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世上,離不開對各種事物的感覺。我們所能看到的,可以叫視覺;我們能聽到的,可以叫聽覺;而我們能感觸到的,則可以統稱為感覺。它們賦予我們的魅力,是獨特而又印象深刻的。
圖\攝圖網
在肖江虹老師創作的作品《儺面》當中,就運用了許多感覺層面上的文字,去表達和演繹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些感覺,自然容易地讓我們印象深刻。對于讀者來說,閱讀時往往可以感受到視聽觸的多維元素。
當然,這些感覺的呈現,作者大體上是可以給我們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又多彩的場景的。由視覺、聽覺以及感觸等構成的世界,擁有著真實感、逼真感以及現實感。它們,是立體的、豐富的。
視覺
視覺,是我們所能看到的事物的顏色、形狀、大小、材質以及質地等。它們出現在我們的眼睛之前,成為一種畫面般的東西,進入到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了解和知曉它們的外在特征。
作品《儺面》,就使用文字的方式,為我們讀者呈現了有關視覺層面上的外在。如此,更為容易地讓我們讀者記住和記憶這些事物的特征和特點。同時,也讓作品的內容更具有畫面感。
圖\攝圖網
秦安順是作品里的人物,作者通過這個人物的視角,為我們闡釋了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事物的樣子。如在描寫秦安順見到的兩個人物的時候,他所看到的人的外形,是穿著黑袍的。這,是一種視覺呈現。
再如,秦安順看到的四周泛著的藍光,以及門口那棵紫荊樹開出的花串。作者以淡藍色的視覺,去呈現在他的眼前,呈現在我們讀者的眼前。這種通過顏色來表達視覺的畫面,也容易讓我們讀者印象深刻。
作品里使用顏色等視覺畫面來展示事物和場景的地方,也許還有不少。我們可以從當中的文字里,慢慢地體會和感受。從而,體驗這種顏色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印象和視覺感。
聽覺
聽覺,很多時候就是我們所能夠聽到的各種聲音的感覺。聲音,有許多種類的存在。通過文字的方式將聲音表達出來,既可以讓我們收獲現實中的想象,也可以感受到聲音的獨特魅力。
作品《儺面》當中,很多地方也采用了聽覺呈現的方式,通過文字將主人公所可以聽到的聲音,進行了表達和描繪。我們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往往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圖\攝圖網
故事中的場景描寫里,曾經寫到,莊戶人趕早的狀況。那時,漸漸有了人聲、狗吠聲以及孩子的哭聲。這種聲音的聽覺的描寫,較好地將場景從黑夜轉為白天的過渡,進行了聽覺上的展示。
而作品里,還有那些遠遠近近的野獸的叫聲,戴面具的人嘴里發出的叫聲等。這些,都以聽覺的狀態,為我們營造了閱讀過程中的場景氛圍和真實感。這些聲音,更讓作品描繪的場景環境,更為富有形象感和立體感。
作品以聽覺的方式,向我們讀者傳遞了故事場景里所呈現出來的由聲音營造的環境。我們在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仿佛也真的可以聽到這些聲音,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會。
感觸
感觸,在這里其實可以理解為除了視覺和聽覺以外的其他的感覺。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味覺、觸覺等。它們,都會以不同層面的感受,帶給我們以特殊的體驗。當然,包括了文字里所寫的感觸。
作品《儺面》,以它多維的味覺、觸覺等元素,向我們讀者傳遞了一種主人公在經歷事件時,所體會到的各種感受。從而,讓我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在里面。這,也是豐富感覺的手法。
秦安順種植有皂角樹,因此,在某種特殊的機緣下,他深吸氣息的時候,會聞到淡淡的皂角味道。當然,這是他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種味覺上的體驗。我們在閱讀時,仿佛也可以體味到皂角的氣味。
除了味覺的文字表達,作品《儺面》還運用了觸覺上的文字,為我們闡釋了秦安順的感受和體驗。如亮光炸開后,秦安順的雙眼感受到了刺痛。刺痛的文字,便是對他的觸覺上的一種描寫與體現了。
作品從味覺、觸覺等多種感觸的層面上,為我們呈現了秦安順的經歷。或夢幻或真實,但都有味覺、觸覺等感覺上的展示。所以,它能夠讓我們讀者感到逼真和傳神。
作品《儺面》,以它多維度的感覺進行描繪,展示了豐富的場景畫面和人物感受。我們在閱讀關于作品人物、故事、經歷以及環境等的時候,往往都可以體會里面的多維世界。從而,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記和引發形象的想象。(文\藍千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