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二年(1499年),本就因為內斗而熱鬧非凡的開封周王府再爆猛料。義寧王朱安涘(音sì)向朝廷舉報現任周王繼承人、鎮國將軍朱睦?身份存在污點,不適合主持王府事務,更非周王的合適人選。他奏稱朱睦?的生母李氏出身樂戶,本是先王懿王朱子埅(音dì或fáng)的妾侍,后與已故世子朱安?(音héng)私通,誕下他。如此孽子實在有污天家血脈,故而請求取消其繼承權,從本藩之中擇賢長執掌府事。
“安涘……奏:‘睦?生母乃樂工劉善女,且先幸懿王,為安?所烝而生。睦?出不正,不可以嗣。乞推賢而長者掌府事。’”(《明孝宗實錄》)
朱安涘與朱安?是親兄弟,他控告大侄子乃二哥與庶祖母通奸所生,是否確有其事?朱睦?的身份是否真如其叔所言存在重大問題?
身陷奪嫡之爭
朱睦?(音shěn),生于弘治元年(1488年),為周榮悼世子朱安?的庶長子,周惠王朱同?(音áo)的長房長孫,生母李氏。因庶出故,雖為長子,初封鎮國將軍。
出身尊貴顯赫的周藩,又是長房長孫,份屬未來周王之位的有力競爭者,可朱睦?的幼年過得并不快樂,甚至一度危如累卵。究其原因要從其父朱安?說起。
午門石獅:周王府鎮門獅
同樣是庶子出身,且排行居次的朱安?,比朱睦?要幸運得多,他一出生就備受父祖寵愛,先是受封周世孫,父王襲封周王的同日又晉封周世子。俗話說“慣子如殺子”,溺愛的同時相應的教導沒有跟上,朱安?不出意外的長歪了,與四弟義寧王朱安涘、五弟平樂王朱安泛并稱周藩三大逆子。三人貪婪暴戾,因老爹經常纏綿病榻無法理事,在外招收地痞無賴為黨羽,動輒霸凌他人。
“初,周惠王無嫡子,庶長子安?封為世子,安涘、安泛以次受封。惠王常不事事,安?等競為非度,各置囹圄刑具,招集無賴為私人,擊斷亡諱。”(《明孝宗實錄》)
朱安?是三大逆子中的最貪婪的一個,他專權嗜利目無君父,霸臨周藩小宗,侵奪民產,甚至做出侵占胞弟的喪葬費用,欺凌弟媳,致母病故這等惡行。在朱安泛的挑唆下,朱同?憤而上疏控告朱安?的惡行。此事雖然在河南巡撫韓文居中調和下,以周王上疏自承誣告世子告終,可兄弟間的仇恨算是就此種下。
弘治十一年(1498年)十一月初七,周王朱同?薨逝,在位12年,享年51歲,朝廷賜謚曰惠。
生與死是人生最大的兩件事,在百善孝為先的古代,身為逝者的子女,再怎么滴也會裝一裝孝子賢孫。可周惠王去世后,靈堂上傳來的不是孝子賢孫的哀悼聲,而是爭權奪利的爭吵聲。三個逆子,沒一個肯為老爹流一滴眼淚、展一絲哀容,反而相互上疏攻訐,只能說家門不幸!
明孝宗也是被這幾個不肖子孫氣得半死,將相關奏疏統統轉給河南,命河南巡撫與三司詳查此事,形成報告上呈,以供其裁決。
然而調查工作還未展開,官司纏身的周世子朱安?突然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去世。在周惠王第一妾閻氏的奏請下,朝廷命時年12歲的朱睦?以鎮國將軍本爵暫理府事,主持喪事,算是確立了其繼承人身份。
周藩傳承世系圖
對朱安?而言,趕在朝廷大張旗鼓調查前故去,不失為一種幸運。以其所作所為,若是活到結案之日,少不得被廢為庶人,到鳳陽高墻走一朝,妻妾子嗣大概率也會相隨而去,他這一系繼承權自然不保,周王之位估計會便宜了其六弟崇善王朱安?(音gōng或guàn)。結果因為他死的時間點過于完美,朝廷本死者為大給予了相應的哀榮,也沒累及子孫。
父親在恰當的時間去世,雖然讓朱睦?順利晉升為周王之位的第一繼承人,卻也因此失去了為其遮風擋雨的保護傘,讓其暴露找幾個叔叔的攻擊范圍內。
朱安泛排行老五,上面還有朱安涘這個四哥,周王繼承權都輪不到自己,故一門心思的趴在周王府身上瘋狂吸血。為方便自己侵吞王府財產,他意圖解決掉世子妃楊氏這個嫂子,先是逼楊氏為丈夫殉葬,一計不成又控告楊氏不守婦道。
老大、老三早夭,二哥去世,排行第四的義寧王朱安涘成為兄弟之中最年長者,只要擠掉朱睦?這個大侄子,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周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遂向朝廷誣告侄子出身不正,請求選賢長,也就是他自己管理府事,以此為跳板進而襲爵。
奈何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派心腹司禮監太監趙忠會同刑部侍郎何鑒前往河南勘查,將事情查了個底朝天。弘治十三年(1500年)八月,明孝宗做出裁決,將平樂王朱安泛變為庶人,發配鳳陽守陵;義寧王朱安涘革爵,監視居住;牽扯入內的人犯高達近千人。
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二月,洗脫身上罪名的朱睦?,正式被明孝宗冊封為周王。弘治十七年(1504年)十二月,朝廷冊封兵馬指揮袁茂之女為周王妃。
為諸弟請封,卷入朝堂之爭
弘治十五年(1502年)五月,在新任周王朱睦?的奏請下,榮悼世子朱安?被追封為周王,賜謚曰悼。
新鮮出爐的周悼王朱安?,合法子嗣共有九人,沒有嫡子,其中第八子未名早夭,次子朱睦梠早逝。在世諸子中,長子朱睦?襲封周王,幼子朱睦楧年幼未曾請名,其余四子受封鎮國將軍,第七子朱睦槏情況不詳。
清明上河園
追封親王也是親王,親王之子自然應該受封郡王。明朝歷史上多有先例,比如寧世子朱磐烒(音shì)先父親寧獻王朱權一步而去,其子寧靖王朱奠培襲爵后,由莊惠世子追封為寧惠王,除朱奠培外的其余諸子皆得以晉封郡王。有這許多先例在,朱睦?自然不會不給自家兄弟爭取利益。
奈何時移世易,優渥的待遇使得大明宗室自立國起,就開啟了人口暴漲模式,越來越成為負擔,及至弘治朝朝廷開始收緊授爵的口子。此次周王請封,自然成了朝廷樹立相關制度的那只雞。明孝宗借禮部之口,將其奏請駁回,所用理由為:周悼王屬于追封親王,與實封親王大不相同,《皇明祖訓》只有郡王諸子(世子諸子視同郡王諸子)授予鎮國將軍的條文,而無追封親王諸子可以晉封郡王條目,所以其子只能按原封世次授本等官職,也即鎮國將軍。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駕崩,隨即年僅15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改元正德。明武宗年少繼位,為人跳脫、尚武,對待宗室的態度也乃父迥異。猴精猴精的宗室們蠢蠢欲動。
晉藩與周藩類似,弘治十五年(1502年)待機時長達61年,熬死了包括晉世子朱奇源在內的所有兒子,及嫡長孫晉世孫朱表榮的晉莊王朱鐘鉉薨逝。次年,朱表榮之子晉世曾孫朱知烊(音yang24)襲爵,隨即祖父朱奇源、生父朱表榮父憑子貴,分別被朝廷追封為晉靖王、晉懷王。
朱知烊是朱表榮碩果僅存的子嗣,可父輩卻著實還有幾人,晉靖王朱奇源共有六子,除被追封為親王的老大外,其余五子都還在世,皆為鎮國將軍。老爹被追封為親王,自然對郡王之位很是肖想,可有周藩的殷鑒在,終弘治之世都不敢上疏奏請。
步入正德朝,朱知烊察覺到朝廷風向的變化,遂于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果斷地上疏為叔叔們求取郡王之位。
明武宗劇照
武宗命禮部商議如何處置此事。時任禮部尚書,正是當年弘治朝否決朱睦梀兄弟晉封時的禮部左侍郎李杰,這位爺的頭比較鐵,依然秉承著當年的思想,飄飄地來了句:“追封王爵者之子,視實封者不同,宜仍舊。”
這是在拿先皇的政策點自己呢,明武宗的心態頓時就炸了。這一刻不管此前是何想法,讓晉靖王諸子獲得晉封是唯一選項。既然禮部不肯干,那就擴大范圍逼他們低頭。在皇帝意志地干預下,晉藩諸將軍成功晉封。當年否定朱睦?請封的禮部眾人,從禮部尚書張昇到儀制司三主官,再到現任禮部左右侍郎連同儀制清吏司新任郎中等,統統遭到相應懲處。
這么大動靜,朱睦?自然不會視而不見,借機再度上疏為諸弟請封。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朝廷正式同意老四朱睦桎、老五朱睦楮、老六朱睦椔三人晉封郡王,嗯老三朱睦梀已經去世,所以沒他的份。
“癸亥……加封周府鎮國將軍睦桎、睦楮、睦椔為郡王。以周王復奏其父安?以世子薨,今既追封悼王,其庶弟睦桎等當加封故也。”(《明武宗實錄》)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結束。禮部被明武宗借機清洗了一遍,可謂是一場政壇大地震,卻導致朝臣對他更為不滿,君臣對抗變得愈發激烈。迫于皇帝施壓,朝臣捏著鼻子認了晉王諸叔、周王諸弟有鎮國將軍晉封郡王的決議,不過能拖就拖。晉靖王諸子直到正德五年(1510年)五月,才正式被冊封為郡王。
朱睦?諸弟的冊封拖得時間更長,甚至差點沒戲。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初五,遠在陜西寧夏衛的慶藩安化王朱寘鐇(音zhìfán)發動叛亂。安化王之亂雖然持續僅僅20來天,波及范圍也僅黃河以西的一隅之地,算是一場以鬧劇開始,以戲劇告終的無厘頭叛變,可對整個大明朝政的影響異常深遠。
正德初年,明武宗之所以能跟文官集團相對抗,依靠的是以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為首的閹黨勢力。安化王之亂后,在三邊總督楊一清的操弄下,劉瑾成為引發叛亂的罪魁禍首,在文官集團的逼迫下,于當年八月二十五日被處死。
隨即朝中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對“劉瑾專權亂政”撥亂反正運動。凡是閹黨成員統統被清洗,連貴為內閣大學士的焦芳、劉宇都干莫能外,劉瑾當政時遭貶斥者皆重新出仕。凡是劉瑾專政時,實施的各項方針政策,不管正確與否統統廢止,比如當年九月“乙丑,吏部尚書劉機等查奏考功司所掌考滿朝覲等事,自正德二年以后為劉瑾紛更者二十四條,請改正”;“戊辰……戶部查奏劉瑾變亂舊制三十余事”;“癸酉……兵部奏京衛武學事例為劉瑾變亂者三事”。十月“丙戌……兵部奏改正劉瑾變法十八事”;“壬辰吏部議改正劉瑾變法二十四事”;“甲辰戶部議改劉瑾變法三事”。
劉瑾劇照
朝政如此,宗室事務自然也逃不過。自十一月起,禮部多次上疏要求對正德初年的賜爵行為進行重新審核,以撥亂反正,給出的理由為宗室賄賂劉瑾以期獲得非法晉封。只要不如文官集團之意的,皆屬納賄而得,于是乎周、秦、晉、寧、代等一大票宗藩都被打上了賄賂劉瑾的標簽。
“庚寅……禮部會府部等衙門議朝廷宗支各有爵職,其品第之高卑,視支派之疏戚。故襲封之典載于《祖訓》,惟親王之子不分嫡庶,郡王言嫡而不言庶者,祖宗立法之意固有在也……故凡族屬疏遠者,妄圖承襲累煩廷議,以致逆瑾得以假借納賄,變成法示私恩。”(《明武宗實錄》)
在文官集團的追擊下,正德五年十二月,更為嚴苛的《皇明祖訓》補充條例出臺,部分宗室失去郡王爵位。可朱睦桎等人的爵位問題,早已形成決議,事關皇帝臉面,故明武宗在這方面還是頂住了壓力。文官集團也見好就收。
正德六年(1511年)五月,朱睦桎、朱睦楮、朱睦椔三人,各自晉封為應城王、益陽王、奉新王。老九朱睦楧也因此得福,于正德八年(1513年)四月受封南陵王。
朱睦?二三事
估計是幼年的經歷,朱睦?對本支宗室管理較嚴,對有罪宗室會進行彈劾,同時對宗室之中困難者會予以幫助,表現優異者也予以保舉。當然作為一名待機時長強勁的親王,在位期間還是有那么幾件事值得說道的。
1、爭取歲祿
因始封祖周定王朱橚為嫡幼子出身,洪武年間的歲祿為頂格的一萬石本色,后經永樂、洪熙兩朝加賜,高達二萬石。周簡王朱有爝嗣位后,一度降為一萬石,不過在他的奏請下重新漲回二萬石。
汴河
此后只要周王出現更迭,周藩與朝廷就歲祿問題便會爆發爭議。朱睦?的祖父周惠王朱同?同樣爭取過,不幸遇到的對手是明孝宗,最終額定歲祿為一萬石本色。
朱睦?受爵后,于弘治十五(1502年)四月援引老祖宗定王之例,要求朝廷重新額定歲祿,同樣慘遭拒絕。明武宗上臺后,他隨勢而動,于正德二年(1507年)七月再次上疏請求加賜。這次總算讓他達成了部分愿望,歲祿得增二千石。
2、侍母至孝
若是要就周藩內亂評定一個最慘倒霉蛋,非世子妃楊氏莫屬。兩個小叔子為搶奪王府財產、爵位,先是要求他殉葬,后又誣陷他不守婦道。為制造實據,平樂王朱安泛以私人恩怨為借口,緝拿其叔楊儀,迫使世子妃離開王府進行調解。
最終,明孝宗在處置周藩內亂時,以楊氏婦德有虧,下旨“奪其冠服”,也即承認她為朱安?正妻的同時,褫奪其封號,降為一介平民。
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二月,朱睦?上疏為嫡母楊氏請封。禮部對此意見很大,認為不可輕許。在明武宗的執意要求下,禮部才勉強以楊氏“所犯罪輕”,可以晉封周悼王妃。成為平民五年之后,楊氏終于如愿以償的成為親王妃。
次年二月,在朱睦?的奏請下,其生母李氏也得以由宮人晉封周悼王次妃。
3、食鹽關支
“柴米油鹽醬醋茶”,此所謂開門七件事,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藩王作為明代最大的特權階級,這些物資朝廷都有相應安排,比如截止嘉靖年間,周藩名下每年有三百引鹽的額度,約合九萬斤。
明代,朝廷在兩京十三省產鹽地“次第設官”,分設兩淮、兩浙、長盧、山東、福建、河東等6個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各鹽運司都有自己的行鹽范圍,河南大部屬于河東鹽運司轄下。
周藩的食鹽需從河東支取。河東鹽運司的鹽場位于山西平陽府解州(今山西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境內的解州鹽池(即運城鹽湖),世稱解鹽。解鹽質量上乘,奈何受限于黃河,開封的水運通道汴河無法直接溝通河東,轉運不便。故嘉靖十六年(1537年)二月,周王朱睦?上疏朝廷,請求如徽藩一般改從兩淮支取。
解鹽產地:解州鹽池
對此戶部堅決反對,并以徽藩改從兩淮支取食鹽,是因為當年河東鹽池出現問題,才采取的權宜之計,也應當予以糾正。結果明世宗只采納部分建議,要求周藩繼續從河東鹽運司支取,同時行令天下諸藩不得再為此上疏奏擾,至于徽藩則繼續從兩淮支取。究其原因為老道長是修仙狂人,而時任徽王朱厚爝是其同道中人,雙方關系親厚,故予以區別對待。
阿越說
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一月初二,周王朱睦?薨逝,在位37年,享年51歲,朝廷賜謚曰恭。朱睦?在位期間延續了周藩忠孝賢明的傳統,為人比較低調,本身還算安分,在朝廷眼中屬于賢王典范,故以“恭”字為其蓋棺定論。
朱睦?一生歷經兩次政爭,第一次周藩內亂屬于被動參與,卻最為兇險,幾乎王位不保。第二次卻屬于主動參與,在此過程中做過看不清形式,主動給文官集團送彈藥之事。
前文在介紹朱安?子嗣時,之所以要加上“合法”二字,是因為他的子嗣不止九人,除此之外還有濫妾所生的子嗣。比如正德四年(1509年)三月,朱睦?曾上疏為其父濫妾李氏所生庶弟請名封,結果禮部以李氏為樂女“于例有妨”,將此事定義為冒請,也即違法奏請,要求予以回絕,并要求對各藩來一個大勘查。
“禮部因言:‘各王府玉牒不載生母,所自考究無。乞自今許鎮巡與輔導官查。系樂女及非良家女所生,不分已未請名授封選婚,俱造冊送部。系庶生者,俱候鎮巡移文,再行宗人府驗同玉牒,方為覆請名封。著為令。’從之。”(《明武宗實錄》)
具茨山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周恭王對自己長眠地的選擇。
阿越在周簡王篇中介紹過,周藩的家族墓地在明代藩王之中屬于特立獨行的存在,共分為三個兆域。始封祖周定王墓位于禹州具茨山,嗣封的周憲王墓位于開封祥符區朱仙鎮,兄終弟及的周簡王墓位于滎陽賈峪鎮。其后四代周王(包括追封的周悼王)皆安葬于賈峪鎮及其周邊地區,多數周藩郡王也葬于此。
不知是父祖的墳園會勾起他同年不堪回首的往事,還是出于其他原因,周恭王沒有依照傳統將自己的墳園置于滎陽周王兆域,而選擇了禹州具茨山,依附始祖周定王而眠。原本孤零零長眠于此在朱橚,在時隔百余年后,終于有了后人陪伴。
相關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