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二十八年的艱苦革命,毛主席的兩個弟弟毛澤民和毛澤覃相繼為革命付出生命,留下了侄女毛遠志、和兩個侄兒毛遠大、毛遠新三個遺孤。毛遠大(即毛楚雄)和毛遠新我們都比較熟悉,只有毛遠志相對陌生一些。
確實,毛遠志在世時,是毛主席幾個侄子中最低調的。她從來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身份,也很少在兒女面前談論毛家的英勇事跡。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每逢主席的冥誕和祭日,她和丈夫曹全夫都會前往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伯父的遺容,從來都是悄悄地來,默默地離去。
做人如此低調的毛遠志,實際上卻有一段不太低調的人生經歷。她1922年出生于韶山老家,做過童工、當過童養媳,結婚前夕才從伯父毛主席口中得知父親已經遇害兩年……
毛遠志
苦難的童年
和毛主席的兩個兒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一樣,毛遠志6歲以前也是在韶山老家度過的,因為喜歡和男生嬉鬧,所以楊開慧經常叫她“野妹子”。
毛遠志的父親毛澤民,在她出生前,便跟著毛主席參加革命了。由于革命的艱巨性,毛遠志在老家的6年時間里,毛澤民只回過兩次家。
第一次回家,毛遠志太小,沒有記憶,只隱約聽母親提起過;第二次回家是1927年秋收起義前夕,這次回來毛澤民的任務是為秋收起義籌措軍餉,待了3天就走了。因為年紀太小,父親究竟長什么樣子,她是完全沒有記憶的。
大革命失敗后,為了躲避反動派的抓捕,毛遠志和母親王淑蘭被迫離開了韶山,踏上了尋找父親的道路。
1929年毛遠志和王淑蘭在長沙被捕,一年后,紅軍攻打長沙,母女倆才成功逃出監獄。隨后,母女二人一路往西,風餐露宿,為黨傳遞了許多寶貴的情報。
1931年,聽說毛澤民在上海。毛遠志和王淑蘭便立即前往上海。然而,她們不知道的是,當時毛澤民已經和黨中央轉移到了江西瑞金。無奈之下,母女二人只能返回湖南華容。后來,由于生活困難,為了活命,王淑蘭只能委屈毛遠志去做童工。因為身份特殊,最后童工也沒得做了,她又被送去當了童養媳。
毛澤民一家
直到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毛澤民才再次出現在延安。牽掛妻女安危的他,立刻給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妻女,并將她們送到延安。
當年年底,工作人員終于找到了王淑蘭母女。工作人員將毛澤民的意思告知王淑蘭后,她表示自己還要留在華容工作,于是工作人員便將毛遠志和章淼洪(毛遠志表姐)送去延安。
與父親擦肩而過
1938年春節過后,毛遠志和章淼洪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于抵達了延安。一路上,毛遠志不止一次地拿出父親的照片端詳,表姐告訴她到延安就能見到了。在表姐的安慰下,毛遠志才暫時將對父親的思念放在了心底。
毛遠志和章淼洪抵達延安當天,毛主席就在鳳凰山熱情地接待了她們。看著眼前的伯父毛主席,心里既激動,又有些膽怯,只能默默地睜著眼睛小心打量。
由于毛遠志到毛主席住處的時間比較早,炊事員還沒有將飯準備好。等待之余,毛主席和毛遠志聊起了天。
毛主席問毛遠志:媽媽在家里還好吧!
聽到伯父提起母親,毛遠志猛然想起了母親叫她帶過來,給毛主席品嘗的云片糕。
于是,她躡手躡腳地將云片糕拿給主席。主席接過云片糕,拿起一塊放進嘴里,繼續詢問毛遠志家里的革命情況。毛遠志一一作答。
在與毛主席一問一答期間,毛遠志表面上漫不經心,實際卻一直在思考父親去哪了?怎么一直沒有看到他的身影呢?
毛主席敏銳地察覺到了毛遠志心中的想法,小心問道:“你是不是在想:爸爸去哪了?”
毛遠志點點頭。
毛遠志
得到確切的回答后,毛主席安慰道:“你爸爸已經離開延安三個多月了,現在在新疆工作。雖然他不在,但你放心,只要你在延安,就一定有機會見到他的。”
遠道而來,卻沒有見到父親,毛遠志傷心不已。毛主席輕拍她的肩膀,和她談起了自己與毛澤民的往事。
在毛主席安慰下,毛遠志逐漸平復了心情,同時向主席提了一個請求:“我要當八路軍,上戰場殺日本鬼子。”
毛主席聽完,非常高興,笑著說:“我這個小侄女還真是個有遠大志向的人,配得上你爸爸給你取的名字。但是我要考考你……”
毛遠志問:“考什么?”
說罷,毛主席在隨手拿過來的一張紙上,寫了5個常用字,讓毛遠志讀出來。毛遠志看了好久,愣是一個字也不認識。
毛主席改變了之前隨和的語氣,嚴肅地說:“你現在連常用字都不認識,上戰場也幫不了多少忙,還不如先學習幾年。等學有所成了,再參加八路軍也不遲。”
毛遠志認真地點了點頭。
三天后,在毛主席安排下,當時已經16歲的毛遠志,進入延安魯迅小學,從零開始學習。
在毛遠志的努力下,她只用了一年半,就完成了別人需要5年才能學完的課程。隨后,她被派去軍委二局做機要工作。
得知父親遇害的真相
1941年冬天,由于經常熬夜學習,患頭痛病的毛遠志去楊家嶺看病,順便看望了毛主席。這次看望,毛遠志將自己已經成為共產黨員的消息告訴了主席。毛主席聽完很開心,將一沓白紙和兩支鉛筆,送給了她,并鼓勵她要繼續好好學習。
那天晚上,李訥剛好不在家,毛遠志就在李訥的房間睡了一晚。毛主席家仿佛有一種特殊的力量,讓長期受到頭痛病困擾的毛遠志睡得很香。
毛澤民
轉眼到了過去了8年,毛澤民去新疆也有8年了,8年時間里他一直杳無音訊。這讓毛遠志產生了不好的想法,她擔心父親發生變故,以后再也見不到父親了。但沒有確切證據,她還是抱有一絲希望。
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平安從重慶返回延安。毛遠志帶著男朋友曹全夫和父親曾經的戰友余建新,一同看望主席。
得知毛遠志帶著男朋友來看望自己,毛主席便留下他們吃晚飯,還特地讓廚師做了難得的扣肉。
開飯后,幾人坐在飯桌上談笑風生。興起之時,余建新突然提了一嘴毛澤民,并將他的照片拿給桌上的幾人看,問毛主席:“好久沒聽到澤民的消息了,不知道他現在還好嗎?”
毛主席表情突變,難過地告訴毛遠志等人:“澤民,他已經犧牲了……”
說完,毛主席起身離開飯桌,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留在毛遠志等人,一臉震驚地坐在椅子上。
毛遠志知道毛主席比她要更加難受,她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哭出來。但不爭氣的眼淚還是從眼眶滑落。在眼淚決堤前,她沖出窯洞,放聲大哭。
不知過去了多久,勉強平復心情的毛遠志走進毛主席的辦公室,堅定地對主席說:“伯伯,您放心,我能挺得住,我會堅強起來的。”
毛主席點點頭,眼神里充滿慈愛與欣慰。
毛主席
唯一一次走后門
幾天后,毛遠志再次來到毛主席家。這一次,她想請主席為自己開一次“后門”。
原來,抗戰勝利后,黨中央決定解放東北。毛遠志和曹全夫都報名參加了。但黨中央知道他們的身份,也知道他們這次到延安是來養病的,所以沒有通過他們的申請。
于是,毛遠志只能和曹全夫一起來找毛主席“開后門”。毛主席聽完他們的解釋,肯定了他們的想法,高興地表示:“這樣的‘后門’,我支持!但你們也要記住一句話,無論到哪里都不要搞特殊,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不久,毛遠志和曹全夫回到了駐地,又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并在信的最后含蓄地表達了他們想要結婚的想法。
毛主席給他們寫了回信:
遠志同志,侄女:
來信收到。并同意你們結婚,你們要走了,祝你們 一路平安,祝你前途勝利。
毛澤東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
同時,毛主席將一匹棕色老馬送給兩人做結婚禮物。
收到主席的回信后,兩人立即辦理了結婚手續。
1945年10月底,兩人啟程前往東北。然而局勢突變,才到達張家口,兩人所在的部隊,又被通知在當地活動。
這一段時間,毛遠志的兒子出生了。她特地寫信給毛主席報喜,主席收到信后,也叫人給他們捎去了一張家庭合照。照片中,毛主席站在最中間,毛岸英抱著李訥站在主席身旁。
1948年,毛主席隨黨中央遷到河北阜平縣。聽說,毛遠志夫婦離這不遠,就將兩人叫來見了一面。
當天下午,毛遠志夫婦趕到毛主席的住處時,主席正在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曬太陽,布鞋上的兩個破洞非常明顯。
曹全夫看見了,著急地說:“您穿得還沒有我好。”
毛主席笑著回答:“破洞鞋子穿著舒服。”
接著,毛主席抬頭看到了毛遠志衣服上的破洞,開玩笑道:“遠志不照樣穿著打補丁的衣服?”
1949年春,解放戰爭基本結束。黨中央遷到了北平。毛遠志一個人,到香山去看過主席一次。當時,毛遠志衣服單薄,毛主席心疼地問:“怎么不多穿點衣服?”
毛遠志回答:“部隊發了一套棉衣,聽說后面還會發棉背心,但還沒有……”
毛主席立即讓工作人員,將自己穿過的棉衣和氈帽送給了毛遠志。見曹全夫沒有跟來,主席又問他去哪了?
曹全夫
毛遠志回答:“已經去江西工作了。”
毛主席聽了皺起了眉頭:“你也去江西吧!夫妻二人兩地分居不好。”
于是,毛遠志也去了江西工作。
毛主席七十誕辰之后再未見過主席
1949年以后除了香山那一次,毛遠志還在1959年李敏結婚時,去看過一次主席。此后直到1963年毛主席過七十歲生日,已經幾年沒看望過主席的毛遠志終于下決心,到中南海陪主席過一次生日。
毛主席得知毛遠志要來,專門派車去接她。
當天晚上,毛遠志帶著丈夫和女兒一起來到中南海。
毛遠志一家剛到時,毛主席正在與人聊天。他發現毛遠志來了,馬上轉身詢問道:“遠志,好幾年沒見你了。為什么一直不來看我?你的頭痛病好了嗎?”
毛主席的一連串關心的詢問,讓毛遠志感受到了如同父親的慈愛,她握住主席的手,久久說不出話來。
晚餐過后,毛遠志和丈夫商量,準備悄悄離去。坐在里屋的毛主席看到了。連忙叫住毛遠志:“遠志,先別走,再陪伯伯聊聊天。”
毛遠志坐到毛主席身邊,開始與主席聊天。
毛主席先開口問道:“遠志,你們為什么不來看我。就算人不來,為什么連信也不給我寫呢?”
毛遠志解釋道:“伯伯工作忙,我們擔心影響到您的工作。而且我們說話有時考慮不到位,怕影響不好,就沒有寫信……”、
毛主席明白他們的顧慮,不再追問此事,轉向其他問題:“現在在哪里工作?有幾個孩子了?你弟弟(毛)遠新去看過你們嗎?”
毛遠志
毛遠志都如實回答。
聊天時,毛遠志細心地發現,毛主席有些感冒的癥狀,便順手摸了摸主席的腳,發現主席只穿了一條薄襯褲:“伯伯,您是不是感冒了。要多穿點衣服。”
毛主席點點頭:“是有些感冒,但這感冒不嚴重,既不發燒也不咳嗽,不要緊。”
毛遠志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起身拿出一包艾絨和艾灸,說:“伯伯,艾葉可以治療感冒,我給您試試。”
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后,毛志遠點燃艾灸給主席的手部和太陽穴做按摩。
毛主席笑著問:“遠志啊,你什么時候也學會中醫了?”
兩人聊天之際,汪東興進來對主席說:“主席,工作人員想要和您合影留念。”
毛主席很爽快地答應下來,拉著毛遠志夫婦的手,叫上李敏夫婦和其他工作人員,一連拍了好多張合影。
為李訥操辦婚禮
新中國成立后,毛遠志和丈夫一直恪守此前毛主席要求他們的行為準則——不靠家庭,不搞特殊。
他們幾乎不去中南海,也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以至于曹全夫1984年退休直到他去世,他的家鄉人都不知道,他是毛主席侄女婿的事情。
70年代,曹全夫擔任江西“五七干校”校長。剛好李訥也在干校參加工作鍛煉。當時,李訥已經三十多歲了,但還沒有結婚。毛遠志夫婦很是著急,一連給她介紹了好幾個干部。可是李訥說:自己要找工農兵子弟結婚。
后來,李訥自己與干校服務員小徐談起了戀愛,正式確立了關系,并準備結婚。
李訥寫信告訴毛主席后,主席同意了兩人的婚事,并請毛遠志夫婦幫忙操辦婚禮。
李訥
為了辦好婚宴,毛遠志夫婦層層把關,又是買水果、糖果,又是擺酒席、發請柬的,總之忙得不可開交。
結婚的酒席擺在食堂,曹全夫代表毛主席簡單致辭后,就讓李訥、小徐對著食堂中間的毛主席像三鞠躬,這樣婚禮儀式就結束了。
低調紀念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到了毛遠志耳中。毛遠志悲痛欲絕,但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參加主席的追悼會。此后每年的12月26日和9月9日,她和丈夫都會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遺容,但每次都是悄悄地出現,然后悄悄地離開。
1990年7月6日,身患癌癥的毛遠志去世,終年68歲。她臨終的遺愿是,將骨灰安置在韶山老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