,在媒介和家庭影響之下所做出的自然反饋。這表明,我們本就已經生活在一個萬物皆媒,媒介信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時代,自然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認為可以把孩子放置到一個近乎真空、與社會影響相隔絕的“氣泡”之中進行培養。對于社會已經存在的影響,尤其是某些在教育者看來是“負面”的影響,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說明,就擺上了大家的議事日程。有的觀點認為,應該盡可能杜絕來自社會的不良影響,讓孩子盡可能在純潔的環境中接受教育?,F在來看,這種觀點和努力是徒勞的,甚至有可能產生反效果。越是強調不要做的,青春期的孩子反而生出“偏要去做”的逆反心理,結果適得其反。另外一種觀點則屬于放任派,認為“存在即合理”,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中自然成長是最好的,越早了解社會越好,就越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這種觀點有其合理之處,但同樣缺乏對未成年人心理發育規律的了解。未成年人的心智并不成熟,價值體系尚未形成,對于來自社會的影響,缺少判斷力,分不清是非,需要教育者協助建立起正確的三觀。好的內容自不必說,正能量的宣傳鼓勁處處可見,孩子們接受充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自然會茁壯成長。但除此之外,社會還充斥著一些丑惡、扭曲、低俗的信息,當然要盡量讓它們遠離我們的下一代。處于兩者之間,卻還存在著大量的“灰色”地帶,需要教育者積極引導,而不是一味杜絕。像“磕CP”這樣的信息,表面上看是模仿男女明星的行為,實際上是關于情感與性教育的問題,就是灰色地帶中的重中之重。處理得好,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性和婚戀觀,處理得不好,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可謂影響深遠。
然而遺憾的是,中國人傳統上對情感與性的教育是缺失的,缺乏科學理性的認知。儒家傳統認為這屬于是“男女之大防”,不能公開討論,更不能越雷池一步。這種傳統觀念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的教育,雖然生理衛生知識已經進了課堂,但要么匆匆帶過,要么壓根就不提。涉及到某些章節的時候,甚至有的干脆就讓孩子們自學。除了性教育之外,感情的教育也十分重要。在這樣一個媒介化生存的時代,存在大量需要情感表達的場景,情商已經被認為是比智商更為重要的素質,學會表達情感,對于未成年人未來的人生道路,可謂至關重要。但我們的傳統同樣是一個內斂含蓄的民族,愛人之間,家人之間,并不十分善于表達情感,由此而產生了不少的人生遺憾。說到“磕CP”,其實正是青春期的孩子在性成熟和情感養成的過程中潛意識的體現,需要得到高度重視。他們用這種方式提出了問題,而解決問題卻需要我們大人出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