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基礎教育版圖中
有各種各樣特色鮮明的學校
有的以輝煌的升學成績讓人欽羨
有的以強大的“加工率”備受矚目
有的則憑借藝術、科技等特色
乃至優越的辦學環境而獲得青睞
而如果提及體育特色
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一定是繞不開的“傳奇”
? 她是全國足球和全國籃球“雙特色”學校;
? 她早在2019年就實現全校所有年級“每天一節體育課”;
? 她所構建的六大體育聯賽體系,學生參賽率達100%;
? 她不僅有家委會,還有覆蓋學校、年級的體育家委會……
就是創辦于2014年的
坪山外國語學校
近年來,坪外以“森林式體育”理念為引領,從師資、課程、課堂、賽事、家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探索“四協同體育育人模式”——項目協同、學科協同、學段協同、家校企協同,讓體育成為學校工作的重心,讓運動成為全體師生的習慣,讓“黑皮膚”成為坪外孩子的標簽,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富有成效與啟示意義的校園體育范例!
經驗來看,校園體育項目的開展,很容易陷入兩個誤區之中:
一種是為項目而項目,貪多求全,雜亂無章。各種各樣的活動看似轟轟烈烈,實則蜻蜓點水,沒有真正與“育人”結合起來。
一種是為特色而特色,全校上下只圍著一兩個優勢項目轉,最終變成“少數人的狂歡,多數人的圍觀”。
如何解決傳統體育課程設置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問題,同時又兼顧不同學生多元化與個性化的需求?這是坪外開展體育工作首先面對的課題。
據坪外小學部教學處副主任惠斌介紹,早在2019年,學校所有年級就實現了“每天一節體育課”。
除了課程之外,學校還常年組織學校、年級和班級以及家校企各級各類籃足球聯賽。目前坪外組建的籃球、足球隊超過了300支,參與人數超4000人,幾乎達到了100%參與。
由此可見,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足球和籃球確實占據坪外體育的相當比重。但這兩者,又絕不是坪外師生的唯二選擇。
“學校探索多年的‘四協同體育育人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項目協同。雖然足球、籃球是坪外的全員參與項目,但我們也不斷增設其他的體育項目,鼓勵學生發掘特長。”據惠斌介紹,目前坪外開展的體育項目除了籃足球,還有羽毛球、乒乓球、跳繩、武術、啦啦操、圍棋、國際象棋等。
???國際象棋
圍棋???
???跳繩
這些項目開展的形式也多種多樣:進入課表的常規課程,課間操練,體育賽事,體育活動社團,課后體育作業等等。
去年以來,學校的體育課程表也有了更新,一至五年級的學生,每周分別增加了一節跳繩、基本動作技能、啦啦操、武術、乒乓球。
“我們的出發點就是讓孩子們在小學階段盡量接觸、嘗試更多的體育項目,開拓身體的功能。這些項目要盡量多元化,還要兼顧發展學生不同的技能和素質。”惠斌說。
“聽,這是什么聲音?嘻嘻嘻,哈哈哈……一陣陣歡笑聲回蕩在操場上。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是我們班的語文老師給我們下發了一條‘圣旨’,允許我們這節課在操場上玩,實踐了這篇作文……”
這是坪外四(1)班學生周語芮一篇繪聲繪色語文習作的開頭。
精彩的文章源于精彩的生活。這篇習作所記錄的,正是日前學校語文老師李學定策劃的一節特殊的語文課。
“當時我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是‘記一次游戲’。既然要記錄,沒有實踐怎么行呢?干脆就讓大家先暢快地玩一玩!”于是,原本在教室里排排坐的語文課搬到了操場上,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各種不同的游戲,玩得不亦樂乎。然后再回到教室里,分享、討論,最后形成文字。
操場上的語文課堂
一個小小的學習項目下來,孩子們的眼里有了亮光,筆下有了生活。李學定,這位常常被誤以為是體育老師的語文老師,對于學科協同與融合,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大家都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為什么語文課就只能在教室里開展呢?”在李學定看來,教師應該不斷打破教室的邊界,探索全新的上課模式,讓孩子們在不一樣的體驗中探索與成長。而體育,無疑是他進行“學科跨越”的優先項。
這位熱衷籃球、足球、跑步等運動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雖然現在上場的機會不多,但他自豪的是,自己所帶的班往往是體育成績最好的。“因為我始終相信,體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不管是學科授課還是班級管理,都應該把體育的妙用挖掘、發揮出來。”
而今,在這所以深入開展項目式學習而聞名的學校里,體育與其他學科的協同已非常普遍。比如,與美術學科融合舉辦海報設計比賽,班旗設計比賽;與語文學科融合舉辦體育征文比賽;與音樂學科融合舉辦啦啦操比賽;與生涯學科融合組建裁判員、記錄員、評委、球童、主持人和志愿者隊伍等。
“最好的心理老師是體育老師。”學校中學部德育主任張亮說,體育運動在培養學生的規則性、自主性以及正直的品行、良好的習慣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而關鍵的作用。
在小學科學課上,認識人體結構是一個重難點。尤其是對于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器官,孩子們往往會混淆起來。于是,坪外小學科學科組和體育課組的老師聯合起來,開展了一場“消防員大拯救”的項目式學習。
“消防員大拯救”項目式學習活動
“通過這樣的跨學科主題課程,我們把學科知識和體育技能訓練融入到生活當中,一方面提升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鍛煉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坪外一年級體育組長張小琴說。
從學科協同到跨學科項目的深入開展再到校園文化構建,體育,就像催化劑一樣,還在坪外的教育生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小學四年級年級主任的李學定,已不再局限于讓自己的語文課與體育課“沾邊”,他正嘗試用體育這個桿杠,把整個年級的文化撬動起來。
年級有一個由家長自主發起、組織的“博雅杯”籃球、足球聯賽。李學定和同事們正致力于把它打造成像“村超”那樣的文化符號。“以后的博雅杯不再是一個足球賽或籃球賽,而是一個平臺,包括圖書漂流活動、跳蚤市場、征文比賽乃至美術、音樂等活動,都可以統統裝進來!”
在坪外校園里,體育,已不僅僅是一個學科、一種特色,它已逐漸成為整個學校文化與精神的重要內核,成為鏈接和牽動各方資源的重要引擎!
說起學段協同推動體育工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幼小銜接、五四分段、整體課程構建、人才貫通培養等等。但在這些由教師主導的探索之外,坪外體育學段協同中最有特色之處,是有了學生的深度參與。
翻閱坪外體育科組的視頻號我們發現,有很多視頻下方寫著坪外足球協會主辦、坪外籃球協會主辦、坪外羽毛球協會主辦、坪外乒乓球協會主辦等。而這些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協會,正是坪外學子組建并運營的。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在各種各樣的大型比賽中,有吹著哨子滿場跑的學生裁判,有扛著大相機拍攝的學生攝影師,還有坐在記分牌旁記錄的學生記分員,就連視頻最后的拍攝、剪輯署名都有許多學生的身影。
“加大學生組織建設,將學生置于學校的中心”,這是去年坪外新學年十項重點工作之一。而早在2022年,諸多體育類學生協會便已雨后春筍般涌現:足球協會、籃球協會、羽毛球協會以及排球協會、乒乓球協會……
“我們的出發點,還是為了推進全員體育。在小學階段,親子活動可以很好把孩子們組織起來。但初中生有自己的想法。怎么辦?那就讓他們自己來組織和運營賽事!”惠斌介紹,協會的成員主要是六至八年級的學生。
每個協會一般設置組織部、裁判部、宣傳部等部門。學校初中部不同班級、年級的許多體育賽事,從策劃組織、宣傳到現場執行,都是協會成員自主完成。
“協會的氛圍很好,成員彼此就像朋友一樣!”作為七年級足球協會創會“元老”,裁判部部長林俊宏感觸頗深。
足球協會裁判部部長林俊宏
“在不同活動中,我們會交到不同年級的朋友。大家平時在校園碰到也會互相打招呼。”八年級籃球協會會長周喬森補充道。
籃球協會會長周喬森(右一)
而在八年級羽毛球協會會長盧璟看來,這樣的平臺為他們提供了許多服務學校、服務同學的機會,也讓他們找到了成績之外的個人價值。“在有比賽的時候,協會成員會到不同年級、班級宣傳,同學們都非常熱情。”
羽毛球協會會長盧璟(左一)
這其實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輻射。如果說,體育運動使人的身體技能變得更高、更快、更強,那么,體育精神則是一種讓人更加積極的正能量——即便在運動場上沒有任何稟賦與特長的人,也可因體育精神而“被看見”。
“齊心協力讓家長上場的感覺真好!” 本月5日晚,坪外第三屆“聚龍杯”家校企籃球聯賽正式開賽。比賽的主題就是“一起上場”。
據介紹,本次坪外家校企籃球聯賽集結了共計24支代表隊參賽,分為校企組、爸爸組、媽媽組三大組別。而差不多同時舉行的第三屆坪外家校企足球聯賽,共有17支隊伍310人參與其中。參賽成員包括學生家長代表、企業代表、兄弟學校教師代表等。
除此之外,學校還有各種各樣常態化舉行的周末親子訓練營、年級籃足球杯賽、家長足球之夜、家長足球聯賽、家長籃球聯賽、親子運動會等等。
很多住在坪外附近的居民有這樣的感覺:這所學校的周末比平時還要熱鬧!“每個周末,學校運動場都要接納幾千人。同一時段上千人在這里運動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為了保障周末運動場地的科學高效使用,學校實行預約制,每周四晚上八點會“放號”給家長或周邊市民預約。二年級家長魯應君笑著說:“尤其是早上7:30-9:00黃金時段的場地預約,堪比春運搶票,搶到一次就感覺自己中了彩票一樣。”
據學校介紹,正因為如此高的運動熱情,本已經相當給力的坪外運動設施也逐漸捉襟現肘,之前校外的一塊停車場也被改造成為籃球場和足球場,且已于本月初提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新建的籃球場
新建的足球場
新建的排球場
硬件之外,全新的組織制度也在構建中。去年10月,坪外揭牌成立了一個特別的組織:家校體育委員會,選舉產生了學校的家校體育委員會會長,以及各個年級的家校體育委員會會長。校方稱,此舉的目的是以體育為橋梁,與家長通力合作,讓家長成為學校體育的參與者、共享者、共建者。
會上,學校家校體育委員會會長鄭新特別提到,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有坪外各年級孩子在球場上馳騁的身影,“我們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們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在坪外,“全員體育”絕不僅僅是“全體學生的體育”,學校致力于:吸引教職工成為學校的體育人,推動家長成為學校的體育人,推動周邊企業成為學校的體育人。
作為深圳本土培育出來的知名化妝品牌企業,深圳市蘭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便跟坪外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還在坪外設立了“蘭亭孺子牛獎教金”。深圳市蘭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趙慶彬說,坪外的家校企體育協作,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讓家長、企業、學校有更多交流的機會,為學生做了榜樣。
除了蘭亭科技,近年來還有多家愛心企業以體育為媒,在坪外設立獎教獎學金,并與學校開展包括體育在內的方方面面的合作,包括:中芯國際的強基獎學金,中孚泰文化建筑的卓越領導力獎學金,萬暉五金的人文獎學金,齊心集團的博學獎學金,沃爾核材的創新人才獎學金,信立泰的菁英體藝獎學金,以及京鼎的熱心公益獎學金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