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喬喬。
沒結婚前看《大宅門》這部劇,總覺得黃春太傻,楊九紅的女兒被二奶奶抱走,對黃春來說是絕好的機會!可我始終不明白黃春為什么不把孩子奪過來,自己撫養呢?如今再看黃春,猛然發現她是大智若愚。
1
當二奶奶提出讓姑奶奶去抱楊九紅的女兒來看看時,黃春沒有沖動行事或者提出任何意見。她知道,這次祖孫見面的背后意義重大。
但姑奶奶和楊九紅沒有交集,倘若她一個人去了,楊九紅并不會把女兒交給姑奶奶,若是黃春同去,帶走孩子的成功幾率就增加了一大半。
只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黃春的預料。她哪里想到,二奶奶的真正目的是要將白佳莉抱過來自己撫養?
這個舉動,有點耐人尋味。
好好的母女被人拆散,無疑是對楊九紅的重大打擊。當然,黃春也感到有些愧疚。畢竟,她是和姑奶奶一同去的。也就是說,黃春有“幫兇”嫌疑。好在,楊九紅并沒有責怪她。
事已至此,黃春完全有機會將白佳莉奪過來自己撫養,但她并沒有這樣做。
因為二奶奶搶白佳莉是蓄謀已久的。她本就看不慣楊九紅,二奶奶的本意也許不是為了搶奪撫養權,極有可能只是想考驗楊九紅罷了。
若黃春要把白佳莉要過來,二奶奶自然是允許的,那就等于替二奶奶背了搶奪孩子的大鍋。這樣的冤屈,黃春不愿承受。
因此,黃春選擇了忍讓。她沒有把白佳莉要過來,更沒有去爭奪什么。她的智慧和胸襟在這個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
2
她深知,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爭,有些事情則不能。只有把握好這個度,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黃春有自己的心思,為了不引起二奶奶的疑心,卻始終保持平和與大度的心胸,努力樹立好媳婦的形象。二奶奶性格強勢,與她正面沖突絕不是明智之舉。
彼時,黃春已經有了兒子,她從未有過搶奪楊九紅女兒的心思。雖然黃春身為嫡母,但她明白一點,楊九紅的女兒她養不得,若處理不當,很可能會惹禍上身。
黃春與楊九紅本就不是同路人,各自有各自的道路。白佳莉并非黃春的親生女兒,養大了感情也不會深厚。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黃春向來不屑一顧。
她強行要了白佳莉,楊九紅和二奶奶之間的矛盾或許會因此緩和,那黃春又如何能從中得利呢?楊九紅除了出身低微之外,她的美貌、智慧以及為人處世的圓滑都是大宅門中難尋一二的。
連堂姐白玉芬這樣的人都能被楊九紅說服,足見其手段之高明。
若是楊九紅進了大宅門,那么黃春作為女主人的位置必然不保。所以,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穩固,黃春決定讓二奶奶和楊九紅之間的仇恨繼續延續。
畢竟, 人不為己,神誅鬼滅。
3
與此同時,在這個封建社會中,黃春非常在意他人的議論。如果傳出她搶奪庶女的事情,她的名聲將會受到嚴重損害。
黃春深知流言蜚語的威力,她的母家詹王府當年不正是因為畏懼外界的非議,才將剛出生的“她們”送走的嗎?
除了這些外部壓力,黃春還必須顧及白景琦的感受。
無論黃春什么時候提出撫養白佳莉,白景琦都會覺得是黃春給二奶奶出的主意,是黃春鼓動姑奶奶去搶奪楊九紅女兒的撫養權。這樣一來,黃春真是比竇娥還冤。
黃春并不怕與楊九紅翻臉,但她害怕因此而與白景琦產生隔閡。這對她未來的處境非常不利,因為在大宅門中,沒有丈夫的寵愛,即便有婆婆的撐腰,她的日子也將舉步維艱。
基于這些考慮,黃春始終不敢攬下撫養白佳莉的責任。有些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若事事較真,黃春恐怕早就無法生存了。
黃春當真是個被封建思想束縛的舊社會女人,她可以善良,但絕不是盲目善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黃春必須步步謹慎并做出明智的決策。
她巧妙地避免了與二奶奶和楊九紅的沖突,這種謹慎和智慧使她在大宅門中得以立足,并保持了自己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