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0年,庚子年,這一年的7月17日到21日,沙俄侵略者在黑龍江左岸制造了兩起駭人聽聞的慘案,一為海蘭泡慘案,二為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兩次大屠殺,7000余中國人被俄兵手持刀斧砍殺和推入江中溺水而亡,其手段之殘忍連外國人都不忍直視,紛紛譴責,美國歷史學家貝弗里奇說:“這一慘案是俄國在遠東歷史之中臭名昭著的丑聞!”目睹這一慘案的日本間諜石光真清說:“這是黑龍江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屠殺,最大的悲劇,最大的罪惡” 。甚至連部分屠殺者都受到良心的譴責,一個俄國兵說,“殺人的一方,完全滅絕人性,他們不是魔鬼,便是畜性。在人世間竟能看到如此慘景…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這兩起慘案,史稱“庚子俄難”,沙俄通過屠殺將黑龍江左岸完全占為己有。海蘭泡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報喜城),就是現(xiàn)在黑河市對面的那座城市,江東六十四屯本為中國人永久居住地,被沙俄屠殺占領(lǐng)后,故土就在璦琿鎮(zhèn)對面。
海蘭泡慘案,5000余名中國人被屠殺,鮮血染紅了江面,江對岸的璦琿副都統(tǒng)衙門楊繼功記述:“二十一日(公歷七月十七日)午前十一鐘時,遙望彼岸,俄驅(qū)無數(shù)華僑圈圍江邊,喧聲震野。細瞥俄兵各持刀斧,東砍西劈,斷尸粉骨,音震酸鼻,傷重者斃岸,傷輕者死江,未受傷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滿江洋”。
120多年過去了,璦琿鎮(zhèn)猶如東北一座普通而寧靜的小鎮(zhèn),只是璦琿這兩個字太過特別,容易讓人傷心,想起那份丟失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璦琿條約》。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牌子,預示著這里有著不同尋常的歷史,璦琿鎮(zhèn)是黑龍江省唯二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可以說絕對的實至名歸。
一條寬闊的黑龍江蜿蜒流過,左岸是俄羅斯,右岸就是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璦琿鎮(zhèn)。
寬闊的江面上有中國的巡邏艇駛過,而對面的俄羅斯,人煙稀少,只有茂密的樹林中,偶爾矗立著一兩座木質(zhì)崗亭。
江邊有璦琿海關(guān)舊址,始建于1909年,特殊的年代,這里成為了人民公社,海關(guān)也罷、公社也罷,都已是舊址。
璦琿其實有老城和新城之分,左岸的老城如今已在俄羅斯境內(nèi),右岸的璦琿鎮(zhèn)就是璦琿新城所在地,璦琿也是歷史上最早的黑龍江將軍駐地,1690年,黑龍江將軍遷駐墨爾根后,璦琿新城即由璦琿副都統(tǒng)留守,明清以來,這里一直是中國北疆的軍事重鎮(zhèn)。
1858年5月28日中俄在此簽訂《璦琿條約》,主要內(nèi)容是:俄國割走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lǐng)土,只在璦琿對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塊地區(qū)(后稱江東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國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轄權(quán),并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lǐng)土劃為中俄共管(后又被沙俄侵占)。
《璦琿條約》是中國歷史上丟失領(lǐng)土最多的條約,正如恩格斯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面積的領(lǐng)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璦琿將軍持劍矗立黑龍江邊,對岸那片土地,歷史上就是中國的故地——江東六十四屯。
如今肥沃的故地上已經(jīng)村落稀疏,但1881年時的據(jù)沙俄當局調(diào)查,“中國臣民達一萬四千人,其中漢人八千六百人,滿族四千五百人……共一千二百六十六戶。”
1900年的“庚子俄難”中,沙俄在此屠殺2000多名中國人,將這片適宜耕種的肥田沃土占為己有。
與左岸的人煙稀少相比,右岸的璦琿鎮(zhèn)房屋相對密集,植被茂盛處和左上角的紅色屋頂,正是鎮(zhèn)上兩處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璦琿歷史陳列館,國家一級博物館,這里也是璦琿古鎮(zhèn)的必到之處。
陳列館所在地,也正是璦琿新城的核心地帶,如今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魁星閣堪稱璦琿新城的標志,1900年,沙俄入侵璦琿新城,整座城被燒成一片瓦礫,只剩下這座魁星閣,45年后的1945年8月,蘇聯(lián)紅軍的炮火又正正當當?shù)負糁辛怂率归w頂塌陷,如今的魁星樓是1983年重建。
魁星閣后的璦琿歷史陳列館是璦琿鎮(zhèn)乃至黑河市最值得游覽的地方之一,在這里你應(yīng)該好好地了解《璦琿條約》和“庚子俄難”,你也就能明白俄羅斯是個貪婪暴力且出爾反爾的國度,對周邊國家從來只有傷害。
他們通過暴力與謊言一步步蠶食中國的領(lǐng)土,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以及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
《璦琿條約》規(guī)定的璦琿對岸精奇里江上游東南的一小塊地區(qū)(后稱江東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國方面的永久居住權(quán)和管轄權(quán)。最終也被他們通過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占為己有。
俄羅斯對領(lǐng)土占有從來都是貪得無厭,歷史上他們甚至還想推行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意圖把長城以北變成所謂的“黃俄羅斯”,后因日俄戰(zhàn)爭戰(zhàn)敗未能得逞。
除了璦琿歷史陳列館,璦琿鎮(zhèn)上還有一座重量級的博物館——知青博物館,也是全中國第一座知青博物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里就是著名的北大荒,數(shù)萬名知青來到這里拓荒,留下了一段難以磨滅的歷史。
知青博物館很大,內(nèi)容也相當豐富,看著那些年輕的面孔,懷舊的畫面,以及永遠留在此地的生命與青春,雖未經(jīng)歷,依然百感交集,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都是一座不堪其重的大山。
璦琿是一座寫滿歷史的古鎮(zhèn),雖然并沒有多少地面古跡,但兩座博物館代表著兩段不同尋常的歷史。歷史令人唏噓,俄羅斯是近代以來對中國傷害最深的國家,占領(lǐng)黑龍江左岸后,1900年7月,他們又利用參加八國聯(lián)軍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之機,派兵占領(lǐng)中國東北三省,1902年4月,中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但當年10月第一次撤兵之后,又開始耍賴不肯繼續(xù)履行條約,招致日、英、美等列強的反對,列強當然不是為了中國好,而是不允許沙俄獨吞中國東北,1904年-1905年日俄兩大巨獸為爭奪中國東北,在中國的土地上打了一場異常慘烈的戰(zhàn)爭,最終日本慘勝,然后日本又蠶食東北建立了滿洲國,之后的歷史大家都已經(jīng)清楚。細思極恐,假如百年前的日俄戰(zhàn)爭俄國戰(zhàn)勝,那么今天的中國東北大概率已經(jīng)成為俄羅斯的領(lǐng)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