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末,呼蘭籍才女蕭紅創作了一部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在中國近代的文學史上,也有著一定的地位。很多人也正是因此而知道呼蘭,呼蘭原來是個縣,現在改為區,隸屬于哈爾濱市,位于哈爾濱北部,松花江北岸,呼蘭河下游。呼蘭面積不算大,人口也不多,近現代的人文歷史遺跡還算不少,有興趣看完的話,至少也要一天的時間。
張愛玲齊名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魯迅先生的學生蕭紅,是呼蘭籍名人的代表,她的故居,就在呼蘭區的中心位置,也是來呼蘭必打卡的地方。
蕭紅出生于地主家庭,故居建于1908年,1911年蕭紅在此出生,她在這里度過了少年時代,《呼蘭河傳》就是描繪故鄉呼蘭小城的風土人情與人間百態。
蕭紅故居旁邊還有紀念館,甚至連整個街區都叫做蕭紅文化創意街區,不過要想參觀故居和紀念館的話,要記得早點來,下午4點半就關門了。
1942年,年僅31歲的蕭紅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按照她的遺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她的丈夫端木蕻良將骨灰一半埋在了香港淺水灣的山坡上,后來遷回廣州銀河革命公墓安葬,家鄉的墓位于呼蘭西崗公園內,是一座青絲冢,棺室內陳放著蕭紅逝世時,端木蕻良剪下來并珍藏了近50余年的一縷青絲。
蕭紅1942年死于肺結核,大概10年后,在她故居對面建了一座結核病防治院,當然醫院應該和蕭紅沒有什么關系,當時主要是為了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解決東北產業工人中嚴重流行的結核病。
結核病防治院由高崗簽發批準建設,從病房到33米高的水塔,都是由蘇聯專家設計,妥妥的蘇式風格。
醫院至今仍在用,叫做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除了醫院建筑本身是歷史建筑外,醫院旁還有三處黑龍江省保。上圖為省保石公祠,是奉系軍閥將領石得山的祠堂,建于1927年。
石公祠前面有釣魚臺,釣魚臺有兩個建筑,一是功德牌坊,二是釣魚臺,建于1924年,均為石得山所建。
1927年建的呼蘭文廟也在醫院旁,文廟規格放在中原省份算不上什么,但卻是黑龍江省僅存三座文廟之一。
如果說文廟算是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建筑外,那么呼蘭還有兩座宗教建筑值得一看,一座便是著名的呼蘭天主堂。
呼蘭天主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外觀類似巴黎圣母院,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建于1908年,這座天主堂有兩個故事,一是天主堂歷史上發生過兩起震驚中外的事件,史稱呼蘭教案。二是蕭紅小學畢業后,父親不想讓她去哈爾濱讀書,曾被迫輟學在家,蕭紅為了上學就威脅父親,說不讓上學就進教堂做修女。
而另一座宗教建筑就是呼蘭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始建于1877年,原在呼蘭河邊,由于河水泛濫,1956年遷到了城里。
這座清真寺比較小,主體建筑只有拜殿和瑤殿,硬山、明柱、卷棚蓋,傳統的中國建筑風格,雖是異域宗教建筑,卻是妥妥的中國風。
離清真寺不遠處有座西崗公園,建于1916年,百年歷史的公園,在中國并不多見。西崗公園歷史建筑眾多,還有一株極為罕見的百年仙人掌。
公園內最為精美的歷史建筑當屬這座建于1927年的四望亭,八角形攢尖頂,重檐翹角,是黑龍江古典園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昭忠祠也是建于1927年,是紀念民國期間剿匪戰死的官兵,原祠堂掛有“為國為民”、“鐵血英雄”等牌。,民國直至解放初期,黑龍江的土匪可是赫赫有名,勢力眾多。
而這座石臺子其實是偽滿時期的英靈塔塔基,1934年,當時的偽濱江省在西崗公園搞了一個所謂的“慰藉英靈”大會,“慰藉”死在中國的日軍軍人和效忠日本的偽軍,搞完后全省27個縣捐款建了這座英靈塔。1945年日本投降后,憤怒的呼蘭民眾扒掉了塔身,塔基倒是留存至今,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呼蘭其實還有一個地方值得一去,那就是呼蘭站,呼蘭站是濱北鐵路上的一座車站,建于1926年,至今在用。
為什么呼蘭站值得來,因為濱北線的電氣區段到呼蘭站前的徐家站為止,所有經濱北線去往黑河、北安方向、綏佳線去往佳木斯、伊春方向的內燃列車都會經過呼蘭站,在這里幾乎可以看見哈爾濱車務段全部的內燃機車品類。
關鍵是火車站旁還有一座橫跨鐵軌的人行天橋,是拍火車的絕佳角度,所以說呼蘭站是火車迷們的勝地之一,不是火車迷也可以來看看,畢竟能有這么好角度拍攝內燃機車的地方并不多。
呼蘭站的車次頻度很高,你在天橋上等著,沒幾分鐘就有火車經過,汽笛聲響起,這感覺太懷舊了。
呼蘭區因呼蘭河而得名,它的建城歷史可追溯到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是黑龍江省最早開發的五城(齊齊哈爾、黑河、墨爾根、布特哈、呼蘭)之一,歷史比哈爾濱還要悠久。呼蘭離哈爾濱中心城區10多公里,車程半小時左右,爾濱如此火的這個冬天,如果你對歷史人文或者火車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呼蘭看看,呼蘭沒有哈爾濱的那份繁華熱鬧,但有東北小城獨有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