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翩躚,新歲序開。飛逝的時光,記錄了2023年全國人民不畏風雨、勇往直前的實干奮斗,鐫刻下國家以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篇章。伴隨著新年的鐘聲,謹向關心和支持城市建設雜志社工作的廣大朋友們致以誠摯的祝福和問候!
回首意義非凡的2023年,從“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十周年的累累碩果,到杭州亞運會斬獲佳績;從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到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可持續能源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從國產大飛機正式商用、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命名交付,到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從淄博燒烤升騰的煙火氣到詩與遠方的再度重逢……這一年醞釀著無數新的可能與潛力,無論從大國重器彰顯大國底氣還是到人間煙火激蕩經濟活力,無不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不斷增進的民生福祉,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回望2023年,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取得來之不易的發展成績。隨著經濟動能持續恢復、各項政策接續推出、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新的一年,我們有條件、有能力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2024年,我們要把穩定經濟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著力釋放內需潛力、提升創新能力、培育發展動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以釘釘子精神持續釋放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回望2023年,我國城市正在經歷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轉變,人民對宜居城市的美好愿景不斷增強,宜居安居成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體現。2023年12月,城市建設雜志社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建設峰會,發布了“2023中國城市宜居指數分析報告”。通過集納相關城市數據,集中展現了我國城市在宜居建設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受到國內外多方關注,為我國宜居城市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樣本和明確的城市范例。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推進既有高度又有溫度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
回望2023年,我國鄉村發展盡顯活力——在縣鄉商業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及產品適配性有所提升等有利條件帶動下,鄉村市場銷售增速快于城鎮、鄉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整體。同時,全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文明鄉風新風尚深入人心、鄉村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我國鄉村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新的一年,在繼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際,通過適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優化村莊布局、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等,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努力發展鄉村產業,不斷加強鄉村建設,幫助村民持續增收,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讓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遍地開花。
回望2023年,美麗中國建設交出滿意答卷。這一年,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開局順利、綠色低碳發展腳步不斷加快,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新的一年,在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五大關系之際,要著力加強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持續在綠色化轉型上下功夫,不斷鞏固拓展生態環境質量向好勢頭,持續增進生態福祉。
回望2023年,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止步、全國消費市場亮點滿滿、打擊電信詐騙行動再升級……一項項來之不易的成績、一次次使命在肩的行動,折射出日新月異的社會面貌,見證了時代的起伏變遷;與此同時,京津冀地區特大暴雨,華北、西北地區階段性干旱,甘肅積石山縣地震……一次次沉痛的災害,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敬畏生命的可貴、贊頌人性的光輝,讓我們深覺宜居韌性城市建設的緊迫性……
時間的齒輪來到2024年,新的一年,我們干事創業的舞臺將無比廣闊,承擔的使命任務也會無比艱巨,只要我們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原動力,就一定能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這艘大船行穩致遠。2024,讓我們向著光明,奮楫再出發!
城市建設雜志社編委會
中國城市建設網新聞中心
《城市建設》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