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2023,在自由奔跑中放飛自我——我的三場馬拉松、三首追光詩,見證放飛自我的奔跑足跡,實現由“不敢想”向“敢去做”、由“不可能”向“超預期”、由“健康跑”向“追光跑”的轉進。每跑一場馬拉松,留下一首追光詩
首馬,想說愛你不容易
首馬,是每一個跑者的夢。我的首馬,選擇天津馬拉松,源于內心的“三個喜歡”:喜歡天津的文化,喜歡天津人的直爽,喜歡穿越天津城的清澈海河。我曾多少次夢想,在天津人的熱情歡呼中,與海河浪花一起奔跑。
10月15日,通過3年的思想準備、3個月的訓練準備、4小時47分的持續奔跑,我終于如愿實現了這個夢想。回顧首馬,在追逐夢想的征程中,并非一帆風順。面對首輪“落榜”、左腳受傷、臨賽感冒、賽前失眠、賽場跑崩等各種挑戰和考驗,我曾有5次放棄的念頭。
完賽后的身體是極度疲憊的,心情卻是十分美妙的。告別天津時,當我眺望奔涌向前的海河浪花,仰望矗立在海河之上的天津之眼,一個理念油然而生:選擇與浪花結伴而行,就會欣賞到海的風景;一個理想扎根心底:我愿成為江河湖海里的一朵浪花,一路向前,奔向遠方。
回京途中,我有感而發創作一首詩歌《首馬,與海河浪花一起奔跑》。真可謂,奔赴首馬,想說愛你不容易;回味首馬,苦盡甘來心歡喜。
首馬,與海河浪花一起奔跑
當破曉的第一縷晨曦灑向后海
我從首都出發,向天津進軍
踏著領跑者夢之隊隊歌《領跑者》歌聲
懷著一顆忐忑激動的心,奔赴首馬
作為一名退役老兵、金融新兵、清華學子
渴望用堅實的腳步
丈量庚金之門的厚重底蘊
以欣賞的目光
喜看商貿之都的滄桑巨變
憑澎湃的心跳
感受津門之城的無盡魅力
歌唱吧,盡情抒發大愛情懷
2023年10月15日,朝陽如火
天津大禮堂前,萬眾高歌
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名跑者相約友誼路
齊聲高唱中國《國歌》
讓人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一聲發令槍響
一片歡樂的海洋
瞬間,向海河方向奔涌
奔跑吧,人人都像快樂的浪花
海河,恰逢艷陽秋風
卷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
我與浪花結伴而跑
感受浪花的平凡與不凡
每一朵浪花都是幸運者
浮出水面,看清方向
每一朵浪花都是堅定者
懷揣夢想,一往無前
每一朵浪花都是智慧者
順勢而為,順其自然
每一朵浪花都是樂觀者
一邊奔跑,一邊歡笑
奔跑吧,向著快樂出發
浪花的歡笑感染著奔騰的河水
也感染著結伴而行的奔跑者
我看見
河面上乘風破浪的船只
正滿載金色的陽光
自由快樂地穿梭
我看見
解放橋上川流不息的車輛
正滿載豐收的果實
自由快樂地奔馳
我看見
天空中起伏盤旋的白鴿
正迎著多彩的秋風
自由快樂地飛翔
奔跑吧,向著夢想發力
海河的美景留不住追夢人鏗鏘的步履
天津人的豪爽激發奔跑者奮勇向前
萬人空巷的助威隊伍,每一個人臉上
都洋溢著“有朋自遠方來”的熱情
萬馬奔騰的馳騁大軍,每一個人腳步
都承載著心中的夢想和希望
我邁著輕盈的步伐
去追尋自由美好的夢想
奔跑吧,緊跟秋風波涌
思絮和腳步一起飛翔
迎風而行,向前向前
對于秋風來說,我只是一粒微塵
對于海河來說,我只是一滴微珠
對奔跑者來說
全馬,是心中的一個夢想
4小時47分42秒,一個時間的定格
連續奔襲42.195公里的急行軍
完成人生旅途第一個馬拉松的生命體驗
天馬,順利完賽
浪花,依舊奔跑
回望首馬
感受了不一樣的秋風秋景
增添了不一樣的自強自信
告別天津,再次仰望
矗立在海河之上的天津之眼
一個理念油然而生一一
選擇與浪花結伴而行
就會欣賞到海的風景
揮手海河,再次回望
奔涌向前的碧波浪花
一個理想扎根心底——
我愿成為江河湖海里的一朵浪花
一路向前,奔向遠方
英雄馬,難忘六件開心事
南昌城,1927年那一聲槍響,成為當之無愧的英雄城。南昌馬拉松,因此也被稱為“英雄馬”。
我選擇英雄馬作為人生第二場馬拉松,源于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上世紀90年代,我曾在南昌陸軍學院學習、工作8年之久,對這里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這里曾是我夢開始的地方——因為熱愛一座城,不遠千里跑一程。
出于對英雄馬的重視,參賽前兩天,我就帶著妻子、女兒飛至南昌,住進母校,完成看校、看樓、看老師三件期盼已久的開心事。
參賽前一天,先做三件事,既是出于我對母校、對老師、對故地的真摯感情,也是讓自己堅守初心,為第二天的追光前行尋求精神力量。
11月12日,是英雄馬開賽的日子。這一天,我在出發前、奔跑中、完賽后三個階段,分別都有一件開心事,讓我難以忘懷。
第一件開心事:八一廣場上,與戰友齊唱《國歌》。6:40,我穿著主委會配發的紅色賽服來到起跑點八一廣場。此刻,廣場上已是一片歡騰的紅色海洋。令人欣喜的是,我看見一群身著“中國老兵”綠色服裝的跑友,他們正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前合影留念。在紅色海洋中,綠色服裝格外醒目,成為廣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中有20出頭的退役士兵,也有年過六旬的退休干部。“曾經當過兵,相見都很親”。大家相聚八一廣場,無論是否相識,都很親熱和激動。
令人高興的是,我遇見兩位多年的好戰友。一位是我在國防大學學習時的學員隊隊長彭呈倉,他退休后專程從北京來到南昌參加英雄馬。另一位是我南昌陸軍學院同學吳學,他將這次英雄馬作為人生首馬。大家選擇英雄馬,都是出于對八一軍旗的崇敬、對英雄城的熱愛。
令人激動的是,出發前,當雄壯激昂的國歌樂曲響起,我與戰友們不約而同向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上那面鮮紅的八一軍旗行注目禮,與3萬跑友一起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此時此刻,那種自豪和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和文字來表述的。
第二件開心事:賽道上,與萬人的腳步一起飛奔。7:30,隨著鳴槍開跑,人人都像離弦之箭。在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沃土上,奏響了萬馬奔騰的序章。
八一廣場、八一大道、八一大橋……所經過每一條街道、每一處高樓都讓人倍感親切,所看見每一處八一標識都讓人感慨激昂。
雨后的南昌城,空氣濕潤新鮮,透著一絲涼意和甜味。我與同學何照丹結伴奔跑。何照丹第二次參加英雄馬,對路線十分熟悉,而我對這座城市又十分熟悉。我倆一邊欣賞著贛江兩岸的秀美風景,一邊談論著英雄城的紅色故事。
英雄馬的賽道上,我看見萬人的微笑,恰似五彩斑斕的百花綻放;萬人的奔跑,猶如波瀾壯闊的驚濤巨浪;萬人的腳步,展示出想到、說到、做到的力量。
我與萬人的腳步一起飛奔,心情無比自由暢快,順利跑完42.195公里,成績4小時14分,比首馬快了33分,達到了“心潮澎湃,豪情滿懷”的預期效果。
第三件開心事:贛江邊,參加不喝酒的“慶功宴”。當我跑到終點時,我的新兵班長梁志東早已在那里迎接我。梁班長得知我參加英雄馬,比我更上心、更高興,按照過去的老傳統,專門在贛江邊為我擺了一桌“慶功宴”,還請了幾位好戰友趕來小聚。其中,有專程從深圳趕來的我的入黨介紹人劉友龍,有專程從福州趕來的軍校老同事聶江華,還有在南昌的良師益友馬龍生、趙啟發、張永賢等。考慮剛跑完馬拉松不宜飲酒,又要急著趕飛機,我建議“壓縮時間,以茶代酒”,得到大家的理解。這次戰友相聚,時間雖短,且未喝酒,但茶香情濃,氣氛熱烈,難舍難分,難以忘懷,與英雄馬一樣,永遠留在美好的記憶之中。
一次英雄馬,六件開心事,讓我收獲滿滿,受益匪淺。在回京飛機上,我有感而發,創作一首詩歌《奔跑,與軍旗一起飛揚》,抒發了為追光而來、追風而來、追夢而來、追浪而來的豪邁心情,表達了對人民軍隊、八一軍旗、英雄城的深厚感情和無限眷戀。
奔跑,與軍旗一起飛揚
當晨風劃過耳際
第一縷曙光破曉東方
在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沃土上
奏響了萬馬奔騰的序章
似飛鳥的歡騰
如神龍的舞動
生命在這座英雄的城市
展現出不屈的信念與頑強
英雄馬,我來了——為追光而來
這里是英雄集合的地方
那一年,夜幕下陣陣槍響
驚醒滕王,驚動贛江
一群熱血男兒沖出大街小巷
高擎信仰之光,點燃新中國萬丈光芒
賡續紅色血脈,呼喚新時代的追光者
用豪邁的腳步將紅土地丈量
這一天,朝霞如畫如虹
這一刻,軍旗如火如陽
一聲口令,萬馬千軍豪情萬丈
一聲響槍,千軍萬馬出征飛揚
雄壯激昂的《國歌》聲
在英雄城的上空久久回蕩
我們在歌聲中
歡呼,跳躍,起跑,登場
每一次心跳都怦然心動
每一個細胞都活力綻放
英雄馬,我來了——為追風而來
這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
在寬廣的八一廣場,我深情回望
八一軍旗飛揚的歷程與輝煌
96個春夏秋冬,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
無論戰火紛飛的年代
還是突發災情的現場
只要有軍旗迎風飛揚
勝利的歌聲就會響徹四方
獵獵軍旗獵獵風
軍旗飛揚展雄風
追風,就應追雄風
今天,我與軍旗一起飛揚
懷著對勝利的追求與渴望——
除了勝利,一無所求
為了勝利,一往無前
奔跑,不停地奔跑
八一廣場,八一大道,八一大橋
每一處八一標識都讓人感慨激昂
領跑者,伴跑者,跟跑者
每一個跑者眼里都閃爍出求勝的目光
歡呼聲,加油聲,助威聲
每一聲吶喊都是對追風者的褒獎
追風,追風!
堅定必勝信念
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放飛自我
追風,追風!
讓一種精神綿延不絕
讓一種血性穿過肝腸
讓生命如花兒般在英雄城之巔怒放
英雄馬,我來了——為追夢而來
這里是夢想啟航的地方
在“英雄馬”的賽道上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每一個追夢人
都在閃耀著屬于自己的光芒
追夢是一種大美,萬人的微笑
恰似五彩斑斕的百花綻放
追夢是一種格局,萬人的奔跑
猶如波瀾壯闊的驚濤巨浪
追夢是一種憧憬,萬人的腳步
邁開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追夢是一種執著,萬人的表情
展示想到、說到、做到的頑強
英雄的南昌城——我深深熱愛的第二故鄉
從滕王閣到小平樓
從青山湖到望城崗
多少次枕戈待旦
多少次人來車往
多少次魂牽夢繞
多少次熱淚盈眶
今天,我回到故鄉縱情歌唱
以感恩之心奔跑
報答英雄城對我的滋養
以珍惜之心奔跑
珍愛英雄城的每一寸時光
以歡喜之心奔跑
欣賞英雄城的變化滄桑
那一條條熟悉的道路
那一棟棟新起的樓房
那一張張熱情的笑臉
那一雙雙有力的肩膀
這一幕幕夢中的場景
此時在逐夢奔跑中映入眼簾
此刻在奮力奔跑中將夢點亮
英雄馬,我來了——為追浪而來
這里是浪花奔騰的地方
贛水東去,浩浩蕩蕩
穿城而過,奔向長江
奔騰不息的贛江之水
披星戴月,日夜流淌
流淌著英雄城的靈魂
流淌著踏浪人的夢想
流淌著紅土地的血液
流淌著中華民族頑強拼搏的精神力量
奔跑吧,踏著英雄的足跡
奔跑吧,追著贛江的腳步
軍人的品性,男人的血性,一如滾滾江水
從不回頭,永不停息,一路歡暢
奔跑吧,忘我地奔跑
除了奔跑我還要什么,歲月流轉
眾多的事物早已在靈魂深處隱藏
把煩惱踩在腳下
把明媚裝在心中
我把自己跑成冬天里的一縷陽光
與浪花結伴而跑
與浪濤一起歌唱
與白鷺一同翱翔
與軍旗一起飛揚
追浪,追浪!迎著太陽的光芒
向前,向前!朝著勝利的方向
福馬,準備充分再出發
我的第三場馬拉松,選擇福州馬拉松。動因源于今年秋季在古田干部學院學習三周時間,先后去了古田會議舊址等多處紅色教育基地,靈魂深處受到洗禮,渴望再返福建跑一次馬拉松,用腳步丈量八閩大地,追逐幸福時光。
為跑好福州馬拉松,相對前兩場而言,我做了思想、訓練、心理、編隊和裝備等方面的充分準備。
12月17日7:30,福州馬拉松正式鳴槍開跑。由于各項準備充分,整場比賽,一切按計劃進行,一腔熱血,一心奔跑,一步未停,3小時58分順利完賽,實現了“三馬破四”的超預期。
參加一場馬拉松,留下一首追光歌。在返京飛機上,鳥瞰福州城,蜿蜒的閩江、美麗的上下杭盡收眼底,“天上最愛是銀河,地上最愛是閩江”“天上最美是天堂,地上最美上下杭”的詩句油然而生。于是,有感而發創作一首歌詞《我到福州去追光》。
我到福州去追光
天上最愛是銀河,
地上最愛是閩江。
有一束光從這里啟航,
為山河復興指引方向。
我追隨你前進的道路,
無論前方有多少風浪,
永不迷茫,永不彷徨。
天上最美是天堂,
地上最美上下杭。
有一群人在這里追光,
為華夏騰飛匯聚力量。
我奔赴你出發的地方,
無論道路有多么漫長,
步伐堅定,步履鏗鏘。
天上最暖是太陽,
地上最暖是故鄉。
千萬顆心在這里碰撞,
為幸福生活盡情歌唱。
我緊跟你領跑的臂膀,
無論征途有多少阻擋,
一路前行,一心向陽。
我到福州去追光,
追逐思想的光芒,
點燃心中的信仰,
奔跑有力量。
我到福州去追光,
追逐幸福的時光,
點亮心中的夢想,
奔跑向遠方。
回顧2023年,因為有了三場馬拉松,讓我的生活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有說有笑,讓我的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底氣、更有奔頭。衷心感謝一路關心、激勵、指導、帶領和陪伴我奔跑的每一個團隊、每一個人,特別感恩“一個學校”“兩個跑團”“三位領跑者”“四座城市”對我的精神滋養和具體幫帶。
一個學校:就是清華大學。我自2020年攻讀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研究生以來,目睹西操場上“無體育,不清華”“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兩句標語,耳染清華人重視體育、熱愛奔跑的校園文化,點燃了我“組建一個跑團、實現人生首馬”的夢想。
兩個跑團:一個是清華大學工博研會領跑者夢之隊。這個跑團組建于2022年5月,由我牽頭組建并擔任第一任團長。跑團建設目標是“四領三力一家親”:運動領跑、學術領先、行業領軍、公益領路,跑出免疫力、跑出凝聚力、跑出影響力,像一家人一樣團結友愛、相親相助。另一個是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機關跑步協會。2023年6月跑團組建后,很快吸收130多名跑友加入。兩個跑團組建時間雖短,卻都匯聚了一批行業精英和運動健將。在兩個優秀跑團氛圍之中,點燃了我“永不停息,追光奔跑”的激情。
三位領跑者:第一位是我的導師葉佩青教授。我擔任領跑者夢之隊跑團團長期間,葉老師是第一個加入跑團的清華教授,是第一個帶領我們走出北京參加跑團活動的老師,是給跑團提供贊助費最多的導師,是參加跑團集中活動最多的年度優秀領跑者。第二位是我的班長陳曉華。他是一位激光行業的民企董事長,是清華大學第二屆工博研會主席,是組建領跑者夢之隊跑團的倡導者、決策者和贊助者,是我參加馬拉松的引路人。第三位是我的同學何照丹。他是一位高新科技的民企董事長,是有60多場馬拉松經驗的優秀跑者,是“領跑者夢之隊”跑團的積極贊助者和年度最強領跑者,是我三場馬拉松的領路人和陪伴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秀的跑者是發光的。他們是我學習的恩師、榜樣和楷模,身上都有不屈的靈魂——不屈的靈魂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既照亮自己的前程,也成為別人的明燈。正是因為,有他們一路前行的發光、一馬當行的領跑、一如繼往的支持,才有了我2023的三場馬拉松。
四座城市:北京、天津、南昌、福州。每一個跑者都是獨一無二的星辰,每一座城市都有助推凡星璀璨的星光大道。北京城,是我學習、工作、生活、訓練的主戰場,天津城、南昌城、福州城是我完成人生頭三場馬拉松的主賽場。通過三場馬拉松,讓我切身感到,只要深入城市的“毛細血管”和靈魂深處,就會發現和感受到每一座城市不同的風景、不凡的個性、不屈的靈魂。2023年,我是幸運的奔跑者,有幸用腳步來丈量四座重要城市,將奔跑的足跡留在了北京城的中軸線、天津城的海河邊、南昌城的滕王閣、福州城的三坊七巷,將四座城市的風景、個性和靈魂,融入自己的感情、作品和靈魂深處,轉化為逐夢追光的精神力量和鏗鏘步伐。
感恩2023,不負韶華,追光前行,做最值得的自己。期盼2024,篤定熱愛,奔赴山海,去最值得的地方。
(作者系清華大學機械系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領跑者夢之隊隊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