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元旦假期我去了一趟西雙版納,和三亞一樣,那里也到處都是東北人。當我在一半是賣酸木瓜,一半是賣酸菜的早市上刷手機時,才發現原來東北人的老家哈爾濱,也被南方“小土豆”占領了。
一開始是東北人自己發現的,一向五大三粗的哈爾濱,怎么在外地游客面前“茶里茶氣”起來。東北人自己在網上捍衛咸豆腐腦的榮譽多少年,一回頭發現哈爾濱已經開始給游客的豆腐腦加糖了。原來都是自己抱著啃的凍梨,現在給游客切片了,還淋上了酸奶。中央大街的地下通道也不用打滑了,工作人員給鋪上了防滑毯。甚至一口大碴子味兒的東北大爺,用“夾子音”給游客講解怎么點柴火,好像生怕嗓門太大嚇壞了他們似的。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本地人紛紛“指責”:“爾濱”,你變了,變得我不認識了。而外地人則用消費表達了態度,元旦假期三天,哈爾濱的旅游收入達到近60億元,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均創歷史新高。仔細捋一捋,哈爾濱能接住元旦這波流量,可能和之前的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有重要關系。
去年12月18日,第二十五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第一天就涌進了4萬游客。除了各式冰雪藝術展外,園中還有幾個免費的體驗項目,因為游客太多,這幾個體驗項目排隊時間過長,就有游客不滿,大喊退票。出了這樣的事,冰雪大世界第一時間退了票,還發出了道歉信。沒想到這個消息一傳出,就有不少已經玩過了的游客紛紛想要退票,甚至還有人付錢委托別人排隊退票,冰雪大世界還真就給他們退了。這下網上輿論一下子反轉過來,網友稱這是景區被游客宰了。這件發生在元旦前的事,也讓哈爾濱旅游服務的口碑傳揚出去了。
其實沒有一種爆火是偶然的,黑龍江文旅廳廳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早在去年1月份就開始籌劃冰雪旅游,并且站在游客角度想了很多服務的點子,比如景區里讓很多游客倍感體貼的小暖房子,并不是等游客涌來之后才臨時設置的。
自從“淄博現象”爆火以后,全國很多城市都在琢磨如何才能出圈,但哈爾濱的這次成功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相比之下,淄博之前是個“默默無聞”的城市,而黑龍江一直是冬季冰雪旅游的熱門目的地,是一個特定旅游資源富集的地方。但之前很多年,黑龍江的旅游一直處在“吃冰雪資源”的狀態,“雪鄉宰客”幾乎每年都要上一次頭條,網上有專門的雪鄉旅游避坑指南。這些現象敗壞的不僅是雪鄉,也拖累了黑龍江乃至整個東北旅游市場的形象。
哈爾濱這次出圈,重塑了東北旅游的形象,也可以說是旅游產業從吃資源,到拼服務的又一次轉型嘗試。淄博現象出現以后,旅游業其實已經加速“卷”起來了。在短視頻時代,即使擁有好山好水,但如果服務出了問題,也很快就會被放大傳播。如果拿出足夠的真誠,主客之間反而會形成一種寬容的氛圍。比如這次有人戲稱南方游客是“南方小土豆”,但這個梗并沒有如往常般引發南北對立,反而還得到了南方游客的接納,用來戲謔自稱。因為當游客確認你的真誠以后,自然也就不會往惡意上理解。
從淄博,到榕江“村超”,再到哈爾濱,這其實是一場旅游服務的供給側改革。除了國內旅游目的地互相競爭,近期隨著我國調整簽證政策,一些國家也對我國游客放寬簽證條件,或互免簽證。我們的旅游業還要經受國外旅游市場的沖擊,跟不上節奏的地方,可能未來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經過這樣一場洗禮之后,我國旅游產業才能整體提升,在此過程中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廣大消費者。
(文/于永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