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女兒無意間發現我額前三根白發,便帶著弟弟一起笑,爸爸,過兩天你就四十歲啦,你老啦!
三根嘛,不算多,我爸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白了半頭啦。
站在整四十歲的關口,想起蘇軾三句詩詞,與已經步入中年的同好們共勉,向還年輕的朋友們爹味一下,你們最好也記住這幾句話,將來用得上。
第一句:鬢微霜,又何妨。
以前俗話講,男人四十一枝花。現在新話講,保溫杯里泡枸杞。
四十歲,是繼續奮發有為,還是躺平擺爛?其實,蘇軾已經給出了答案。
寫這首江城子的時候,子瞻虛歲四十。用我們這的話說,男進女滿,如果蘇軾辦了壽宴,也正要在這年請客了。
他成名甚早,在王安石變法的背景下,雖然在朝廷很難混得下去,但四十歲就已是太守,并不算晚。《陌上桑》里,秦羅敷不無驕傲地稱贊自己的夫君,“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盡管,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十分普通、平凡,無官無勢也無多少錢,卻又正是有父母妻兒之時,落在我們肩上的擔子,雖然不輕,但必須得挑。
因此,四十歲,又如何?頭發白了,繼續沖。這既是生活的壓力,也是人生的動力。我們站在半山腰,不能半途而廢,只能勇猛向前。
第二句: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
健康長壽,自古即是人類的追求。秦始皇派徐福帶童男童女出海尋長生藥而不得,卻無礙于千載而下人們對于此事的孜孜不倦。
蘇軾亦然。
《東坡志林》里,便留下他煉內外丹的記載。“取首生男子之乳……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來亦可。以硃砂銀作鼎與匙……慢火熬煉,不住手攪如淡金色,可丸即丸,如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亦不限丸數。此名陰丹陽煉”。盡管現在看來不免荒唐,但于蘇軾,卻是追求健康長壽的積極嘗試。
他用這句詞告訴我們,凡事多往好的地方想,身體健康,才能喝才能玩。
四十歲的人,不可避免的,身體機能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但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卻都需要我們身體棒棒,吃嘛嘛香。
因此,我們還是要擺正心態,積極鍛煉,少熬夜,多休息,爭取把好身體多留幾年。
第三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并非隨口說說而已,而是多少代古人經驗的總結,可謂放之千古皆準——除非人類被機器所取代——只要肉身還有存在的空間,只要大腦還是思考的工具,那么,我們就會發現,科技可以日新月異,思維卻是千年少變。便如蘇軾向母親說,我也要學范滂,做個不畏權勢之人,而今人讀此故事,無論是于范滂、蘇軾還是蘇母,仍然會產生共鳴。
古人尚可四十而少了很多疑惑,何況利于解惑的網絡時代的我們呢?
看過了太多人,看清了多少事?通透二字,應該要成為我們的自覺。
精力本就有限,人到中年,更應該放棄一些執念,只聚焦那些真正重要的人和事——生我養我的父母,已生需養的孩兒,同床共寢的配偶,三觀相符的朋友……還像以前一樣為了個與自己沒多大關系的事,在群里跟別人打嘴炮到半夜?沒必要了吧!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