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出版協會國際合作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參考雜志社聯合主辦的第21屆、22屆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推介活動評審結果公布。我社《航空復雜薄壁零件智能加工技術》《模塊化機器人理論與應用》獲評“輸出版優秀圖書”,《基因組學與個性化醫療》獲評“引進版科技類優秀圖書”稱號。
輸出版優秀圖書
01.
《航空復雜薄壁零件智能加工技術》
本書系統地總結了作者近年來在航空復雜薄壁零件智能加工技術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全書共6章,第1~2章介紹了數控加工模型的發展歷程及時變加工過程的多態演化工藝模型,闡述了智能加工技術中系統模型基礎。第3~5章針對典型航空復雜薄壁零件的加工過程,介紹了作者提出的加工過程的監測與數據處理方法、工藝模型的學習進化方法、加工過程動態響應的調控方法。第6章針對薄壁件加工的殘余應力變形預測問題,介紹了作者提出的裝夾感知方法。
本書內容具有先進性、新穎性,對數控加工、CAD/CAM、智能制造、航空制造工程等領域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或參考書。
02.
《模塊化機器人理論與應用》
本書介紹了模塊化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提出了模塊化機器人建模、分析和設計的統一幾何框架,包括模塊化機器人運動學、動力學、標準和配置優化。輔以豐富的插圖支撐本書的內容,本書為希望了解學習模塊化機器人理論和實踐的機電一體化、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師和研究生提供參考。
引進版科技類優秀圖書
01.
《基因組學與個性化醫療》
本書為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人類基因組計劃宣布完成開啟了人類在基因領域的研究,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則加快了人類朝個性化醫療邁進的步伐。通過將個人的基因序列與已知的“大數據”序列進行交叉比對,個性化醫療在研究和應用方面都已取得重大進展,包括產前疾病診斷和靶向癌癥治療。如今,個性化醫療似乎已有徹底改變傳統醫療保健體系的發展態勢。
本書作者斯奈德教授被認為是將大數據帶入醫學領域的先驅,在本書中,他從最基礎的概念著手,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不僅介紹了基因組學、癌癥治療、復雜的遺傳病、產前檢查、免疫系統等基礎知識,還介紹了可穿戴設備、大數據與醫療等前沿知識,為基因組學和個性化醫療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提供了詳實、準確、權威的信息。對于想要了解該領域知識的普通大眾來說,本書是非常理想的科普讀物。
本書列入“牛津科普系列”(第二輯),該系列書第一輯(9本)和第二輯(8本)已分別獲得2018年和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第三輯(7本)獲得2021年湖北省公益學術著作出版專項資金資助。
廖智:命運將她打落深淵,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說新語〉風物》:夢回風流魏晉,一覽市井百態與人間煙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來,喝杯茶,看看書。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