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曉偉
離釜山市東面約十三四里之遙,有海云臺溫泉和東萊溫泉風景區,是外國來韓觀光和訪問的人必被邀往地方,甚負盛名。
海云臺在海邊,溫泉呈水清見底,卻是咸味的。在那里旅店林立,有如臺北市郊的新北投。比較規模大的是國際旅社和鐵路局招待所。三樓建筑地方整潔,風景甚佳,浴后遠眺海景,閑看海鷗翱翔,甚為自得。
東萊溫泉區是在一個山谷盆地,水清而無味。附近有東萊公園,可供游人賞覽。公園在山坡上,里面有寺觀,一大片高聳的松林。游憇其間,可聽松濤。公園的入口處有一座廢棄的城樓,名曰望美樓。
據云,每逢春秋佳日,附近男女老幼成群結隊來游,尤其是過去人在公園里遍植櫻花。花開季節,游人攜帶酒食,載歌載舞,歡盡始歸。慶州是韓國千年以前新羅王朝國都。西元前五十七年間,韓國民族在今日的慶州定都建立新羅國,稱為金城。計歷樸氏十王,金氏三十八王,共五十六王朝,凡九百九十二年。
在新羅國金氏文武王時代(六八O年),國威發揚,討滅百濟和高句麗,首先統一了朝鮮半島。史載,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后,依我國唐朝學制設“國學”于慶州。教授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大學、中庸、論語、左傳等儒家經書。同時上表唐朝,請準派新羅學生將來中國留學。今日代表韓國民族精神的“花郎魂”即是新羅精神,亦是尚武精神,是一千五百年前留學中國的圓光法師所倡導的。
“花郎魂”以“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交友以信,臨陣無退,殺生有擇。”五戒為教育目標。受訓練的健兒如花之盛開,故稱戰士為“花郎”。新羅是東方接受中國文化最早的國家。佛教的美術建筑,在新羅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今日慶州佛國寺和石窟庵佛像壁畫已成為韓國文化瑰寶。
筆者注:
韓國人把儒教視作“國學”,并把中國儒釋道思想與韓國傳統思想結合起來,對于韓國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韓國人之剛烈,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他們對儒學的參悟。真興王時代創立的“花郎道”,其中便有一條以“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交友以信,臨戰無退,殺生有擇。”為修養要義。
事君則忠:對國家和政府應該保持忠誠,積極為國家服務,維護社會穩定。
事親則孝:作為子女應該尊敬父母,盡孝奉養,不辱家門。
交友則信:與朋友相處應該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欺詐不背信。
臨戰無退:戰場上不當逃兵。
殺生有擇:對動植物的殺生有選擇,需要擇時擇物。如圓光法師說六齋日和春夏之季不殺生,是擇時;馬牛雞犬使畜和肉不足一臠的細物不殺,是擇物。擇時、擇物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
“在那里旅店林立,有如臺北市郊的新北投。”解開了外曾祖父在國外35年的失蹤之謎。筆者推測,外曾祖父在1929年左右從浙江青田啟程,到過臺北的新北投,隨后又去了韓國的釜山和慶州。結合日記后面顯示的時間,推斷他在1929年到1957年間生活在韓國。后來才去了德國和荷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