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沒有收到過類似這樣的電話或者短信?
“你好,根據系統,授信你一筆50萬的信用貸款”,“你的貸款已審批通過,金額30萬,月息3厘,最長8年隨借隨還”,“您好,我們是XX金行信貸中心,根據系統顯示,您可以獲得一筆20萬元的消費備用金,申請秒批無門檻,年利率僅為……”
如果您恰巧有資金需求,面對貸款中介提出的如此便捷和低成本的貸款途徑,是不是立刻就心動了?利息低、期限長、純信用、無抵押,聽起來確實非常誘人,但誘惑的背后往往藏著深不見底的陷阱。那么這些不法貸款中介是如何一步步引誘客戶付出高額貸款成本的呢?今天我們來一次逐步解析。
第一:永遠是電話和短信的引誘
文章開頭列出的那些話語示例,就是最常見的誘騙話術。除了這些話術外,這些不法中介還常常冒充銀行的工作人員以騙取客戶的信任。但話術雖千變萬化,基本中心誘惑點卻只圍繞:無門檻、低利率、必成功!
聽到這些話術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對方所稱的某某銀行或某某貸款機構,連一個人的征信、收入、資產這些基本情況一點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怎么可能直接承諾以如此低的利率發放貸款呢?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不會在毫不了解別人的任何情況下借給對方錢吧,更何況以謹慎為原則的金融機構。
第二:以包裝和造假消除顧慮
一旦你被他們的巧舌如簧所吸引,表現出了對貸款的需要和興趣,那么這些不法貸款中介立即開始進一步打消你的顧慮,套牢你這個潛在客戶。
這些“黑中介”往往宣稱自己是與銀行或金融機構深度合作的放貸渠道,個人申請貸款難,但他們申請就易如反掌。什么“綠色通道”、“簡化審核”、“前置審核”等等詞匯頻繁拋出,明示暗示客戶,只要向其繳納一定的中介服務費,那就是輕松放貸無壓力。為了進一步展示自己的能力,不法貸款中介往往還會展示多個不同的貸款人申請成功的截圖,這些不可信的圖片經過他們的各種言之鑿鑿的說明,就變成了誘導你的的“成功案例”。
事實上,所有正規的金融機構,都有非常嚴格的貸款審核流程,并非某個渠道或個人所能夠左右的,哪里會有什么“內部”之說呢?借款人如果不辨真假、信以為真,只會白白被騙高額的服務費。
第三:圖窮匕見磨刀宰客
等客戶對這些不法金融中介的謊言信以為真,與其簽訂中介協議,并開始申請貸款的時候,往往問題就接踵而至了。
最常見的操作就是,中介經過一番打電話、查系統等等“申請”和“研究”,便對客戶宣稱其征信記錄實在非常不好,根本不能在XX銀行申請到低息貸款產品,但是經過他們的關系和運作,仍然可以貸到一定金額的款項,但利率就高了不少,手續費、服務費也得加收。結果就是,客戶的貸款的利息超高,貸款的平臺很可能是某個小貸機構,而且在貸款拿到手時,就不得不支付這些“黑中介”高昂的服務費用,整個的貸款成本極高。
更嚴重的情況還可能是直接就被騙了費用。這些人以需要有幾萬元做材料、做消費憑證等等為接口,等客戶將幾萬塊交過去,就會發現承諾的XX銀行并不會放貸,而提供貸款的是個高息的小貸公司。這時客戶要不就是頂著高額利息拿了小貸公司的貸款,要不就只能忍痛舍棄了幾萬塊的費用。
認清嚴重后果 遠離不法貸款中介
中介輕易相信這些不法中介而進行貸款,除了遭受高昂“中介費”損失之外,還會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第一,很可能陷入高息貸款泥潭而不能自拔。在一系列操作之后,客戶被哄騙迷惑,拿到了不正規的小貸公司的資金,高息高費用,使本來就資金緊張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
第二,征信記錄出現不良記錄。這些不法中介在替客戶申請各個銀行的貸款時,往往并不顧及對客戶征信的影響。他們會在短時間內頻繁向多個銀行進行貸款申請,而銀行在審核貸款申請時,查詢客戶的個人征信記錄是必須流程,所以就會有連續多次的征信查詢被征信系統記錄到個人的名下,而這種征信查詢記錄是會影響一個人的征信評價的,比如,購房貸款申請利率優惠,正常申請某個銀行的貸款等等。當這些申請被拒,可能個人就會再次付出受害成本,而征信評價的改良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可謂是后患無窮。
第三,客戶“被偽造”材料去申請。一些不法中介為了能順利申請貸款從而得到中介費用,很可能會隱瞞客戶以偽造的虛假材料去申報。這種以欺詐銀行的方式騙取貸款的行為,屬于較為嚴重的違法行為。在客觀上,客戶就是在與黑中介合伙實施騙貸行為,一旦出現出現問題,后果非常嚴重,悔之晚矣!
(來源:寧夏處非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