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杭州市一個老人突然站出來公開對外宣稱,他是已故去的毛主席的第三子,生母就是楊開慧。
這個消息在當時直接引爆了整個社會的輿論,因為毛主席第三子的身份不僅僅是對于毛主席,對于整個全中國來說都是一件需要謹慎對待的事情,出了岔子誰也擔不起責任。
而那個杭州老人,名叫鞠濤。
他稱長大以后跟著養父的姓,自己的本名應該是叫“毛岸龍”,他從養父母口中得知自己正是毛主席和楊開慧所生育的那個失蹤的小兒子。
為了證明自己身份的真實性,他還專門出版了一本達16萬字的自傳書,書里的內容便是他從小到大的人生經歷。
那么,這個突然蹦出來聲稱自己本名“毛岸龍”的杭州老人鞠濤,身份真的屬實嗎?
為何偏偏要在主席逝世后十多年才揭露這個“真相”呢?
楊家有女,曾展纓眉
1901年初冬,家住長沙的楊昌濟先生喜獲愛女,后者便是楊開慧。
因父親楊昌濟在外求學新思想,幼年時期的楊開慧心中最敬佩的便是母親向振熙,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屬于女性的特有力量,哪怕不是男兒身,也一樣可以和男子比肩。
及至楊開慧到了上學期,楊昌濟一力主導了女兒的求學之路,專門把她送到了長沙當時的第四十初中,算是那個學校首批招收的女學生。
國內辛亥革命爆發,社會上新思潮踴躍,眼看楊昌濟先生尚在國外,楊開慧在受到新思想的沖擊后,突然感覺到自己也該為這初興的革命事業做點兒貢獻。
幾經思索之下,她把目光投向了家中的母親,她想著動員母親一起走進學堂,接受新鮮事物的熏陶。
1913年楊昌濟先生回國,楊家舉家從湖南遷移到了北平城。
自那時起,楊昌濟家中的書房便從未缺少過進步人士和新青年的身影,在旁的楊開慧也借此機會加深了自己對進步思想的理解,深感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沉重責任。
也就是在父親的書房,楊開慧第一次遇見了毛主席。
那時的毛主席在楊昌濟先生眼中只是一個祈求進步的湖南老鄉,而后來毛主席“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也是楊先生牽線介紹的。
從毛、楊二人初相識,一對兒年輕男女心中不僅有著對革命和新思潮的積極向往,同時雙方也在這種思想交流中革命感情得到了升華。
1920年初,楊昌濟先生去世,楊家搬回了長沙。
同年,在北平求學多年的毛主席也再回長沙。
那一年的寒冬之際,毛、楊兩位革命青年正式締結了紅色婚姻。
自那以后,楊開慧便跟著丈夫毛澤東一路從長沙出發,再到上海、韶山,終抵廣州,期間她堪稱毛主席的“賢內助”。
不僅充當了秘書和助手等關鍵身份,在家庭中她還是毛主席的妻子、子女的母親和公婆的兒媳,身兼多職的困難情況下她依然頑強堅持。
“白色恐怖”爆發后,楊開慧和毛主席分離后轉移到了板倉搞地下工作。
也是在那時她深感自己的三個孩子必須要和自己分離,不然一旦自己出事后果不堪設想。
幾經權衡下,她把三個孩子寄養在了娘家,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思念之后才會偷偷去看一眼。
1930年10月,楊開慧心中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在回老家途中被軍閥逮捕,當時她內心早已確定,此生可能再無緣見到自己的三個孩子了,希望他們能夠平平安安長大。
慷慨就義
被捕后的楊開慧遭受了軍閥的種種酷刑,但她依然靠著堅強的革命意志忍住了生命的苦痛,面對敵人她什么話都不想說。
和她一同被抓的還有有8歲的毛岸英和保姆孫嫂,不過這兩人根本不清楚楊開慧的事情,哪怕在軍閥刁難之下也沒能得到什么有用信息。
于是,軍閥們再度開始對楊開慧進行威逼利誘,對方聲稱,只要楊開慧能夠公開對外宣布和毛澤東解除婚姻關系,那么被抓的三人全都能安全出獄。
可惜,等待他們的是楊開慧的革命堅守,從她那里絕無可能得到背叛革命和丈夫的消息。
就這樣,1930年11月,楊開慧在被敵人帶出牢房前,專門叮囑了孫嫂要照顧好孩子毛岸英。而后,先后三聲突兀的槍響過后,年僅29歲的楊開慧慷慨就義。
那以后,毛岸英和孫嫂被釋放,只不過這還是軍閥們的陰謀,對方想要借助二人的蹤跡等候抓捕毛澤東的機會。
楊家在得知國民黨的陰謀后,偷偷讓孫嫂帶著三個孩子躲到了鄉下,也好避避風頭。
之后,在我黨相關同志的幫助下,毛主席的三個孩子被轉移到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園,里面大多數我黨同志“寄養”的子女。
三年后,白色恐怖的危機終究還是波及到了這個堪稱“世外桃源”的幼兒園,園區徹底解散。
毛家的三個孩子也在這時第一次分離,大哥毛岸英和二哥毛岸青一路被董健吾拜托給了外室撫養(后兩人脫離董家,1936年被我方地下黨找到)。
三弟毛岸龍卻在分離后蹤跡消失不見。
事實上,毛主席也曾試圖尋找過自己丟失的“幺子”毛岸龍的蹤跡,但很多找到的懷疑對象,最后都確定不是,因為過往經歷中時間和地點都對不上。
畢竟那時候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還是相當落后的,并不像現在可以進行人與人之間的DNA對比鑒定,那時只能靠著各種手段和搜集到信息等來綜合確認一個人的過往身份。
曾有小道消息曝出,據悉毛主席曾經找到過一個身份疑似“毛岸龍”的中年男性,甚至雙方差點兒就見面了,但最終還是毛主席一方選擇了“停手”。
按照毛主席的意思,自己的那個幺子長到現在,肯定已經是養父母家中的頂梁柱了,都這么多年了,就不找了,不用去打擾他的生活了。
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不管是失蹤的“幺子”毛岸龍,還有主席和賀子珍所出的毛岸紅等,最終也都放棄了尋找對方的蹤跡。
那么話說到現在,前言中那個聲稱自己是“毛岸龍”的杭州老人鞠濤,難不成真的是毛主席曾經丟失的“幺子”?
驚天炒作
前言中的鞠濤寫過的那本自傳,書名《毛澤東之子:毛岸龍》,全書字數達16萬。
翻開書頁后,字里行間可見的,都是鞠濤以毛岸龍身份表達的對父親毛主席的思念和感懷之情,文筆確實寫得很煽情,讓不少讀者都產生懷疑,難道鞠濤真是“毛岸龍”?
但事情的真相很快就被杭州當地警方查清了,老人鞠濤也只不過是一個“炒作”毛岸龍身份的問題人士罷了。
實際上,“尋親小組”就毛岸龍的個人特征向毛主席做過問詢,他們得知幼年時期的毛岸龍鼻翼左側是有一個痣的,和毛主席下巴上的那個痣很接近。
而鞠濤臉上相當光滑,對方也表示自己小時候把那個痣給點了,不得不說是真的可笑。
從當年經歷白色恐怖的革命前輩口中拼湊出來上海的大同幼兒園,對于毛岸龍還是有記憶的。
毛岸龍當時在幼兒園后期間因痢疾住院,被送往醫院后悲劇就已經發生了,只不過那時整個幼兒園都面臨解散,所以這個噩耗并未告知毛岸青和毛岸英這兩兄弟。
講到這里,只能再度緬懷楊開慧先生,巾幗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